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GC法同时测定两种莪术油在大鼠血浆中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含量

孙艳涛;张振秋;李想;刘姝畅;边海疆;孙静

关键词:CGC, 药代动力学, 莪术醇, 莪术二酮, 大鼠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莪术油、莪术残油(莪术油提取出β-榄香烯的残余物)在大鼠血浆中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方法:采取大鼠灌胃给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内标法计算莪术油、莪术残油中标志性成分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血浆药物浓度,运用DAS 2.0分析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分别在0.001 028~0.658 0 mg/mL和0.040 64-1.300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及融冻次数考察均符合有关要求,测定方法的绝对回收率莪术醇为72.3%~85.3%,莪术二酮为70.1%~87.O%;内标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绝对回收率为74.9%~96.5%;方法回收率莪术醇为55.8%~69.0%,莪术二酮为61.6%~68.3%,均符合有关要求.通过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莪术油、莪术残油中莪术醇、莪术二酮在大鼠的体内代谢过程基本符合二房室模型.结论:在莪术油和莪术残油中莪术醇的血药浓度变化相似,而莪术二酮血药浓度存在较大差异.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六味地黄丸在预防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等证.随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多种疾病.本文就本方在预防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做以下综述.

    作者:陈桂华;刘惠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HPLC测定血栓通注射液中3种皂苷含量

    目的:建立血栓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Ul-timateTM XB C18色谱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20%A~38%A;30~31 min 38%A~20%A;31~40 min,20%A);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在0.40~4.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O.72%(n=6);人参皂苷Rg1在1.47~14.6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0.52%(n=6),人参皂苷Rb1在1.50~15.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50%(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栓通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建俊;郭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美国伦理审查介绍

    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产生有关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知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人、行善、分配公平.临床研究中的伦理学要求是将受试者风险的可能性减到小,在产生知识时,保证尊重受试者的权利和福利.

    作者:刘为民;訾明杰;刘保延;何丽云;于思源;文天才;雒琳;白文静;李洪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紫金透骨喷雾剂渗漉提取工艺

    目的:建立一种能客观评价紫金透骨喷雾剂渗漉提取工艺的方法.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以白花丹醌、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水杨酸甲酯等指标成分的动态变化为评价指标,对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药材粉碎过14目筛,以5倍量85%乙醇,浸渍48 h后,以75 mL/h·kg的流速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即为佳提取工艺.结论:该法准确可靠,能客观评价紫金透骨喷雾剂渗漉提取工艺.

    作者:何迅;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兰燕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蟾酥药材粗提物,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种蟾毒配基含量,以此确定佳纯化工艺;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用优化工艺制备得到的纯化产物蟾毒配基类成分平均含量为95.98%;纯化产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在0.001-1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药物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硅胶柱层析法适合于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脂蟾毒配基、华蟾毒基、蟾毒灵的制备,且纯化产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显著.

    作者:刘丹;祝林;奉建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RP-HPLC同时测定坤泰胶囊中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坤泰胶囊(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中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nm×250 mm,5μm)为固定相,以乙腈-0.4%磷酸溶液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6 58~0.331 6μg(r=0.999 9),0.059 80~1.196 0μg(r=0.999 9),0.012 91~0.258 2 μg(r=0.999 9),0.041 98~0.839 6μg(r=0.999 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RSD为1.29%),99.20%(RSD为0.92%),97.86%(RSD为0.89%).98.63%(RSD为0.6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对坤泰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燕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GC法同时测定两种莪术油在大鼠血浆中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含量

    目的:研究比较莪术油、莪术残油(莪术油提取出β-榄香烯的残余物)在大鼠血浆中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方法:采取大鼠灌胃给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内标法计算莪术油、莪术残油中标志性成分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血浆药物浓度,运用DAS 2.0分析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分别在0.001 028~0.658 0 mg/mL和0.040 64-1.300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及融冻次数考察均符合有关要求,测定方法的绝对回收率莪术醇为72.3%~85.3%,莪术二酮为70.1%~87.O%;内标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绝对回收率为74.9%~96.5%;方法回收率莪术醇为55.8%~69.0%,莪术二酮为61.6%~68.3%,均符合有关要求.通过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莪术油、莪术残油中莪术醇、莪术二酮在大鼠的体内代谢过程基本符合二房室模型.结论:在莪术油和莪术残油中莪术醇的血药浓度变化相似,而莪术二酮血药浓度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孙艳涛;张振秋;李想;刘姝畅;边海疆;孙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珍珠胃安丸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39例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珍珠胃安丸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39例,并与西药常规疗法治疗39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智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麝香滴眼液对实验变应性结膜炎的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麝香滴眼液对豚鼠变应性结膜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由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混合液所致的豚鼠变应性结膜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滴眼液大、中、小剂量组、市售地塞米松组、和溶媒对照组,共计6组,每组10只.各组用相应药物治疗一周,观察各组豚鼠局部刺激症状,眼组织中组胺和OVA特异性IgE含量以及结膜组织的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眼部症状评分、搔抓反应计数、眼组织中组胺和OVA特异性IgE含量以及结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均较模型组优,麝香大、中、小剂苗组明显改善眼局部症状(P<0.05),减少搔抓反应次数(P<0.05);降低眼组织中组胺含量(P<0.01)和OVA特异性IgE含量(P<0.05),减轻结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麝香滴眼液对变应性结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特异件IgE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作者:汤成泳;周远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团螵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制定团螵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团螵蛸中主要成分Oot-3(酪氨酸)含量;其余检查项目参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结果:团螵蛸的水分6.2%~11.4%,灰分7.22%~8.06%,酸不溶灰分0.19%~0.37%,水浸出物9.45%~11.77%,乙醇浸出物11.41%~13.04%,Oot-3 0.10%~0.31%.结论: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综合分析,制定其质量标准如下:团螵蛸水分不得超过13%,灰分不得超过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水浸出物不得低于9%.乙醇浸出物不得低于11%,Oot-3含量不得低于0.16%.该标准为团螵蛸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翔;贾天柱;姜丽;才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国际《优良药物流行病学规范(GPP)指南》介绍

    本文介绍国际药物流行病学(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pidemiology)研究的方法,研究过程,分析和报告的步骤,包括方案的开发确立,人员职责和合同订立的程序,分析过程的描述规范,不良反应的报告书写,以及信息文件存档标准指导原则.有利于我国目前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研究,并拓展到中成药领域.GPP保留完整性的规范和程序,并提供充分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的文件.GPP不规定特别的研究方法,也不会坚持以指南来保证有效的研究.

    作者:顾兆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暗紫贝母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对贝母属植物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本文就川贝母属植物的基源植物暗紫贝母的植被分布、化学成分、人工组织培养、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韵海霞;陈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参通脉滴丸制备中7种有效成分快速质量监测的HPLC-MS法

    目的:进行双参通脉滴丸(人参、丹参、川芎)制备的质量快速监测.方法:采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RP-HPLC)和MALDI-TOF-MS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作为指标,色谱柱为C18-ODS(150 mm×4.6 mm I.D.,5μm,岛津公司),以乙腈(含0.5%冰醋酸)和水(含0.5%冰醋酸)体系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时,柱温为25℃.结果:波长为203 nm,可同时测定到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丹参酮ⅡA.波长为270 nm,可同时测定到制剂中的川芎嗪,丹酚酸B,阿魏酸,丹参酮ⅡA 4种单体的有效成分,并在其测定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MALDI-TOF-MS分析鉴定样品中丹参酮ⅡA的分子量一致.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其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对双参通脉滴丸中7种化学成分均能成功地达到质量监测.

    作者:陈晓莉;王骊丽;王文鹏;吴寅;王婧雯;杨春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牛蒡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牛蒡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考察超声功率、药材粒径、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占空比等因素对牛蒡苷及牛蒡苷元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没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在本试验条件内,超声提取的优条件如下:药材粒径为80~100目,提取温度为50℃,液固比为14 ml/g,超声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10 min.结论:按照优化正交试验确定的佳工艺条件合理、可靠.

    作者:武娟霞;王志祥;余祥英;信秀灵;杜起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HPLC测定固肠止泻丸中吗啡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提高固肠止泻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了方中吗啡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吗啡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30%.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99.O%,RSD为1.51%.结论:定量方法简便、专属、准确,能有效地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王卫锋;卫伟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骨增生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抗骨增生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骨碎补、鸡血藤、熟地黄和肉苁蓉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对处方中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在1.734μg/mL~173.4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98%,RSD=0.6%(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黄丹莹;李惠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葛根素抑制HCY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目的:差异筛选葡萄糖凋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基因,观察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病灶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葛根索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与不同浓度葛根素(10-7mol/L、10-6mol/L、10-5mol/L)共同培养48 h,Annexin V-FITC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RT-PCR筛选差异表达的GRP78基因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高脂饲料复制兔AS模型,主动脉组织原位杂交检测GRP78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葛根素处理48 h后,各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均低于HCY组(P<0.05、P<0.01),且随葛根素剂量增加而减少;筛选出全长648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78基因高度同源,组织原位杂交显爪该基因在AS病灶血管内皮细胞胞质中高表达.结论:GRP78基因参与AS病变形成;葛根素拮抗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下调GRP78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沈晓君;魏晏;何航;陈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PAF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产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抗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作用.方法:运用比浊法测定静脉给药5日后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PAF诱导家兔血小板释放Ca2+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埘PAF诱导家兔血小板中TXA2、PGI2含量的影响.结果: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1.95、3.90、7.80 mg/kg对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3.90、7.80 mg/kg显著抑制PAF诱导家兔血小板释放Ca2+(P<0.01).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3个剂量组均抑制血小板释放TXB2,7.80 mg/kg剂量组显著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P<0.05).结论: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其释放产物的作用.

    作者:刘洪;潘苏华;刘成鼎;韦敏;许惠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炮制对荷叶中荷叶碱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炮制对荷叶中荷叶碱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荷叶碱和槲皮素含量为指标,对荷叶生品、煅炭品及炒炭品进行比较,采用HPLC法测定荷叶碱和槲皮素含量.结果:荷叶经煅炭和炒炭后,荷叶碱含量较生晶依次降低99.52%和99.23%,槲皮素含量较生品依次增加608.56%和643.85%.结论:加热炮制对荷叶中荷叶碱和槲皮素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董春永;张学兰;李慧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怀牛膝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怀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个不同产地的怀牛膝药材,制定指纹图谱.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30℃.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怀牛膝药材HPLC/UV指纹图谱,得到15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怀牛膝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湘洁;杨中林;周培培;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