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的因素

蔡松涛;陈向红;马琳;罗杰

关键词:穿心莲片,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HPLC
摘要:目的:确定影响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因素.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穿心莲片的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浸泡1 h后超声0.5 h、过中性氧化铝柱并以15 mL甲醇洗脱.结论:此方法适合穿心莲的分析.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测定精制银翘解毒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精制银翘解毒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1],由扑热息痛、桔梗、连翘、淡豆豉、甘草、淡竹叶、金银花、牛蒡子、荆芥穗、薄荷脑等11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散风,解表退热的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发冷发热,四肢酸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原质量标准只规定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扑热息痛的含量,无法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为了有效控制精制银翘解毒片的内在质量,我们测定了作为本方君药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精制银翘片确立了科学的质量标准.

    作者:张明光;齐曼丽;云青;孙振瑜;崔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GC-MS法检测冰片的质量

    冰片为常用中药,以往多外用,近年来在心脑血管成药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现在临床上已少用梅片等传统品种,多用机制冰片(合成龙脑),对其质量<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本品含龙脑(C10H18O)不得少于55.0%.而我们在研究工作中采用GC-MS检测发现,机制冰片并不稳定,临床上使用样品的质量经常不符合药典要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魏刚;林双峰;方永奇;刘东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山楂叶中熊果酸的HPLC法比较分析

    目的:建立山楂叶中熊果酸的HPLC快速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山楂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 column(2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85:14.95:0.05),流速为1.00 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分离和检测条件.低检出限(S/N=3)为4.024μg/ml、低定量限(S/N=10)为12.05μg/ml.工作曲线在(16.09~10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日内稳定性与日间稳定性均符合要求,RSD值分别为0.71%和6.15%.由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均为89%~105%之间.在此色谱条件下测得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云南山楂叶1.90%~1.95%、山楂红叶0.45%~0.65%;在山里红叶的不同生长期,嫩叶中熊果酸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成功用于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种之间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云南山楂叶中含量高.基而,对同种山楂叶来说,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采取期之间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小.

    作者:刘荣华;余伯阳;邱声祥;郑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紫草的提取工艺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分布于东北、河北、河南、新疆、内蒙等地.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消炎、止痛、解毒、透疹之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紫草中药的主要成分为萘醌类色素,主要有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等.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左旋紫草为指标,优选出紫草醇提取的工艺条件,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紫草有效部位制备与生产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银屑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对银屑片(栀子、黄芪、当归等)进行了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黄芪、当归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栀子、黄芪、当归;栀子苷在20~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高(RSD=0.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1%,RSD为0.54%(n=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作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富山;焦海胜;邱雯;王法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RP-HPLC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分别在2.5~50.0 μg·mL-1、0.625~12.5 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6%(RSD=0.92%)、98.34%(RSD=0.7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柳仁民;邓爱霞;刘道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种挥发油对苦杏仁苷膜剂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1 概述促透剂的研究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各种植物中的挥发油正成为近年来寻找促透剂研究的热点.有很多文献报道挥发油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促透作用,并且刺激性较小,很有开发利用的价值[1].鉴于此,我们以苦杏仁苷膜剂为载体,对几种植物挥发油的促透作用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从中发现适合于苦杏仁苷透过皮肤的良好促透剂.

    作者:卢露;杨中林;孙明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牡荆子提取液对鼠血脂、肝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

    目的:为探讨牡荆子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初步观察了牡荆子提取液对大小鼠血脂、肝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牡荆子提取液每日按5.0、7.5、10.0 mL·kg-1·b.w.分别灌胃.结果:结果发现,能使小鼠高脂饲料所致的血脂和肝脂水平下降(P<0.05);同时,也能使正常鼠肝中甘油三酯蓄积程度降低.结论:结果提示牡荆子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和护肝作用;还有促进小鼠肝糖原生成作用.

    作者:罗其富;周弟先;朱炳阳;廖端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均匀设计法对前列腺增生实验条件探索

    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普遍认为它具有雄性激素依赖性,所以目前主要采取的造模方法是注射睾酮法.但文献报道雄性激素的剂量及用药时间相差甚大[1~3],给动物造模和研制新药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作者:余宙;余日跃;廖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柿叶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富集

    目的:研究8种不同类型吸附树脂对柿叶黄酮的吸附特性.方法:测试它们对柿叶黄酮的吸附率、吸附速率、解吸率和产物得率及其黄酮含量.结果:发现聚酰胺和AB-8树脂对柿叶黄酮吸附量大,吸附快、解吸容易,吸附后产物黄酮含量高.结论:聚酰胺和AB-8树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柿叶黄酮吸附剂,可用于从柿叶提取物中富集制备含量达70%以上的柿叶黄酮,为柿叶黄酮的开发提供新工艺.

    作者:贝伟剑;彭文烈;罗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柘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现状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作者:宋耐宝;杨学东;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纯化γ-亚麻酸甲酯化工艺条件选择

    目的:优选甲酯化的条件和研究甲酯化后尿素包合次数,真空分馏温度,萃取时的pH值对纯度和提率的影响.方法: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甲酯化的工艺组合为A2B2C2.结果:不同纯度的γ-亚麻酸经甲酯化后其纯度提高达到显著水平,获得纯度大于90%及纯度在80~90%的γ-亚麻酸的正交实验佳组合为A4B2C1D2和A1B1C1D2.结论:优化甲酯化工艺组合为A2B2C2.

    作者:刘凤霞;薛刚;高秋华;高伟霞;张立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白芍中芍药苷实验研究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作用;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1].白芍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通称为白芍总苷(TGP).白芍总苷中芍药苷含量较多.目前大孔树脂吸附已成功用于芍药苷的纯化.金曙光[2]利用DA201树脂、硅胶及乙酸乙酯等多种载体及试剂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提取物白芍总苷含量为70%.本文试验中利用X型树脂一次吸附与解吸附过程,提取物中的芍药苷即可在30%以上,白芍总苷在70%以上,整个工艺流程短,污染少,成本降低.

    作者:聂晓玉;尚诚;王雅亮;张彬;曲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芩连汤配伍抗腹泻药效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芩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则增强黄连的作用.减少腹泻小鼠DI,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连,黄芩拮抗黄连,葛根能增加黄芩的作用,而炙甘草与黄芩黄连配伍后能增强黄连的作用.结论:在葛根芩连汤的抗腹泻药效中,其佳组合为黄连炙甘草.

    作者:余林中;伍杰勇;罗佳波;黄旭光;林慧;邢雅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盆腔炎灌肠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盆腔炎灌肠液是我院妇产科医师的协定处方,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等妇科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喜旺;张新春;韩伟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指标正交优选枳壳麸炒工艺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并确立枳壳麸炒工艺.方法:以新橙皮苷含量、柚皮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温度、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佳枳壳麸炒工艺为:温度190℃,时间150s,加麸量15%麸炒枳壳.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适合枳壳工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作者:曹君;龚千锋;王少军;杨武亮;杨世林;钟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影响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的因素

    目的:确定影响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因素.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穿心莲片的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浸泡1 h后超声0.5 h、过中性氧化铝柱并以15 mL甲醇洗脱.结论:此方法适合穿心莲的分析.

    作者:蔡松涛;陈向红;马琳;罗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止咳平喘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止咳平喘胶囊(西洋参,杏仁,黄芩,甘草,川贝母等)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西洋参、甘草、川贝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b1含量,采用μBondpack C18柱,以乙腈-水(34:66)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0℃,灵敏度:0.02 AUFS.结果:人参皂苷Rb1含量在0.612~6.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7.20%,RSD为2.25%.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止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萍;朱胤龙;韦强;闫便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多指标试验全概率评分法研究敛疮液制备工艺

    敛疮液是由大黄、诃子、红花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祛瘀止痛、解毒排脓、去腐生肌等作用.临床用于水火烫伤、电灼伤、疮疡肿痛、皮肤损伤、创面溃烂、老烂腿等,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为了保证制剂质量,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们用正交设计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取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因素,每个因数各取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大黄素的含量和体外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用全概率公式评分法寻求佳制备工艺.

    作者:周琴妹;陈晓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痹康饮合剂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痹康饮合剂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国恩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主要为青风藤、雷公藤、黄芪、鸡血藤、防己、羌活、独活、红花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化瘀、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类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痹康饮合剂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恩;杨德华;钱玉中;姚筱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