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提取泽泻中的23-乙酰泽泻醇B

吴永平;徐群杰;苏国强;王德才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泽泻, 23-乙酰泽泻醇B
摘要:目的: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提取泽泻中的23-乙酰泽泻醇B,探索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泽泻中萜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到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各提取物中的23-乙酰泽泻醇B进行分析.结果:此提取方法所得泽泻提取物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13.89%,有利于泽泻总三萜的提纯.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技术可以高效无污染的提取中药泽泻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探索新途径.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八正散的现代临床应用概述

    八正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由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八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能.传统用于湿热淋症所致的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黄赤,甚则癃闭不能,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该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现将其现代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昌勤;于海林;康文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清半夏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饮片性状、显微特征研究方法、薄层色谱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白矾残留量测定法及总有机酸滴定法.结果:全国不同地区饮片生产企业共10批次清半夏饮片有相似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但质量有明显差异,测得各指标平均值为:水分11.28%;总灰分2.79%;白矾残留量7.86%;水溶性浸出物8.49%;醇溶性浸出物1.5856;总有机酸含量0.403%.结论:建立了清半夏饮片的客观、量化质控标准.建议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不高于13.0%;总灰分不高于5.0%;白矾残留量小高于8.0%;水溶性浸出物不低于6.0%;醇溶性浸出物小低于1.2%;总有机酸含量不低于0.3%.

    作者:熊玥;吴皓;刘福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藤碱对MsPGN大鼠肾脏病理及TNF-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风藤提取物青藤碱(SIN)对实验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病理形态学改善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改良的慢性血清病性MsPGN模型,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NF-a及TNF-a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系膜细胞明显增殖,系膜基质积聚;青藤碱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中TNF-a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青藤碱可明显下调TNF-a及TNF-a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青藤碱组与雷公藤多苷组相比,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能够有效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抑制肾小球分泌TNF-a及下调TNF-amRNA的表达,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方敬;陈志强;范焕芳;闫翠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七丹胶囊中4个成分的HPLC分析

    目的:建立七丹胶囊中4个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汉邦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行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皂苷有效成分含测定.采用汉邦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酸-水)-(甲醇-乙腈)=62:38,其中甲酸-水(1:59),甲醇-乙腈(3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6 nm,进行丹酚酸B含量定.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为0.472 1~2.832 μg(r=0.999 5)、1.734~10.404 μg(r=0.999 9)、1.732~10.392 μg(r=0.999 9)、0.4~4.0 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100.32%、99.965%、100.285%、101.4%;RSD分别为1.01%、2.53%、2.46%、1.88%.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七丹胶囊中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明菊;王强;张勤;崔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方白芥子巴布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白芥子巴布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芥子、甘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可检出芥子、甘遂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在16.59~165.9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2.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邓红;区洁雯;张蜀;林华庆;曾淑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从银杏叶中制备金松双黄酮对照品的研究

    目的:建立从银杏叶中制备金松双黄酮对照品的方法.方法:结合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银杏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TLC和HPLC进行纯度验证.结果:从银杏叶中制备得到的金松双黄酮对照品,其纯度质量分数为98.5%.结论: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对照品质量分数高,可作为银杏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银杏叶药材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作者:孔繁晟;严春艳;庞小雄;贲永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NIR光谱的kernelIsomap-PLS建模方法及其在血府逐瘀口服液提取过程分析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NIR光谱的kernel Isomap-PLS非线性建模方法对于血府逐瘀口服液在线质量过程分析的可行性.方法:结合kernel Isomap与PLS的新建模方法(kernel Isomap-PLS).该算法先用kernel lsomap对光谱降维,再用PLS进行回归来建立校正模型.结果:对于血府逐瘀口服液各性质成分,使用kernel Isomap-PLS算法建立模型的RMSECV值均小于Isomap-PLS与PLS.结论:NIR光谱的kernel Isomap-PLS非线性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对血府逐瘀口服液提取过程的在线分析.

    作者:申永祥;杨辉华;覃锋;宋昊鲲;罗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滋肾宁神胶囊中芍药苷在制剂工艺中的热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不同工艺因素对滋肾宁神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芍药苷热降解动力学,进而优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工艺因素制备的滋肾宁神胶囊中间体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滋肾宁神胶囊制剂工艺过程中加热温度及时间是影响芍药苷含量的主要因素;芍药苷在复方水提液中热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方程,随温度的升高热降解速率常数K显著增大.结论:滋肾宁神胶囊制剂工艺过程应避免高温及长时间受热;采用减压浓缩及真空干燥可降低芍药苷降解速率,明显减少芍药苷损失.

    作者:陈剑平;林荣锋;张惜强;何耀慧;黄晓其;林吉;施旭光;苏子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对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环保生物制剂,进行食用菌栽培等方面对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中药渣在蛋白饲料生产、新药研发、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促进中药渣资源化的建议.

    作者:谭显东;王向东;黄健盛;刘建英;羊依金;叶芝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提取泽泻中的23-乙酰泽泻醇B

    目的: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提取泽泻中的23-乙酰泽泻醇B,探索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泽泻中萜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到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各提取物中的23-乙酰泽泻醇B进行分析.结果:此提取方法所得泽泻提取物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13.89%,有利于泽泻总三萜的提纯.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技术可以高效无污染的提取中药泽泻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探索新途径.

    作者:吴永平;徐群杰;苏国强;王德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乳欣安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乳欣安胶囊(淫羊藿、蛇床子、伞蝎)中活性物质淫羊藿苷、蛇床子素的测定及蛇床子、全蝎鉴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复方中蛇床子、全蝎药材进行色谱鉴别,HPLC法测定乳欣安胶囊中淫羊藿苷和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该制剂中,蛇床子、全蝎有良好的展开系统,不存在阴性干扰.淫羊藿苷在61.7 ng~740.4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82%;蛇床子素在57.4 ng~688.8 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71%.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可做为乳欣安胶囊的质量标准.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秦香止泻片半成品及成品吸湿性研究

    目的:对秦香止泻片的干浸膏粉、素片及薄膜包衣片的吸湿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测定秦香止泻片的干浸膏粉、素片、薄膜包农片的吸湿速度,含水量达3%时的相对湿度(RH),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提取吸湿速度参数并比较大小.结果:秦香止泻片的十浸膏粉、素片的吸湿动力学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而其薄膜包衣片的吸湿动力学模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操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8%以下,才能有效防止吸湿或裂片.结论:包薄膜衣可使秦香止泻片的干浸膏粉吸湿速度减慢.

    作者:赵碧清;何群;滕久祥;彭芝配;史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珠子参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珠子参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显微、TLC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o、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同时测定了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等.结果:对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所产珠子参饮片中人参皂苷Ro和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样品中人参皂苷Ro平均含量为7.19%,竹节参皂苷Ⅳa的平均含量为3.1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用于珠子参饮片中人参皂苷Ro和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测定;制定的质量标准规范,结果准确.

    作者:宋小妹;房方;蔡皓;蔡宝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原人参二醇中有机溶剂残留物

    目的:建立原人参二醇中3种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LOTQ毛细管柱,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解介质,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以异丙醇为内标测定原人参二醇中甲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结果:本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0.999 99,精密度RSD均小于6.0%,甲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8.2%~102.2%,其RSD在1.1~2.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作为原人参二醇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李丽敏;钱大公;王柯;季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罗勒提取物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罗勒提取物抗血栓作用并从抗凝、纤溶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肺血栓模型、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柃模型及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3种实验性血栓模型,考察罗勒水提物与醇提物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动物血浆AT-Ⅲ、PC及PLG、t-PA、PAI-1几个指标观察各组药物对抗凝及纤溶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罗勒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所致肺血栓小鼠的存活率,明显延长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并显著减轻血栓湿重,显著减轻结扎法所致下腔静脉血栓湿重,并使血浆AT-Ⅲ浓度降低、PC活性升高,PLG、t-PA活性升高、PAI-1活性轻微降低、t-PA/PAI-1比值升高.结论:罗勒提取物无论是水提物还是醇提物均有明显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升高有关.

    作者:周文婷;依把代提·托合提;田树革;何志琴;乌兰巴依尔;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36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同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6例m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始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血塞通汴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和剂量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组,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血塞通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雷光远;雷招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山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目的:建立山楂提取物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方法:固定相为μBandapakTM C18柱,流动相为pH3.5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85/15含0.4%四丁基氢氧化铵),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结果:熊果酸线性范围为0.82~4.1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 1.47%;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0.80~4.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 1.6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且分离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山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巧霞;顾振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石蒜中加兰他敏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热回流提取法中的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埘加兰他敏含茸的影响.结果:加兰他敏的佳工艺条件为用5倍量95%乙醇,85℃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加兰他敏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靠,重现性良好.

    作者:令狐昱慰;李思锋;黎斌;简强;李多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加速溶剂萃取当归中阿魏酸的工艺参数

    目的:优化加速溶剂萃取(ASE)当归中阿魏酸的佳工艺参数.方法:选取当归阿魏酸的加速溶剂萃取条件:萃取温度、静态萃取时间和静态循环次数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而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优化并经实验验证,得出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当归中阿魏酸的佳试验参数为:加热温度94℃、静态萃取时间13 min和静态循环次数为2次.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ASE提取法具有方便、省时、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周桂芬;吕圭源;陈素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蓖麻油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蓖麻油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蓖麻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蓖麻油酸进行含量测定.气相条件为AT-FFAP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0 m×0.32 mm×0.5 μm),FID检测器,柱温220℃.结果:薄层定性条件适合,斑点清晰;GC含量测定方法效果好.结论:薄层鉴别和气相色谱法的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和重现性好,且操作简便易行,为蓖麻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闻娣娣;钱晓燕;王小平;杨世林;朱永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