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

许日波;方跃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艾滋病, 家属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艾滋病患儿家属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儿童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惠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提高,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方式,对青岛市36家养老机构的77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老年人跌倒认知和护理管理现状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制定,实地考察18家养老机构进行核实.结果:护理管理者对老年人跌倒认知的正确率为11.7%~73.7%;目前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护理管理仍然停留在对跌倒伤害的应对上,其跌倒预防工作几乎尚未有效开展.结论:应在实践中形成一个集评估、预防与干预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切实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司建华;邢翠珍;高美华;吕婵;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社区0~1岁儿童家长婴儿抚触知信行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儿童家长对婴儿抚触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水平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新乡市红旗区某三处预防保健接种点的0~1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婴儿抚触在社区的开展率有所提高,但实施状况不佳,家长对于抚触知识的认知以及操作规范行为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社区儿童家长婴儿抚触的知识水平、态度及规范操作行为,从而促进社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胜华;闫泽雨;薛松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在广泛性焦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行放松训练护理疗法.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测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及精神障碍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AMA及CG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AD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辅助放松训练护理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改善效果.

    作者:李沙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1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150例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办法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观察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过敏史、哮喘家族史、吸烟或别动吸烟、感染、天气变化、吸入粉尘及刺激性气体、新装修房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过敏史、哮喘家族史、感染、接触粉尘及刺激性气味4个指标为影响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感染因素密切相关,积极预防控制各危险因素,应有助于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护理干预作用明显.

    作者:康迪;李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名在校2013级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48名,两组由同一教师授课,教学时数均为18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加情景教学法,课程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和课程态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习态度及成绩.结果:实验组学习态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明显提高学生《护理礼仪》课程的实践成绩.

    作者:笪玉荣;朱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6号胃管代替传统胸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中,绝大部分胸外科术后需常规留置1~2根胸腔引流管(28 F ~32 F),其作用是排出气体和收集胸腔内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其功能.随着3 cm单孔胸腔镜技术的开展以及无痛观念的引进,由于传统的胸腔引流管管径较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替代材料,经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潜艳;董翠萍;严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存在焦虑情绪41例,轻度焦虑37例、中度焦虑3例、重度焦虑1例;存在抑郁情绪38例,轻度抑郁3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SAS、SD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来源、透析龄、主要陪护人员、希望水平有关(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或低者、低收入人群、自费者、透析龄<1年者、非配偶或子女陪护者、希望水平较高MHD患者重点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孙娅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肾危象1例临床护理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是除皮肤受累外,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0%~15%的弥漫性SSc和1%~2%的局限性SSc患者可发生肾危象[1].硬皮病肾危象(SRC)是SSc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早期和皮肤硬化迅速进展的患者,以恶性高血压、进行性肾衰竭为特征性临床表现[2].硬皮病肾危象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14年10月收治1例SSc合并肾危象的患者,经较大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秋燕;严丽君;张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一般工娱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出院时及出院后3、6、9、12个月体重情况.结果: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6、9、12个月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控制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敏敏;荣远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从1991年开始施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是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努力,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我国特定的社会职业提供了应用型的高级人才[1].但是,相比较医学其他专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阻碍,即便如此,在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进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专业学位的开设既是必须也是必要,从2010年起,目前我国已有30所医学院校开设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这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性、专科型护理人才.本文将主要通过以下多个角度阐述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对策.

    作者:刘丹丹;钱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级、市级、县级综合医院各1所,应用护理能力量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 100名注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能力与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护士层级、职称呈正相关;已婚者较未婚者护理能力高;不上夜班的护士较上夜班的护士护理能力高;护士长、带教老师、曾经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护士护理能力较普通护士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护理程序运用能力、危重患者救护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与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是否担任带教老师显著相关(P<0.05);人际/沟通能力与护士的工作年限、是否带教老师、婚姻显著相关(P<0.05);管理能力与是否曾经外出进修学习、工作年限、职称显著相关(P<0.05);专业发展能力与是否外出进修学习、婚姻、学历、工作年限显著相关(P<0.05).结论:工作年限长、高学历、高职称、已婚护士的护理能力较强.

    作者:白建荣;王海霞;宋晓君;王俊文;宋庆旭;贾崇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压疮患者家属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压疮患者家属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压疮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例住院压疮患者家属采用自编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压疮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是(41.00±3.57)分,为中度负担水平;家属年龄、家属睡眠时间、患者压疮分期与时间依赖性均有相关性(P<0.05),家属年龄、学历、患者压疮分期、意识状态与社交性均有相关性(P<0.05),家庭年收入、睡眠时间和医疗支付方式与生理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家属性别、学历、家庭年收入、患者压疮分期、患者意识状态、医疗支付方式与情感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医疗支付方式与发展受限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压疮患者家属存在中度照顾负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同步评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评价其对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由医生护士合作对35名ICU专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按OSCE方式进行,记录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得分情况,将前后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与技能得分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较培训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可以提高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有利于护士抢救理论及技能的提高,使其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效果显著,值得在医院范围内进行推广.

    作者:陈希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艾滋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艾滋病患儿家属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儿童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惠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提高,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日波;方跃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型多功能病人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多功能病人服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穿着新型多功能病人服,对照组穿着普通病人服,比较两组病人服平均更换时间、管道扭曲致输液不畅发生率、导尿管扭曲致引流不畅发生率以及脱管发生率,并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病人服平均更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输液不畅率、引流不畅率及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患者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新型多功能病人服,更有利于护士护理,保护患者隐私,提高管路安全及护理质量.

    作者:方艳艳;胡郁;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方法:将5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雾化吸入、负压吸引器吸痰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应用雾化吸入后适时给予翻身叩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两组排痰后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咳嗽消退时间、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COPD机械通气拔管后的患者,可以促进痰液的引流,降低二次插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永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应用Herth希望量表、心理困惑管理量表(DM)及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心理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能力及希望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颖;秦烨;郭爱宁;赵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BL和LBL结合教学法在眩晕疾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和LBL结合教学法在眩晕疾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PBL和LBL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LBL教学法临床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问卷显示93%的学生认可PBL和LBL结合教学法.结论:PBL和LBL结合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教学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独立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宁;李红;董子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肺功能,促进患儿预后.

    作者:张小平;沈萍;刘业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COPD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干预组(希望戒烟)和对照组(希望继续吸烟)各5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综合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临床综合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能有效使COPD患者戒烟,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胡秀丽;孙惠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