石志娜;周昕;梁晓强;谢瑞芳;张静喆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长循环纳米粒(PNS-LCN)的性质,为纳米粒的质量评价及鉴定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NS-LCN,测定其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粒基本形态,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红外光谱(IR)对纳米粒与物理混合及各辅料进行比较分析鉴定,比较三七皂苷与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 PNS-LCN粒径及分散系数分别为(147.667±4.497 )nm、(0.267±0.042),Zeta电位为(-44.70±1.47)mV;PNS-LCN与物理混合物相比,在IR、DSC、XRD上有显著差异,PNS-LCN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结论 PNS-LCN中壳聚糖、MPEG-PLGA等辅料和PNS之间发生了分子间作用,有新品形生成并对纳米粒的性质产生影响.
作者:赵国巍;陈绪龙;廖正根;梁新丽;祝婧云;招丽君;王春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不同基质制备的吴藿降压滴丸中淫羊藿苷的溶出曲线,比较其体外溶出差异,并根据所得到的溶出参数,选择佳的滴丸基质.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nm处测定不同基质制备的吴藿降压滴丸中淫羊藿苷的体外溶出量和溶出速率.结果 以泊洛沙姆-188为基质制备的滴丸,其溶出效果优于PEG类.结论 应用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可以作为选择佳滴丸基质的有效依据.
作者:胡立志;李静;张珮;桂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黄精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并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黄精中小分子糖,然后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活性炭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灰白色粉末状黄精低聚糖( RPO-1),对其进行理化性质鉴别和总糖测定.结果 RPO-1为糖类化合物,样品中不含酚类物质、淀粉、糖醛酸、大分子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糖质量分数为91.3%.结论 黄精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效、实用,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彦志;董晶晶;刘富岗;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运用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乌蛇白芷胶囊中非法添加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及布洛芬的鉴别方法.方法 选用SHIMADZU shim-pack VP-ODS(250 mm ×4.6 mm)为色谱柱,0.02 mol/L乙酸铵(含0.1%乙酸水溶液)-乙腈(53∶47)为流动相,通过比对样品与对照品的色谱与质谱行为,对该制剂中是否添加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及布洛芬作定性鉴别.结果 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及布洛芬3种成分在样品中均被检出.结论 本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乌蛇白芷胶囊中非法添加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及布洛芬的定性鉴别.
作者:李中娥;赵培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心脉隆注射液(美州大蠊)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心脉隆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尿嘧啶为参照物.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150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分析时间15 min;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建立了心脉隆注射液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测定了10批心脉隆注射液,与共有模式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心脉隆注射液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焦春香;张成桂;刘光明;李树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天山雪莲药材中去氢木香内酯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TmM RP18( 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3∶7);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范围为0.104 2μg~2.08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0.98%(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天山雪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凯赛尔·阿不拉;苏来曼·哈力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磁石的X射线衍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矿物药磁石进行分析,测定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2批磁石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其中4号峰和7号峰分别为石英和四氧化三铁的特征峰;所分析样品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49~0.998;少数样品XRD Fourier图谱的峰数目和峰强有一定差异;生品与煅制品的XRD Fourier图谱自明显差异.结论 XRD Fourier指纹谱分析法可用于磁石药材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傅兴圣;刘训红;林瑞超;王伯涛;许虎;吴德康;刘圣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党参、黄芪)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整方水提液浓缩后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键合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参芪扶正注射液原料药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蕊异黄酮(Ⅰ)、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芒柄花素7-0-β-D-吡喃葡萄糖苷(Ⅲ)、(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0-β-D-吡喃葡萄糖苷(Ⅳ)、丁香苷(Ⅴ)、5-羟甲基糠醛(Ⅵ)、(3R)-(-)-2 ′-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6aR,11 aR)-vesticarpan(Ⅷ)、丁香酸葡萄糖苷(Ⅸ)、(+)-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X)、(Z)-cinnamic acid 8-O-β-D-glucopyranoside(Ⅺ)、鸟苷(Ⅻ)、腺苷(XⅢ)和香草酸(XⅣ).结论 化合物Ⅶ~XⅣ为首次从参芪扶正注射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Ⅸ和Ⅻ在党参属和黄芪属植物中均为首次报道.
作者:张声源;范春林;王磊;刘学华;孙学蔚;叶文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五味子中木脂素肠溶微球的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采用相分离法,以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微球,并以微球包封率、收率、外观形态为考察指标,正交设计优化出五味子中木脂素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 制得微球形态圆整,包封率31.1%,收率95.0%.五味子中木脂素肠溶微球在pH6.8的缓冲介质中体外释药良好,3h释放可达到95.0%.结论 本制备工艺稳定,操作简便,产品体外释放良好,可以用于五味子中木脂素肠溶微球的制备.
作者:张宏梅;崔佰吉;张秀荣;于明丽;李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桑椹乙酸乙酯萃取物(EEM)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用STZ诱导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成5组,分别用水、格列苯脲和0.1、0.2、0.3g/kg EEM连续灌胃3周,每周测定血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0.2 g/kg EEM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体质量,调节血脂,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护肾脏的功能,但对肝脏有一定副作用.结论 EEM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一定程度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王瑞坡;王珂;李姣;赵迪;王洁琼;瞿伟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苦杏仁、桔梗及两者配伍的止咳、祛痰作用,确定两者佳配伍比例.方法 分别采用浓氨水和枸橼酸刺激法制造小鼠和豚鼠咳嗽模型,记录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酚红、测定气管浸出液分光光度值法,研究小鼠气管排泌作用.结果 苦杏仁、桔梗及两者不同配伍均有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促进气管排泌的作用;与单味苦杏仁或单味桔梗组比较,两者配伍组的上述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 苦杏仁与桔梗配伍对止咳、祛痰有增效作用,两者配伍用于止咳、祛痰的佳比例分别为1∶1和1∶2.
作者:张金艳;赵乐;郭琰;李贻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贯叶金丝桃大孔树脂提取物中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等7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将提取物溶解于0.6%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以高纯氮气为载气;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贯叶金丝桃大孔树脂提取物中7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结果 该方法可将7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7%,平均同收率在82.6% ~104.0%之间.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孔树脂制备的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有机残留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敏伟;秦晶;何红伟;韩丽妹;王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肉桂水提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干湿质量法观察肉桂水提液对脑水肿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 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肉桂水提液能显著减轻脑水肿(P<0.01),显著增加大鼠脑组织中SOD(P<0.01或P<0.05)和GSH-PX(P<0.05)活性,显著降低MDA(P<0.01)的水平.结论 肉桂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黄宏妙;郭占京;罗佩卓;梁晓艳;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荔枝草提取物(SE)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线粒体,利用Fe2+-Vc系统产生·OH,诱导大鼠肝线粒体损伤,通过检测SE对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肿胀程度、蛋白质羰基水平、ATP酶的活性以及生成超氧阴离子的多少来评价其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SE可以有效地抑制线粒体损伤时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线粒体膨胀,降低蛋白质羰基的量,恢复ATP酶的活性,清除线粒体中产生的02-.,并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 荔枝草提取物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师梅梅;杨建雄;任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野生益母草中生物碱的量与其产地、品种及采收期的关系.方法 采集新疆部分地区及国内主要药材市场的野生益母草,考察产地、品种、采收期、部位等对益母草生物碱的影响.结果 各地野生益母草生物碱的量差异很大,以正品益母草含生物碱量高;益母草花初期时生物碱量高,随着益母草的继续生长,生物碱量逐渐下降;不同部位含生物碱高低顺序为叶、花序、茎、果.结论 益母草质量受产地、品种、采收期及部位的影响较大,采收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黎耀东;贾芸;卢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基质对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补骨脂、蛇床子、斑鸠菊、何首乌等)3种有效成分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优选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的基质.方法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考察卡波姆(C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CP+ PVP)4种基质对3种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蛇床子素的累积透过量及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 4种基质对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蛇床子素体外透皮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CP+ PVP为基质的体外透皮速率大.各基质的体外透皮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CP与PVP联用是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的适基质.
作者:邢建国;赵媛;王新春;薛桂蓬;袁勇;马建红;陈卫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概述了天麻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面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了便于企业快速检测天麻质量,提出建立一种快速、无损、低成本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作者:杜伟锋;陈琳;丛晓东;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情况,评价马钱子碱及生物转化产物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差别.方法 马钱子碱、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培养斑马鱼6h受精卵,观察24、96 h死亡情况并计算LC50、孵化率、相对成活率、幼鱼形态变化;细胞凋亡分别采用吖啶橙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给药后24、96 h的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LC50分别是马钱子碱的15倍及10倍,同时孵化率及成活率明显高于马钱子碱组;200 μmol/L质量浓度时,马钱子碱组鱼胚胎出现脊柱侧弯,心包水肿等现象,相同质量浓度的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组则未观察到该类现象;马钱子碱组斑马鱼细胞凋亡明显,而其氮氧化物组则无明显凋亡.结论 马钱子碱氮氧化物较马钱子碱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自明显降低.
作者:张启春;杨雨微;卞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全一散对小鼠急性毒性,观察此方在治疗慢性咳嗽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小鼠用全一散大剂量高浓度灌胃给药0.8 mL/20g,观察7d内的急性毒性反应和两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结果 给药后小鼠全部存活,观察期内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质量增加.临床服用散剂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改用水煎剂后未观察到不良反应且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全一散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未见到毒性反应的发生.而观察慢性咳嗽患者服用全一散,出现了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经查阅相关文献,初步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僵蚕的剂型和本身成分相关.中药疗效与阳性药相当,联合用药在对病程较长和次要症状的改善上有一定优势.
作者:吴眉;李斯斯;余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渗透压现状,提出质控建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附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 中药注射剂现行质量标准中均无渗透压检查,该指标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急需对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完善渗透压检查项,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胡青;毛丹;简龙海;毛秀红;王柯;季申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