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管理在肾积脓患者肾穿刺造瘘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潘小清;罗捷;黄兰洁;何燕芳;吴秋岑;王坚

关键词:经皮穿刺肾造瘘置管, 肾积脓, PDCA循环,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肾积脓患者经皮穿刺肾造瘘及置管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 2012年5月治疗的80例肾积脓行肾穿刺造瘘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PDCA管理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84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肾积脓患者行肾穿刺造瘘及管路维护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分析问题并持续改进来增加留置肾造瘘管的安全性,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家庭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家庭护理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由在住院期间管理的责任护士采取电话、家访等相关方式监督患者自身情况,根据家庭条件制定出一套针对性的个性化家庭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PCI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PI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娟娟;卢红;吴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应用Herth希望量表、心理困惑管理量表(DM)及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心理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能力及希望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颖;秦烨;郭爱宁;赵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艾滋病患儿家属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儿童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惠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提高,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日波;方跃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86例,按出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出院后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向患者发送健康宣教、服药指导及服药提醒等内容的手机短信.比较出院1年两组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1年观察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手机短信支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李峰;曾妙容;黄新英;龙梅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刨削钻头断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刨削钻头断损事件进行调查及分析,重点关注贵重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提高其使用质量及维护性能,降低其使用成本及避免医院感染.方法:利用鱼骨图从人、机、物、法、环等五个方面分析刨削钻头断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结果:整改后手术医生及洗手护士总体满意度高于整改前(P<0.01),整改后CSSD工作人员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整改前(P<0.05).结论:通过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刨削钻头断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对策,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质量,维护手术器械性能,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从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玉叶;徐文娟;赵旭;吴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评价其对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由医生护士合作对35名ICU专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按OSCE方式进行,记录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得分情况,将前后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与技能得分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较培训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可以提高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有利于护士抢救理论及技能的提高,使其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效果显著,值得在医院范围内进行推广.

    作者:陈希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远程护理联合家庭访视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居家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远程护理联合家庭访视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居家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社区选取符合压疮高危人群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120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对,实验组实施远程护理和家庭访视,对照组发放压疮相关资料.3个月后,对两组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要照顾者压疮基础知识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照顾行为改变率、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护理联合家庭访视可提高照顾者压疮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照顾行为,降低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珍;崔玉芬;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3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实施CCM.干预3周后,比较伤口疗效、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愈合5例(14.7%),显效21例(61.8%),有效8例(23.5%);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应用CCM,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少医疗人力成本,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潘霞;谢艳芳;樊婷;刘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以工作量为基础评价和优化护士配备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护理人员配备的方法.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将护理工作量化,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各护理单元人员配备,并通过线性规划法得出应配备人数.结果:各单元护理人员配备不均衡,计算得出的护士配备较为公平合理.结论: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可为护理管理者借鉴使用.

    作者:秦阳;吕胜南;张婷婷;郝圆圆;唐丽娟;束余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1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角膜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中,可缩短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晓敏;姜朝霞;邵阳;王珍;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方法:将5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雾化吸入、负压吸引器吸痰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应用雾化吸入后适时给予翻身叩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两组排痰后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咳嗽消退时间、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COPD机械通气拔管后的患者,可以促进痰液的引流,降低二次插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永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对照组给予封闭式的病房管理,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两组入院时、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社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入院时,以及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BR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时实验组SSP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重新适应社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祖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母婴护理员行业研究现状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整体护理观的确立,母婴护理员以医疗辅助专业人员的角色参与家庭支持,成为母婴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能否大限度地给予产妇和新生儿全方位的照护和帮助,取决于母婴护理员的服务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资质[1].2014年我国开放“单独二胎”政策,补偿性生育高峰即将到来,全国妇幼健康服务需求量明显增加.目前,由于临床路径的推广,产妇产后住院时间相对缩短,而我国母婴护理还未形成连续的服务体系,使得产妇从医院到社区家庭的过渡过程中,产妇、新生儿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工作出现服务缺口[2].

    作者:王姗;许虹;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和本科护生对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和本科护生对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150名临床护士和20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培养目标体系问卷和访谈法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对职业价值和能力目标总体认知的评分低于临床护士(P<0.05);临床护士和本科护生对专业承诺、法律和伦理意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成本效益观念的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对药理学和临床用药知识、科研知识和方法方面重视不足(P<0.05);临床护士在临床决策能力、科研能力和法律伦理实践能力方面认知需要高于本科护生(P<0.05).结论:教育管理者应以护理岗位工作需要为依据,强化本科护生正向需求,纠正、消除其思想误区,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护理岗位,被社会所接受.

    作者:刘梦丹;温肇霞;贾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本科护生实习前后专业认可度调查

    目的:分析本科护生实习前后的专业认可度,探讨提高专业认可度的措施.方法:对某高校2010级本科护生进行调查,评价实习前1个月和实习后1个月的专业认可度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处于中等水平,实习后专业认可度得分(15.51±3.82)分低于实习前得分(18.67±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处于中等水平,实习后专业认可度降低.建议学校应将职业教育贯穿始终,使本科护生有合理的职业期望,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医院应适当改善用人机制.

    作者:臧瑜;胡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化方案对老年ACS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率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方案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老年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住的7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5~11月收住的7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只进行注射前后的常规宣教,干预组实施系统化方案管理模式.结果:两组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情况、皮下出血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方案管理模式可降低ACS患者皮下出血率,有效缓解其疼痛.

    作者:姚丽;王新丽;袁萍;王茹;石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危象1例临床护理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是除皮肤受累外,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0%~15%的弥漫性SSc和1%~2%的局限性SSc患者可发生肾危象[1].硬皮病肾危象(SRC)是SSc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早期和皮肤硬化迅速进展的患者,以恶性高血压、进行性肾衰竭为特征性临床表现[2].硬皮病肾危象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14年10月收治1例SSc合并肾危象的患者,经较大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秋燕;严丽君;张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烦躁和睡眠障碍及总舒适度等生理和心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患儿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我们在临床用药中发现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入院后遵医嘱给予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脉滴注.配制药液时,护士发现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入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后,瓶内澄清液变成白色混浊液,无絮状物.随时间延长颜色逐渐变乳白色,肉眼无沉淀物析出,表明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因尚未输入患者体内未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未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易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COPD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干预组(希望戒烟)和对照组(希望继续吸烟)各5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综合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临床综合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能有效使COPD患者戒烟,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胡秀丽;孙惠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