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榄香烯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

陈浩;师亮;王素云;杨敬慈;潘崚

关键词:β-榄香烯,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研究从温郁金中提取的β-榄香烯对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标流式术榆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Hoechst33342/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β-榄香烯处理后骨髓瘤RPMI-8226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β-榄香烯对RPMI-8226骨髓瘤细胞牛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G0/G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S、G2/M细胞比例降低.β-榄香烯作用48 h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凋亡率随药物浓度而递增.结论:β-榄香烯可有效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激活有关.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短期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均以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心率及射血分数.结果:两组慢性允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0.23%,对照组总有效率65.85%,有统计学差异(P<0.01).心率(HR)及射血分数(LVEF)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短期内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射血分数,减慢心率,增强心脏做功能力,从而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王月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补肾调经方对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模型卵巢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熟地、枸杞、覆盆子、淫羊藿、紫河车、当归、白芍、香附、红花、川芎、桃仁)对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模型血浆及卵巢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昔(cGMP)、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无排卵性疾病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模型.40只大鼠分为止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NO、cGMP、ET-1、ATⅡ以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nNOS、eNOS、ET-1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浆NO、cGMP含量升高(P<0.01),血浆ET-1、ATⅡ含量降低(P<0.01),血清E2、T、E2/P降低(P<0.01);卵巢颗粒细胞、髓质nNOS、eNOS表达增加(P<0.01),ET-1表达降低(P<0.01);卵巢结构有一定改善,卵泡发育并有黄体形成.结论:补肾调经方具有一定的调节无排卵大鼠模型血浆及卵巢血管舒-缩因子、改善无排卵大鼠模型卵巢血液供应、抑制颗粒细胞凋亡和卵泡闭锁的作用,揭示其可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卵的作用机制.

    作者:宋翠淼;杨秀芳;杜惠兰;马惠荣;段彦苍;曹刚;李国明;陆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双龙片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双龙片(由人参总皂苷与丹参总酚酸组成)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梗塞模型,通过血清酶学活性测定、心肌梗塞面积定量组织学测定、心肌小血管密度测定,来评价双龙片连续给药14 d后的治疗作用.结果:双龙片给药14 d后,模型大鼠血清CK、LDH活性降低,心肌梗塞范围减小,心肌小血管面密度增加.结论:双龙片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塞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荣;刘清飞;李贻奎;史俊;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山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目的:建立山楂提取物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方法:固定相为μBandapakTM C18柱,流动相为pH3.5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85/15含0.4%四丁基氢氧化铵),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结果:熊果酸线性范围为0.82~4.1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 1.47%;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0.80~4.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 1.6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且分离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山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巧霞;顾振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怡安汤加减辅助治疗痰浊中阻型胸痹心痛68例

    目的:观察怡安汤对痰浊中阻型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将136例痰浊中阻型胸痹心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怡安汤加减,并观察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怡安汤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40%,对照组65.10%;心绞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6.76%,对照组72.06%;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60.29%.结论:怡安汤加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作者:王世红;谢吟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目的:对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结果:佳处方:渗压剂由甘露醇和乳糖(1:1)组成,渗透压活性物质与主药比例为2:1,包衣液中PEG400为醋酸纤维素15%(g/g),释药行为符合零级方程,具有明显的控释特征.结论: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具有良好的体外控释效果,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考察.

    作者:方瑜;向柏;潘振华;田志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应用高速逆流一次性分离川芎中的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川芎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高速逆流技术一次性从川芎挥发油中分离出主要成分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采用两相溶剂系统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的四元体系,上相为同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92RPM,流速为1.2 mL/min.结果:经过EI-MS和1H-NMR的鉴定,可以分别确认是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纯度可以达到95%.结论: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适合应用于分离内酯类这种极性较小的成分,分离度好,产物纯度较高.

    作者:刘雯;吴平丽;卓超;张继全;沈平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培本方对哮喘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培本方抗哮喘大鼠模型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采用OVA(卵蛋白)致敏、激发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以阿斯美胶囊为对照药,通过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引喘试验、血及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EOS(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计数、肺组织病理检测,探讨培本方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结果:培本方能缓解大鼠哮喘发作症状,下调血及BALF内EOS数量,并改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论:培本方对哮喘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刘仁慧;王秀娟;许利平;郭忻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36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同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6例m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始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血塞通汴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和剂量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组,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血塞通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雷光远;雷招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安中通便胶囊中大黄蒽醌类物质测定值比值变化的研究

    目的:初步确定安中通便胶囊(大黄、白芍、火麻仁和瓜蒌仁)中大黄蒽醌类物质测定值比值变化的范围.方法:使用CAMAG扫描仪,对安中通便胶囊中大黄蒽醌类物质进行分离、检测,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435 nm,参比波长为610 nm.结果:蒽醌类物质色谱峰得到较好分离,获得了较理想的薄层色谱图谱,并确定了其中蒽醌类5个物质峰(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及其测定值比值变化的范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较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监控.

    作者:孟楣;魏良兵;孙皓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β-榄香烯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从温郁金中提取的β-榄香烯对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标流式术榆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Hoechst33342/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β-榄香烯处理后骨髓瘤RPMI-8226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β-榄香烯对RPMI-8226骨髓瘤细胞牛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G0/G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S、G2/M细胞比例降低.β-榄香烯作用48 h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凋亡率随药物浓度而递增.结论:β-榄香烯可有效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激活有关.

    作者:陈浩;师亮;王素云;杨敬慈;潘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七丹胶囊中4个成分的HPLC分析

    目的:建立七丹胶囊中4个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汉邦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行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皂苷有效成分含测定.采用汉邦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酸-水)-(甲醇-乙腈)=62:38,其中甲酸-水(1:59),甲醇-乙腈(3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6 nm,进行丹酚酸B含量定.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为0.472 1~2.832 μg(r=0.999 5)、1.734~10.404 μg(r=0.999 9)、1.732~10.392 μg(r=0.999 9)、0.4~4.0 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100.32%、99.965%、100.285%、101.4%;RSD分别为1.01%、2.53%、2.46%、1.88%.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七丹胶囊中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明菊;王强;张勤;崔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黑木耳多糖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AAP)体外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K562细胞与AAP以及AAP作用于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上清液培养,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AAP对K562细胞没有显示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但AAP作用的PBMC上清液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大可达49.68%;AAP作用的PBMCs上清液能使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200 μg/mL到800 μg/mL浓度AAP刺激的PBMCs上清液能显著诱导K562细胞凋亡(P<0.05,P<0.01),其凋亡率可达24.70%.结论:AAP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并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

    作者:左江成;高宝安;曾一芹;王群兴;向希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柴银感冒颗粒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柴银感冒颗粒(柴胡、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陈皮、甘草)(无糖型)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以甲型、乙犁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柯萨奇B族病毒5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分别接种MDCK细胞,观察记录药物对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选择指数(SI);采用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计算牛命延长率、死亡保护率等,并计数肺内病毒增殖.结果:柴银感冒颗粒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HVJ-1、Cox B5、RSV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457.0、676.1、347.2、537.0、562.4μg/mL,SI为9.8、6.6、12.8、8.3、7.9;对病毒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延长生存期,降低死亡率,并抑制肺内流感病毒的增殖.结论:柴银感冒颗粒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

    作者:黄华;崔晓兰;王歆君;姚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清半夏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饮片性状、显微特征研究方法、薄层色谱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白矾残留量测定法及总有机酸滴定法.结果:全国不同地区饮片生产企业共10批次清半夏饮片有相似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但质量有明显差异,测得各指标平均值为:水分11.28%;总灰分2.79%;白矾残留量7.86%;水溶性浸出物8.49%;醇溶性浸出物1.5856;总有机酸含量0.403%.结论:建立了清半夏饮片的客观、量化质控标准.建议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不高于13.0%;总灰分不高于5.0%;白矾残留量小高于8.0%;水溶性浸出物不低于6.0%;醇溶性浸出物小低于1.2%;总有机酸含量不低于0.3%.

    作者:熊玥;吴皓;刘福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综合主成分分析用于秦皮的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主成分分析用于秦皮的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在获取秦皮HPLC指纹信息的基础上,选择9个共有峰的相对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的秦皮建立了综合主成分评价模型.结果:本文提出的综合主成分评价较全面的反映了秦皮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系统聚类法结果一致.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中药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作者:杨铭;周寅敏;陈佳蕾;余敏英;史秀峰;顾希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方脑脉通有效部位与药材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目的:建立脑脉通(大黄、人参、葛根)有效部佗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复方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PDAD方法,建立腩脉通有效部位及各药材在203nm检测波长下的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为考察指标,对复方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腩脉通复方有效部位的HPLC埘照指纹图谱,标示出36个共有指纹峰,对复方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了14个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该指纹图谱有助于提高脑脉通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冯素香;王淑美;梁生旺;李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原人参二醇中有机溶剂残留物

    目的:建立原人参二醇中3种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LOTQ毛细管柱,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解介质,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以异丙醇为内标测定原人参二醇中甲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结果:本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0.999 99,精密度RSD均小于6.0%,甲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8.2%~102.2%,其RSD在1.1~2.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作为原人参二醇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李丽敏;钱大公;王柯;季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处方筛选及其止痒药效学研究

    目的:优选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处方组成并对其止痒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以乳膏的外观、均匀性、涂布性、黏度、粒径、高温试验结果、离心试验结果为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法,建立乳膏客观评价体系,以均匀试验设计优选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处方组成.以皮炎平软膏为阳性对照品,观察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对磷酸组胺和五羟色胺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止痒作用.结果:优化后的乳膏处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8%)、凡士林(5%)、蜂蜡(6.1%)、司盘-60(1.1%)、吐温-80(1.9%).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对磷酸组胺、五羟色胺引起的瘙痒均有抑制作用,且高、中剂量药物的止痒效果优于皮炎平软膏.结论:验证试验表明该乳膏处方合理、稳定、可行,能有效对抗磷酸组胺、五羟色胺引起的瘙痒.

    作者:丁志荣;滕亮;戴秀勇;于富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微量果聚糖的两种高效凝胶色谱-柱后荧光衍生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高专属性和高灵敏度的果聚糖测定方法.方法:以麦冬多糖(PRO)为模型多糖,利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PC)-柱后荧光衍生的方法来测定该多糖.通过对柱前和柱后凼素的全面考察,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结果:PRO柱后先经水解再荧光衍生(方法1)或进样前用过碘酸氧化PRO(方法2)均可使方法灵敏度较直接柱后衍生提高约40倍.方法1 的佳测定条件:水解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150℃和1.3;衍牛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90℃和12.2.方法2的佳测定条件:过碘酸氧化时间≥24 h;衍生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80℃和12.4.在2.5~160 μg/mL浓度范围内两种方法的线性关系均较好(r=0.999 5~0.999 6,n=7),检测限均为25 ng,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RSD分别≤3.2%和≤4.0%,日间RSD分别≤4.3%和≤4.6%.结论:本文所述的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微量果聚糖的测定.

    作者:林晓;冯怡;沈岚;徐德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