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海霞;陈志
目的:探索舒胸片不同组分在5种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性能.方法:以比吸附量和相对比吸附量(RA)为指标,考察舒胸片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b1等6种有效成分在LSA-7、D101A、HPD-100等5种大孔树脂上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相对比吸附量(RA)不受吸附前初始浓度影响.6种有效成分在树脂上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论:舒胸片中不同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能力差异较大.相对比吸附量(RA)可对复方中不同组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能力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作者:颜红;夏新华;罗堃;雷志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等证.随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多种疾病.本文就本方在预防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做以下综述.
作者:陈桂华;刘惠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症状发生,是一组症状组合.以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胆道感染或胆道梗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文献报道大约有25%~30%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症状,很快消失.但仍有约2%~8%可因症状持续,需要积极治疗[1].目前西药尚无特效药物,再手术的危险要明显高于首次手术.我们研究的对象为不需要再次手术的保守治疗患者,对于此病中医治疗有其明显优势,且疗效比较可靠.
作者:李淑琴;吴佐玉;殷建亭;李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文介绍国际药物流行病学(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pidemiology)研究的方法,研究过程,分析和报告的步骤,包括方案的开发确立,人员职责和合同订立的程序,分析过程的描述规范,不良反应的报告书写,以及信息文件存档标准指导原则.有利于我国目前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研究,并拓展到中成药领域.GPP保留完整性的规范和程序,并提供充分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的文件.GPP不规定特别的研究方法,也不会坚持以指南来保证有效的研究.
作者:顾兆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火绒草药材抗急性炎症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以36个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为自变量,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得到36个色谱峰的相关系数.结论:初步确定14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组分为火绒草中具有抗急性炎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其中色谱峰X10为原儿茶酸,X13为原儿茶醛,X14为绿原酸,X16为咖啡酸,其余为未知成分.
作者:姜鸿;侯政;邸子真;王光函;尤献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制定团螵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团螵蛸中主要成分Oot-3(酪氨酸)含量;其余检查项目参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结果:团螵蛸的水分6.2%~11.4%,灰分7.22%~8.06%,酸不溶灰分0.19%~0.37%,水浸出物9.45%~11.77%,乙醇浸出物11.41%~13.04%,Oot-3 0.10%~0.31%.结论: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综合分析,制定其质量标准如下:团螵蛸水分不得超过13%,灰分不得超过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水浸出物不得低于9%.乙醇浸出物不得低于11%,Oot-3含量不得低于0.16%.该标准为团螵蛸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翔;贾天柱;姜丽;才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初级渗透泵控释片的药物递释机制.方法:在已制备秋水仙碱初级渗透泵片表面用微型钻头打单侧孔,用HPLC测定渗透泵片中秋水仙碱溶出度来考察释药孔径大小和释药介质渗透压对其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该渗透泵片呈现较好的零级释放特征(r=0.990 2),其体外释约速率与介质渗透压呈反比、受释药孔径影响较小但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药物主要经由释药小孔释出膜外.结论:渗透压在其药物递释机制中占主导地位(62.58%),其次为扩散释药.
作者:王文苹;谢秀琼;杨大坚;陈新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对贝母属植物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本文就川贝母属植物的基源植物暗紫贝母的植被分布、化学成分、人工组织培养、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韵海霞;陈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石淋通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乙二醇、氯化铵所致大鼠肾结石、葡萄糖盐水所致大鼠水负荷、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等模型,观察复方石淋通片的药效学作用.结果:复方石淋通片对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明显防治乙二醇、氯化铵诱发的肾结石形成,使大鼠结石形成率降低;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及抗炎作用;并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复方石淋通片具有抗菌、排石、利尿、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元;李星宇;宋志钊;文志云;韦焕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两洋参总皂苷转化产物中人参皂苷Rh1、Rg3、Rh2含量.方法:采用welchrom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该方法测得人参皂苷Rh1、Rg3、Rh2分别在63.89-574.98μg/mL,78.50~706.51μg/mL,63.79~574.11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4,0.999 9,0.999 9,且人参皂苷Rh1、Rg3、Rh2(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0%(RSD=2.0%),98.70%(RSD=1.20%),97.57%(RSD=1.61%).结论:本法能将人参皂苷Rh1、Rg3、Rh2很好的分离,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泰;袁萍;茅仁刚;张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温脾汤载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由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七味药物组成.该方具有温补脾阳,攻下冷积的功能.传统用于阳虚寒积所致的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喜温喜按,手足不温,或久痢赤白,长年不止,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等症.该方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的特点,为泻下剂类攻补(阳)兼施的代表方.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寻找反映陈皮提取工艺的有效检测指标.对陈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对陈皮水提取工艺各过程橙皮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工艺及药渣中橙皮苷含量及提取率.测定水提取工艺各过程橙皮苷提取率.检测条件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00 mm),以甲醇-醋酸-水(30:4:6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各提取工艺橙皮苷提取率均为20%左右,近80%的橙皮苷依然残留在药渣中;水提工艺各过程提取物含量及HPLC图谱显示:橙皮苷提取率均比较低,而且和其相邻的峰的比例不恒定.结论:橙皮苷作为陈皮提取工艺优化指标不妥.以橙皮苷作为相关中成药的含量测定指标亦不妥.
作者:蔡庆顺;钟小群;余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纳米化炉甘石(煅)替代传统方剂--生肌八宝散巾轻粉的可行性.方法:用打孔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观察炉什石(煅)、纳米炉甘石(煅)及复方替代前后对金黄色匍萄球菌、铜绿假单饱杆菌的生长影响,并检测其低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炉甘石(煅)纳米化前后对各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有显著差异(P<0.01);将纳米化炉甘石(煅)替代生肌八宝散中的轻粉,处方生肌八宝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MIC和MBC的测定结果与抗菌活性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将传统中药方剂--生肌八宝散中的轻粉用纳米化炉甘石(煅)替代是可行的.
作者:柳娜;陈华兵;杨祥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植物挥发油利用了微波的内加热特性,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本文概述了挥发油的微波辅助提取机理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各种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技术的发展前景.
作者:邹小兵;陶进转;夏之宁;蒋宏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璜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结肠黏蛋白分泌的变化,以及马齿苋多糖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用5%2,4,6TNBs 100 mg/kg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3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马齿苋多糖、美沙拉嗪灌胃,用药7 d后处死动物.肉眼观察结合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结肠黏蛋白特殊染色分析黏蛋白分泌及合成变化.结果: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表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黏蛋白特殊染色提示,治疗组结肠黏蛋白合成及分泌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齿苋多糖具有明确缓解大鼠结肠炎的效应,可能通过促进结肠黏蛋白合成及分泌,从而加快结肠卜皮修复和溃疡愈合.
作者:张涛;潘峰;陈建永;王小平;施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牛耳朵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EI-MS、1H-NMR、13C-NMR)进行了结构解析,并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从牛耳朵中分离得到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3,4-二羟基苯乙醇-3-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lantainoside)(1)、3,4-二羟基苯乙醇-6-O-葡萄糖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chiritoside C)(2)、3,4-二羟基苯乙醇-2-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lantaninoside B)(3)、3,4-二羟基苯乙醇-β-D-葡萄糖(1→3)-4-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plantamajoside)(4)、3,4-二羟基苯乙醇-4-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desrh-amnosylverbascoside)(5).化合物4、5对人肺癌SPC-A1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化合物3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对人肺癌SPC-A1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07.23、180.34μmol/L.
作者:陈文娟;文永新;陈月圆;黄永林;李典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抗凝、降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tid,连用2周.观察2组的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CHD患者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有益影响.
作者:王彦方;杨睿;郑晓晖;李现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测定金钗石斛约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药材以90%乙醇回流提取3次,醇提液浓缩至无醇味后以3%盐酸溶解,酸水溶液经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以去离子水洗脱至中性后,收集5%氨水50%乙醇液洗脱流份(以生物碱的检识反应判定终点)并浓缩至干,即得含量测定用供试品.供试品在冰醋酸中以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自动滴定,由此以石斛碱(C16H25NO2)为基准物计算金钗石斛中生物碱的含量(每1 mL高氯酸滴定液相当于石斛碱26.3mg).结果:三个批次金钗石斛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85%、0.63%、1.03%.结论:经方法学考察,该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金钗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定量分析.
作者:华茉莉;李定祥;姜仁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比较莪术油、莪术残油(莪术油提取出β-榄香烯的残余物)在大鼠血浆中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方法:采取大鼠灌胃给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内标法计算莪术油、莪术残油中标志性成分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血浆药物浓度,运用DAS 2.0分析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分别在0.001 028~0.658 0 mg/mL和0.040 64-1.300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及融冻次数考察均符合有关要求,测定方法的绝对回收率莪术醇为72.3%~85.3%,莪术二酮为70.1%~87.O%;内标物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绝对回收率为74.9%~96.5%;方法回收率莪术醇为55.8%~69.0%,莪术二酮为61.6%~68.3%,均符合有关要求.通过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莪术油、莪术残油中莪术醇、莪术二酮在大鼠的体内代谢过程基本符合二房室模型.结论:在莪术油和莪术残油中莪术醇的血药浓度变化相似,而莪术二酮血药浓度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孙艳涛;张振秋;李想;刘姝畅;边海疆;孙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与虫草发酵菌丝体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冬虫夏草与虫草发酵菌丝体样品,色谱条件为:Agilent C18色谱柱(4.6 am×25 mm,5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测定冬虫夏草与虫草发酵菌丝体指纹图谱中共有6个峰为共有峰,并确定其中的3个色谱峰分别为尿嘧啶、腺苷、虫草素.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作为虫草发酵菌丝体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栾兰;王钢力;林瑞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