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柳小霞;顾晓菊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ICU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ICU转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以工作量为基础评价和优化护士配备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护理人员配备的方法.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将护理工作量化,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各护理单元人员配备,并通过线性规划法得出应配备人数.结果:各单元护理人员配备不均衡,计算得出的护士配备较为公平合理.结论: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可为护理管理者借鉴使用.

    作者:秦阳;吕胜南;张婷婷;郝圆圆;唐丽娟;束余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方式,对青岛市36家养老机构的77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老年人跌倒认知和护理管理现状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制定,实地考察18家养老机构进行核实.结果:护理管理者对老年人跌倒认知的正确率为11.7%~73.7%;目前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护理管理仍然停留在对跌倒伤害的应对上,其跌倒预防工作几乎尚未有效开展.结论:应在实践中形成一个集评估、预防与干预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切实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司建华;邢翠珍;高美华;吕婵;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烦躁和睡眠障碍及总舒适度等生理和心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患儿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当前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逐渐增高,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渴望更是与日俱增,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显著的、具成本效益的好处,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文针对延续性护理的概念、方式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针对个体的卫生服务和时间上的延续性护理是延续性护理的主要特色,列举以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健康教育、医院成立延续性护理中心、制作健康教育资料等为主要延续护理的方法.同时对我国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对比国内外对延续性护理这一概念及内容的侧重点,总结了我国延续性护理与国外目前存在的差距,如护理模式、研究机构、护理服务上的不完善等,并提出制定规范化的延续护理内容及操作流程,可促进我国延续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重要结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迸一步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弥补我国社区卫生力量不足,为临床管理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王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危象1例临床护理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是除皮肤受累外,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0%~15%的弥漫性SSc和1%~2%的局限性SSc患者可发生肾危象[1].硬皮病肾危象(SRC)是SSc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早期和皮肤硬化迅速进展的患者,以恶性高血压、进行性肾衰竭为特征性临床表现[2].硬皮病肾危象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14年10月收治1例SSc合并肾危象的患者,经较大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秋燕;严丽君;张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存在焦虑情绪41例,轻度焦虑37例、中度焦虑3例、重度焦虑1例;存在抑郁情绪38例,轻度抑郁3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SAS、SD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来源、透析龄、主要陪护人员、希望水平有关(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或低者、低收入人群、自费者、透析龄<1年者、非配偶或子女陪护者、希望水平较高MHD患者重点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孙娅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肾积脓患者肾穿刺造瘘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肾积脓患者经皮穿刺肾造瘘及置管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 2012年5月治疗的80例肾积脓行肾穿刺造瘘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PDCA管理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84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肾积脓患者行肾穿刺造瘘及管路维护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分析问题并持续改进来增加留置肾造瘘管的安全性,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小清;罗捷;黄兰洁;何燕芳;吴秋岑;王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90例CHB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及敌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B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作者:陈伟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COPD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干预组(希望戒烟)和对照组(希望继续吸烟)各5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综合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临床综合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能有效使COPD患者戒烟,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胡秀丽;孙惠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压力管理方案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压力管理方案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压力管理方案.入组时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RHMS评分差值、SAQ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好转(P<0.01).结论:临床护理中采取压力管理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摆脱烦躁、恐惧情绪的困扰,利于减少焦虑和缓解压力.

    作者:张立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制新生儿胃肠引流器的设计与应用

    胃肠引流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广泛,但目前市场上胃肠引流装置大多数为负压引流,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体重的新生儿很难调节合适的负压数值.根据观察,负压过大易导致患儿出现胃出血、呕吐等不良反应,负压过小容易出现引流不畅,达不到临床治疗效果.对此我们自制了新生儿常压胃肠引流器,经两年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86例,按出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出院后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向患者发送健康宣教、服药指导及服药提醒等内容的手机短信.比较出院1年两组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1年观察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手机短信支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李峰;曾妙容;黄新英;龙梅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实习护生跨专业联合教学活动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跨专业联合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为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6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本研究总结为六个主题如锻炼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对护理专业认知、知识运用能力、循证能力及活跃课堂气氛;存在问题为护生一时难以适应,对临床老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挑战.结论:跨专业联合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在提升护生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母婴护理员行业研究现状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整体护理观的确立,母婴护理员以医疗辅助专业人员的角色参与家庭支持,成为母婴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能否大限度地给予产妇和新生儿全方位的照护和帮助,取决于母婴护理员的服务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资质[1].2014年我国开放“单独二胎”政策,补偿性生育高峰即将到来,全国妇幼健康服务需求量明显增加.目前,由于临床路径的推广,产妇产后住院时间相对缩短,而我国母婴护理还未形成连续的服务体系,使得产妇从医院到社区家庭的过渡过程中,产妇、新生儿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工作出现服务缺口[2].

    作者:王姗;许虹;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各个维度评分、心功能改善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PICC输液,观察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随时建立静脉通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A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按照CNP实施健康教育.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定比较,出院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评定,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和入院时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改善(P<0.05),出院时实验组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士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CNP对AS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王画鸽;杨梅;牛素桃;付秋容;刘军杉;杨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压疮患者家属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压疮患者家属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压疮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例住院压疮患者家属采用自编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压疮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是(41.00±3.57)分,为中度负担水平;家属年龄、家属睡眠时间、患者压疮分期与时间依赖性均有相关性(P<0.05),家属年龄、学历、患者压疮分期、意识状态与社交性均有相关性(P<0.05),家庭年收入、睡眠时间和医疗支付方式与生理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家属性别、学历、家庭年收入、患者压疮分期、患者意识状态、医疗支付方式与情感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医疗支付方式与发展受限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压疮患者家属存在中度照顾负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同步评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刨削钻头断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刨削钻头断损事件进行调查及分析,重点关注贵重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提高其使用质量及维护性能,降低其使用成本及避免医院感染.方法:利用鱼骨图从人、机、物、法、环等五个方面分析刨削钻头断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结果:整改后手术医生及洗手护士总体满意度高于整改前(P<0.01),整改后CSSD工作人员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整改前(P<0.05).结论:通过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刨削钻头断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对策,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质量,维护手术器械性能,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从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玉叶;徐文娟;赵旭;吴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方法:将5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雾化吸入、负压吸引器吸痰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应用雾化吸入后适时给予翻身叩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两组排痰后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咳嗽消退时间、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COPD机械通气拔管后的患者,可以促进痰液的引流,降低二次插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永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