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飞
目的:差异筛选葡萄糖凋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基因,观察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病灶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葛根索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与不同浓度葛根素(10-7mol/L、10-6mol/L、10-5mol/L)共同培养48 h,Annexin V-FITC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RT-PCR筛选差异表达的GRP78基因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高脂饲料复制兔AS模型,主动脉组织原位杂交检测GRP78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葛根素处理48 h后,各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均低于HCY组(P<0.05、P<0.01),且随葛根素剂量增加而减少;筛选出全长648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78基因高度同源,组织原位杂交显爪该基因在AS病灶血管内皮细胞胞质中高表达.结论:GRP78基因参与AS病变形成;葛根素拮抗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下调GRP78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沈晓君;魏晏;何航;陈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文介绍国际药物流行病学(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pidemiology)研究的方法,研究过程,分析和报告的步骤,包括方案的开发确立,人员职责和合同订立的程序,分析过程的描述规范,不良反应的报告书写,以及信息文件存档标准指导原则.有利于我国目前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研究,并拓展到中成药领域.GPP保留完整性的规范和程序,并提供充分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的文件.GPP不规定特别的研究方法,也不会坚持以指南来保证有效的研究.
作者:顾兆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不良反应预警信号的产生与分析是药物警戒中安全性监测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信号检测方法主要有频数法(包括PRR、ROR)、贝叶斯法(包括BCPNN、MGPS)及综合指标法(如MCA).随着我国上市中药安全性临测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容量的迅速增加,引入国际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用于上市中成药不良反应信号的日常预警,以期为政府部门对上市中成药进行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陈炯华;魏永越;谢雁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麝香滴眼液对豚鼠变应性结膜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由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混合液所致的豚鼠变应性结膜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滴眼液大、中、小剂量组、市售地塞米松组、和溶媒对照组,共计6组,每组10只.各组用相应药物治疗一周,观察各组豚鼠局部刺激症状,眼组织中组胺和OVA特异性IgE含量以及结膜组织的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眼部症状评分、搔抓反应计数、眼组织中组胺和OVA特异性IgE含量以及结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均较模型组优,麝香大、中、小剂苗组明显改善眼局部症状(P<0.05),减少搔抓反应次数(P<0.05);降低眼组织中组胺含量(P<0.01)和OVA特异性IgE含量(P<0.05),减轻结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麝香滴眼液对变应性结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特异件IgE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作者:汤成泳;周远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冬虫夏草中氨基酸含量的HPLC方法,同时测定了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中氨基酸含量.方法:采用柱前邻苯二甲醛和氯甲酸笏甲酯联合在线自动衍生、二元梯度洗脱(流动相A:40 mmol/L NaH2PO4·H2O,pH7.8;流动相B:乙腈-甲醇-水=4.5/4.5/1,v/v)、反相C18短柱分离(色谱柱:Zorbax Eclipse AAA C18柱,75 mm×4.6mm,3.5μm)、二极管阵列榆测器(检测波长:338 nm;参考波长:390 nm)和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40 nm;发射波长:450 nm)联合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各氨基酸含量在4.5~1 000 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1 4~0.999 7),除蛋氨酸(部分氧化降解)为85.12%外,其他各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103.29%,相对标准偏差为2.03%~5.12%(n=5).结论:本方法适合于冬虫夏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对分别采自青海省果洛州和玉树州、四川甘孜州、贵州铜仁市和西藏那曲县等5个地区的冬虫夏草中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氨基酸总昔分别为21.10%、16.87%;、20.86%、20.94%和20.28%,同时对各种不同类型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丽;宋志峰;黄璜;王巍巍;蔡红梅;魏春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肾脏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型模型.灌胃治疗8周后处死,剖取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在肾脏的表达.结果:中西药结合组ICAM-1在肾脏的表达降低,与二甲双胍组、补阳还五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使用补阳还五汤合二甲双胍能降低大鼠肾脏ICAM-1的表达,从而对微血管病变起到延缓、治疗作用.
作者:常风云;常庚;申晓光;赵剑峰;成秀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治感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增加了忍冬藤和广东土牛膝的薄层色谱鉴别,以及绿原酸的HPLC法含量测定.绿原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反相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四氧呋喃-冰醋酸-水(3:5:2: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为35℃.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在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HPLC法含量测定中,绿原酸在0.117~2.35 μg(r=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2.2%).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治感灵颗粒的质量.
作者:梁少强;谢仕伟;李国荣;朱寿光;杨光英;杨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石淋通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乙二醇、氯化铵所致大鼠肾结石、葡萄糖盐水所致大鼠水负荷、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等模型,观察复方石淋通片的药效学作用.结果:复方石淋通片对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明显防治乙二醇、氯化铵诱发的肾结石形成,使大鼠结石形成率降低;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及抗炎作用;并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复方石淋通片具有抗菌、排石、利尿、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元;李星宇;宋志钊;文志云;韦焕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比较莪术油、莪术残油(莪术油提取出β-榄香烯的残余物)在大鼠血浆中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方法:采取大鼠灌胃给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内标法计算莪术油、莪术残油中标志性成分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血浆药物浓度,运用DAS 2.0分析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分别在0.001 028~0.658 0 mg/mL和0.040 64-1.300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及融冻次数考察均符合有关要求,测定方法的绝对回收率莪术醇为72.3%~85.3%,莪术二酮为70.1%~87.O%;内标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绝对回收率为74.9%~96.5%;方法回收率莪术醇为55.8%~69.0%,莪术二酮为61.6%~68.3%,均符合有关要求.通过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莪术油、莪术残油中莪术醇、莪术二酮在大鼠的体内代谢过程基本符合二房室模型.结论:在莪术油和莪术残油中莪术醇的血药浓度变化相似,而莪术二酮血药浓度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孙艳涛;张振秋;李想;刘姝畅;边海疆;孙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舒胸片不同组分在5种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性能.方法:以比吸附量和相对比吸附量(RA)为指标,考察舒胸片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b1等6种有效成分在LSA-7、D101A、HPD-100等5种大孔树脂上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相对比吸附量(RA)不受吸附前初始浓度影响.6种有效成分在树脂上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论:舒胸片中不同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能力差异较大.相对比吸附量(RA)可对复方中不同组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能力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作者:颜红;夏新华;罗堃;雷志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牛蒡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考察超声功率、药材粒径、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占空比等因素对牛蒡苷及牛蒡苷元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没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在本试验条件内,超声提取的优条件如下:药材粒径为80~100目,提取温度为50℃,液固比为14 ml/g,超声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10 min.结论:按照优化正交试验确定的佳工艺条件合理、可靠.
作者:武娟霞;王志祥;余祥英;信秀灵;杜起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固肠止泻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了方中吗啡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吗啡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30%.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99.O%,RSD为1.51%.结论:定量方法简便、专属、准确,能有效地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王卫锋;卫伟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植物挥发油利用了微波的内加热特性,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本文概述了挥发油的微波辅助提取机理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各种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技术的发展前景.
作者:邹小兵;陶进转;夏之宁;蒋宏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抗凝、降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tid,连用2周.观察2组的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CHD患者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有益影响.
作者:王彦方;杨睿;郑晓晖;李现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养荣浓缩丸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分别对茯苓、当归、黄芪和肉桂四味药材进行显微形态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养荣浓缩丸中当归、黄芪、肉桂、陈皮、五味子等五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丸中的芍药苷进行含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60 8~1.520μg;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1.94%,n=6).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养荣丸(浓缩丸)的质量.
作者:熊泽;徐红霞;邵伟;李啸;刘士平;胡滨;仇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蟾酥药材粗提物,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种蟾毒配基含量,以此确定佳纯化工艺;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用优化工艺制备得到的纯化产物蟾毒配基类成分平均含量为95.98%;纯化产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在0.001-1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药物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硅胶柱层析法适合于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脂蟾毒配基、华蟾毒基、蟾毒灵的制备,且纯化产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显著.
作者:刘丹;祝林;奉建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别以延胡索及元胡止痛方作为中药单味约材及中药复方的模型药物研究中药提取物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方法:考察提取物相对密度、微波功率对干燥曲线的影响及干燥时间对活性成分转移率的影响,优选佳干燥工艺,并与真空干燥及喷雾干燥进行比较.结果:延胡索提取物的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为:提取物相对密度为1.25,微波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6 min;元胡止痛方提取物的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为:提取物相对密度为1.25,微波功率500W,微波辐射时间8 min.结论:微波真空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值得在中药提取物的干燥工序中推广应用.
作者:梁新丽;王光发;廖正根;赵国巍;蒋且英;杨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确定1,3-二羟基蒽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茜草炭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高效液相法.波长:250 nm,温度:25℃,流动相:乙腈-水(60:40).结果:不同产地、不同批次茜草炭饮片1,3-二羟基蒽醌含量高于0.15%.结论:测定1,3-二羟基蒽醌含量可以作为茜草炭饮片的质标准.
作者:康辉;张振凌;周艳;王一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与虫草发酵菌丝体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冬虫夏草与虫草发酵菌丝体样品,色谱条件为:Agilent C18色谱柱(4.6 am×25 mm,5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测定冬虫夏草与虫草发酵菌丝体指纹图谱中共有6个峰为共有峰,并确定其中的3个色谱峰分别为尿嘧啶、腺苷、虫草素.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作为虫草发酵菌丝体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栾兰;王钢力;林瑞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能客观评价紫金透骨喷雾剂渗漉提取工艺的方法.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以白花丹醌、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水杨酸甲酯等指标成分的动态变化为评价指标,对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药材粉碎过14目筛,以5倍量85%乙醇,浸渍48 h后,以75 mL/h·kg的流速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即为佳提取工艺.结论:该法准确可靠,能客观评价紫金透骨喷雾剂渗漉提取工艺.
作者:何迅;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兰燕宇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