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扶正抑瘤颗粒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赵健雄;刘欣;封士兰

关键词:扶正抑瘤颗粒, 芒柄花素, HPLC
摘要:扶正抑瘤颗粒作为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的院内制剂,由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赵健雄教授研制,功效补气养血、消瘀化积、利湿解毒,用于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1].它由红芪、当归、莪术、墓头回等药组成[2],该制剂君药为红芪,而芒柄花素又是红芪中主要指标成分之一[3],为了更好地控制本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疗效,本文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芒柄花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离效果好、简便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芩栀胶囊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芩栀胶囊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方法:口服给药,选用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法、扭体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热板法和酵母致动物发热法进行试验.结果:芩栀胶囊可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或P<0.01),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5或P<0.01),降低热刺激小鼠的痛阈值(P<0.05),对抗干酵母致大鼠、内毒素致家兔的体温升高(P<0.05).结论:芩栀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作者:姚干;何宗玉;方泰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SPE-HPLC-ELSD法测定黄芪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日益广泛,产品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药效.黄芪配方颗粒主含皂苷、多糖、黄酮等,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有效成分,也是黄芪配方颗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1].文献报道[2,3]多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该方法过程较复杂,溶剂用量多,实验中易造成黄芪甲苷的损失,使测定结果偏低.本文采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沈红;钱大玮;段金廒;鞠建明;朱玲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PLC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

    骨刺消痛胶囊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收载品种,是常用的祛风止痛药,主要由制川乌、制草乌、秦艽、徐长卿等12味中药组成,适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等症.由于原标准过于简单,为了提高本品的内在质量,增强标准的约束能力,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徐长卿中所含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经对供试样品的测定,该方法稳定可靠、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王海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PLC测定利肝隆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肝隆片(五味子,黄芪,当归,刺五加等)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PAD 2695-2996系统;Symmetry shieldTM RP18 5 μm,3.9 mm×150 m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64:4:32);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五味子甲素在0.068~0.34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五味子乙素在0.06~0.3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理论塔板数n=3 555.5,分离度R甲=5.09,R乙=1.12.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利肝隆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吕邵娃;管庆霞;李永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河蚌多糖提取优化工艺的研究

    目的:对河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多糖的含量.方法: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硫酸蒽酮法测定总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从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入手,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提取温度、NaOH浓度为有极显著意义的因素,提取次数对多糖的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考虑,佳提取工艺为A1B2C1即在4℃时,NaOH浓度为5%,提取1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沈鸿;彭蕴茹;窦昌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番木鳖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紫外分光光度快速分析法

    番木鳖种子(马钱子,拉丁名Semen strychni)是常用的大毒中药.其中的主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中枢神经惊厥剂,能引起中枢和脊椎神经的强烈兴奋和惊厥.中国药典、英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均以士的宁的含量做为其质量标准,而对马钱子碱未做明确要求.由于马钱子碱的箭毒样作用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惊厥作用和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因此,在番木鳖种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中马钱子碱的含量不应忽视.测定番木鳖种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已有报道[1,2].本文研究建立了番木鳖种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紫外分光光度快速分析法[3].此法既不需药典法规定的提取分离步骤,又可同时测定二组分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结果满意.

    作者:黄喜茹;刘振通;蔡永梅;孟静;曹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PLC测定扶正抑瘤颗粒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扶正抑瘤颗粒作为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的院内制剂,由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赵健雄教授研制,功效补气养血、消瘀化积、利湿解毒,用于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1].它由红芪、当归、莪术、墓头回等药组成[2],该制剂君药为红芪,而芒柄花素又是红芪中主要指标成分之一[3],为了更好地控制本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疗效,本文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芒柄花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离效果好、简便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健雄;刘欣;封士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补中益气丸的修改意见

    《中国药典》2005年版已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本版药典为建国以来的第八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但也存在值得商榷和修改的方面,笔者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补中益气丸中白术的薄层色谱鉴别提出修改意见,供大家参考.

    作者:潘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的透皮吸收特性.考察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不同pH值及一些常用渗透促进剂对其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V-C扩散池进行体外扩散实验,选择离体大鼠背部皮肤为渗透屏障,HPLC检测法测定Rg1的含量.结果:三七总皂苷的主要成分Rg1可透过大鼠背部皮肤,但渗透系数较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渗透系数随其浓度增加而减小;10%乙醇、10%丙二醇、20%丙二醇、30%丙二醇、2%Azone、2%桉叶油及5%油酸均对其有显著促渗透作用.结论:本研究将为含三七总皂苷经皮给药制剂研究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白志华;方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GF-1含量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脑梗塞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现代研究发现[1],脑梗塞后缺血区可诱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内源性和外源性的IGF-1均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GF-1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对其影响的报道较少.

    作者:杨牧祥;于文涛;徐华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PLC测定止带消糜栓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止带消糜栓主要由苦杏仁、白矾、蜂蜜等药材组成,具有除湿解毒,杀虫止痒之功.用于治疗带下量多、宫颈糜烂等疾病.苦杏仁作为其中的君药,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带消糜栓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以及对其内在质量起控制作用.

    作者:钟文;唐新;谢培德;黄捷;邱明明;吴庆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射干中鸢尾类物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射干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1].射干中的活性成分鸢尾苷、鸢尾黄素可选择性地治疗和预防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综合症[2].近年来,日本学者也对射干中主要成分鸢尾苷及其鸢尾黄素的抗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但目前针对活性成分鸢尾苷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佳条件,为进一步确定生产工艺条件以及进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段丽红;郑必胜;郭祀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海马CA1和CA3区BDNF蛋白的干预

    三七总皂苷及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有肯定的保护作用[1-2].但对于其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脑缺血损伤的重要部位位于大脑皮质和海马.许多研究发现,脑缺血时海马区域细胞对缺血缺氧的反应不一,CA1区神经元为敏感,损伤重;CA2和CA3区也有较为严重的神经损害.

    作者:詹合琴;杨锦南;吴蓝鸥;闫俊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贞芪扶正胶囊中黄芪甲苷和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贞芪扶正胶囊(女贞子,黄芪等)中黄芪甲苷和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Inertsil ODS-3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黄芪甲苷采用HPLC-ELSD法,流动相为乙腈-水(37:63),流速1.0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6℃,载气(空气)流速2.7 L/min.红景天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低压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在色谱试验条件下,黄芪甲苷在0.76μm~3.81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0.9%(n=6).红景天苷在0.4~4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2.1%(n=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灵敏,能有效控制贞芪扶正胶囊的质量.

    作者:程伟;石晓伟;张嫡群;王云志;杨双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法初步鉴定厚朴中的obovatol

    HPLC与二极管陈列检测(DAD)和质谱(MS)技术联用,可以在化学成分分离的同时,在线提供每个谱峰的紫外图谱和质谱信息.在多数情况下,通过对比文献数据或与标准化合物对照可以鉴定各谱峰的化学成分结构.因而,用HPLC/DAD/MS联用技术可以直接分析、鉴定在成分很复杂的中药药材中的某种化学成分.

    作者:孙艳涛;王大力;金东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混料均匀设计法在灯盏花素骨架片处方配比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有约束混料均匀设计方法优化灯盏花素骨架缓释片中填充剂乳糖及阻滞剂HPMCSH4000与Carbopol 71 G的处方配比.方法:分别以单一因变量与综合因变量为指标,对不同处方进行评价,建立回归方程,求出综合优解,从而筛选出优处方.结果:两种方法筛选出的佳配比较一致,所制得的片剂具有理想释药性能.结论:混料均匀设计较传统的均匀设计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分布更为均匀的特点,适用于辅料用量固定的处方配比优化.

    作者:刘清飞;罗国安;王义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缓释片总丹酚酸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缓释片总丹酚酸释放度的紫外测定方法,评价其释药行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释放度试验,以丹酚酸B为对照品,测定复方丹参缓释片中总丹酚酸在不同释放时间的累积释放度.结果:丹酚酸B对照品在286 nm有大吸收,在4.9~98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20 7C-0.032 1,r=0.9998),总丹酚酸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Mt/M∞=0.340 8t1/2-0.117,r=0.996 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控制复方丹参缓释片的质量.

    作者:李苑新;袁旭江;霍务贞;姜红宇;朱盛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甘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甘草(Glycyrrhiza urallcnsis Fisch.)系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中药,甘草作为原料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烟草、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等.研究表明[1~2],甘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抑制变态反应,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和抗病毒作用.因此,研究高效、经济的甘草活性多糖提取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刘晔玮;宋海;马振远;焦军红;黎小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枣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一般性质研究

    目的:从大枣中提取大枣多糖,尔后与铁(Ⅲ)合成大枣多糖铁配合物(JPC).方法:热水浸泡法提取大枣多糖;在碱性条件下,大枣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JPC;测定JPC的一般理化性质.结果:JPC是深棕红色无定型粉末,JPC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中性.JPC在pH值3~12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JPC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的铁(Ⅲ),表明铁(Ⅲ)与大枣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JPC中的铁(Ⅲ)易被抗坏血酸还原成铁(Ⅱ).结论:大枣多糖铁有望开发成为理想的口服补铁剂.

    作者:李玉贤;裴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柿子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

    柿子,学名diospyros kaki L. F,又名朱果种,柿科柿属.据《礼记》记载,我国在周代就已栽培柿树,并在重大祭礼礼仪上用柿果作为供品,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栽培历史,现有864个品种.成熟的柿果色泽鲜艳,味甜多汁,含有大量的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作者:张雅利;郭辉;田忠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