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冯怡;沈岚;徐德生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别名参三七、田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效,主要应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其块根中含皂苷约12%.近来的研究发现三七可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的吸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脑出血后前脑内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的作用[1,2].对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张建平;司银楚;朱培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复方白芥子巴布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芥子、甘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可检出芥子、甘遂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在16.59~165.9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2.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邓红;区洁雯;张蜀;林华庆;曾淑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高专属性和高灵敏度的果聚糖测定方法.方法:以麦冬多糖(PRO)为模型多糖,利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PC)-柱后荧光衍生的方法来测定该多糖.通过对柱前和柱后凼素的全面考察,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结果:PRO柱后先经水解再荧光衍生(方法1)或进样前用过碘酸氧化PRO(方法2)均可使方法灵敏度较直接柱后衍生提高约40倍.方法1 的佳测定条件:水解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150℃和1.3;衍牛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90℃和12.2.方法2的佳测定条件:过碘酸氧化时间≥24 h;衍生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80℃和12.4.在2.5~160 μg/mL浓度范围内两种方法的线性关系均较好(r=0.999 5~0.999 6,n=7),检测限均为25 ng,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RSD分别≤3.2%和≤4.0%,日间RSD分别≤4.3%和≤4.6%.结论:本文所述的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微量果聚糖的测定.
作者:林晓;冯怡;沈岚;徐德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从温郁金中提取的β-榄香烯对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标流式术榆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Hoechst33342/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β-榄香烯处理后骨髓瘤RPMI-8226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β-榄香烯对RPMI-8226骨髓瘤细胞牛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G0/G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S、G2/M细胞比例降低.β-榄香烯作用48 h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凋亡率随药物浓度而递增.结论:β-榄香烯可有效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激活有关.
作者:陈浩;师亮;王素云;杨敬慈;潘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不同年份、不同部位药材中槐果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Elite Hypersil NH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2:10: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6℃,进样量:5 μL.结果:槐果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4 99~0.149 7 μg(r=0.999 9),0.025 08~0.752 25 μh(r=0.999 9),0.075 38~2.261 25 μg(r=0.999 9);回收率分别为99.91%.99.26%,100.27%,RSD分别为1.11%,0.82%,2.18%.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苦参不同年份、不同部位中3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苦参药材质量评价及苦参全草的有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石稳;杨小生;靳如义;马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考察不同工艺因素对滋肾宁神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芍药苷热降解动力学,进而优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工艺因素制备的滋肾宁神胶囊中间体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滋肾宁神胶囊制剂工艺过程中加热温度及时间是影响芍药苷含量的主要因素;芍药苷在复方水提液中热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方程,随温度的升高热降解速率常数K显著增大.结论:滋肾宁神胶囊制剂工艺过程应避免高温及长时间受热;采用减压浓缩及真空干燥可降低芍药苷降解速率,明显减少芍药苷损失.
作者:陈剑平;林荣锋;张惜强;何耀慧;黄晓其;林吉;施旭光;苏子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山楂提取物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方法:固定相为μBandapakTM C18柱,流动相为pH3.5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85/15含0.4%四丁基氢氧化铵),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结果:熊果酸线性范围为0.82~4.1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 1.47%;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0.80~4.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 1.6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且分离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山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巧霞;顾振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乳欣安胶囊(淫羊藿、蛇床子、伞蝎)中活性物质淫羊藿苷、蛇床子素的测定及蛇床子、全蝎鉴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复方中蛇床子、全蝎药材进行色谱鉴别,HPLC法测定乳欣安胶囊中淫羊藿苷和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该制剂中,蛇床子、全蝎有良好的展开系统,不存在阴性干扰.淫羊藿苷在61.7 ng~740.4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82%;蛇床子素在57.4 ng~688.8 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71%.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可做为乳欣安胶囊的质量标准.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川芎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高速逆流技术一次性从川芎挥发油中分离出主要成分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采用两相溶剂系统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的四元体系,上相为同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92RPM,流速为1.2 mL/min.结果:经过EI-MS和1H-NMR的鉴定,可以分别确认是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纯度可以达到95%.结论: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适合应用于分离内酯类这种极性较小的成分,分离度好,产物纯度较高.
作者:刘雯;吴平丽;卓超;张继全;沈平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确定苦芪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为评价标准,对基质与冷凝液的选择、滴速、滴距采用单因素平行实验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及丸重筹异为考察指标,对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滴制温度、冷凝剂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佳滴制条件.结果:佳工艺为PEG6000-PEG4000=3:2作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为1:2,液体石蜡(上层)-二甲基硅油(下层)=1:3作为冷却剂,药液温度80℃,以每分钟20~25滴的速度,滴入10℃左右的冷却剂中,滴距为5~8 cm,滴丸外观质量好.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作者:董晓茜;李贺;单玉;张振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桃儿七鬼臼毒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比较研究桃儿七不同生长地、不同营养器官中鬼臼毒素的含量.方法: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0.04%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90nm,柱温30℃条件下,记录液相色图谱.结果:鬼臼毒素的线性范同在0.2~1.4 μg,r2=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小于1.97%,表明该法适用于不同生长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宁夏六盘山的桃儿七样品根中鬼臼毒素含量高,云南纳帕海的含量低;而茎中的含量以云南纳帕海的样品为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作者:熊文勇;魏朔南;岳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培本方抗哮喘大鼠模型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采用OVA(卵蛋白)致敏、激发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以阿斯美胶囊为对照药,通过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引喘试验、血及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EOS(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计数、肺组织病理检测,探讨培本方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结果:培本方能缓解大鼠哮喘发作症状,下调血及BALF内EOS数量,并改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论:培本方对哮喘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刘仁慧;王秀娟;许利平;郭忻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STZ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葛根素组(Pue),另设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给药8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心重指数、心功能、TG、TC、HDL-C、LDL-C;电镜观察心肌微血管结构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Pue具有较弱的降血糖作用,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TG、TC、LDL-C及心重指数,明显升高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显著减轻心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改变和减少心肌TGFβ1的表达.结论:Pue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左心室功能,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脂和减少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及心肌微血管病变有关.
作者:刘晓健;崔秀玲;齐志敏;包翠芬;李艳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罗勒提取物抗血栓作用并从抗凝、纤溶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肺血栓模型、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柃模型及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3种实验性血栓模型,考察罗勒水提物与醇提物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动物血浆AT-Ⅲ、PC及PLG、t-PA、PAI-1几个指标观察各组药物对抗凝及纤溶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罗勒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所致肺血栓小鼠的存活率,明显延长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并显著减轻血栓湿重,显著减轻结扎法所致下腔静脉血栓湿重,并使血浆AT-Ⅲ浓度降低、PC活性升高,PLG、t-PA活性升高、PAI-1活性轻微降低、t-PA/PAI-1比值升高.结论:罗勒提取物无论是水提物还是醇提物均有明显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升高有关.
作者:周文婷;依把代提·托合提;田树革;何志琴;乌兰巴依尔;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埘急性中风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后伴发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3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中风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钱仁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索和银杏达莫,15 日为一疗程.结果:B组在提高LVEF、降低心绞痛发牛率、缓解心绞痛、纠正心律失常、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优于A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葛根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恒;张艳;卢乙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提取泽泻中的23-乙酰泽泻醇B,探索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泽泻中萜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到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各提取物中的23-乙酰泽泻醇B进行分析.结果:此提取方法所得泽泻提取物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13.89%,有利于泽泻总三萜的提纯.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技术可以高效无污染的提取中药泽泻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探索新途径.
作者:吴永平;徐群杰;苏国强;王德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在中医文献中,名曰肾气丸的方剂甚多,金匮肾气丸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笔者查阅古今中医文献,发现存在同名金匮肾气丸但方药组成却不相同的情况,当今市售成药金匮肾气丸组成与<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中所载肾气丸并不相同.本文试对古今中医文献中所载金匮肾气丸的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还金匮肾气丸本来面目.
作者:宋建平;张腾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斑蝥中斑蝥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丙酮同流、超声、冷浸等方法提取斑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斑螯中斑蝥素的含量.结果:冷浸提取斑蝥,斑蝥素含量高.结论:冷浸提取方法提取效率高,并且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王贤英;杨琼芳;谢香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的体外释放研究,探讨其释药特性.方法:将κ-卡拉胶和魔芋胶混合作为骨架材料,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骨架片,测定介质pH值、离子强度和搅拌转速对骨架片体外释药和溶蚀度的影响,分别采用Peppas方程和零级方程埘骨架片的释药数据和释药过程中骨架溶蚀数据进行拟合.结果:骨架片在0.1 moL/L盐酸液中药物释放快,纯化水中次之,pH6.8 PBS中慢;随介质离子强度增加,药物释放减慢(P<0.05),但氯化钠浓度达到0.1 mol/L后,释药受离子强度影响不明显(P>0.1);随搅拌转速增加,药物释放加快(P<0.01);释药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放相结合.结论: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可作为骨架材料用于缓释骨架片的制备.
作者:张瑜;杜才伟;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