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意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彩虹;郑庚生;丁淑云;李艳玲;李存艳;张建霞;王晓玲

关键词:护理路径, 脑血管意外,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脑血管意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无时间限制,随机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的相关知识等)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血管意外健康教育知晓率高,治疗依从性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护理满意程度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血管意外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预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苦参碱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微血管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肺微血管变化的影响,并探讨OMT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气管注射博来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简称治疗组),每组24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治疗组造模后第2天起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直至处死;模型组造模后每天腹腔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在造模后第3,7,14,28天随机处死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计算机图形自动分析系统(CIAS)评估肺纤维化程度.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肺组织切片行CD-31免疫组化标记,通过CIAS评估肺微血管动态改变.结果 模型组第14,28天肺HYP含量均高于同期正常组(P均<0.05),治疗组第28天肺HYP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显示治疗组肺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及治疗组肺微血管密度(MVD)呈动态改变,在第3,7,14天2组肺组织MVD均高于正常组,在第28天时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其中模型组肺MVD第3,7天较治疗组均更高(P均<0.05);ELISA检测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TNF-α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治疗组第7,14天TNF-α较同期模型组均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 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肺组织微血管密度动态改变,早期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晚期微血管减少甚至消失,氧化苦参碱能一定程度阻止肺纤维化早期新生血管形成.氧化苦参碱治疗肺纤维化可能部分与抑制TNF-α升高有关.

    作者:徐佳波;李燕芹;刘斌;秦慧;邹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定期随访对体检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定期随访对体检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46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实验组进行定期随访健康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指导,比较2组1a后自觉实施体检率和空腹血糖受损转归情况.结果 1a后自觉实施体检率实验组为86.51%,对照组为70.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02,P<0.01);血糖恢复正常实验组27例,对照组5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6.18,P<0 05).结论 定期随访实施健康干预可促使患者建立良好健康习惯,有效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存燕;刘丽娟;王晓玲;李艳玲;袁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治疗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初潮后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完善,引起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子宫异常出血.现代医学认为功血发病总有效率达95 11%.治疗期间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无排卵致孕激素(P)缺乏,而雌激素是相对足够的.

    作者:袁媛;叶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香疗法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护理

    目的 观察香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将120例有便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例用香疗法(桂皮油、生姜油、桔子油按2:1:1调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用传统药物疗法进行药物通便,观察2组通便的效果.结果 香疗法操作简单、无痛、有效,患者易接受,不良反应小(2例出现皮肤潮红,1例出现皮肤瘙痒);传统药物疗法存在腹痛腹泻、肛周不适、里急后重等不良反应.结论 香疗法和传统药物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效果相当,但使用香疗法可避免药物滥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方便、经济,在临床、社区、家庭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开群;施惠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盐酸拉贝洛尔治疗孕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33例

    目的 观察盐酸拉贝洛尔治疗孕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孕妇口服盐酸拉贝洛尔片100~150mg,每天3次,共8周.结果 降压总有效率为93%.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孕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

    作者:沈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干病房老年患者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4个部位采集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从行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肱动脉、肱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60例,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4个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行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与其他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股动脉采血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及按压时间与其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误穿静脉发生率与其他2个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行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患者疼痛轻,按压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魏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气垫床在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肾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以成年男性多见,常由于对肾脏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所致,主要原因有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局部打击等.根据肾损伤的程度临床可分为肾挫伤、肾部分裂伤、肾全层裂伤、肾蒂损伤[1].大部分的肾损伤患者需保留导尿观察尿液性状,了解肾脏出血情况,可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肾损伤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4周,卧床时间较长,很容易发生压疮.故应按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要注意防止导尿管受压脱出,同时还要避免因多次翻身引起肾脏继发性出血.我院自2009年5月以来对肾损伤患者采用气垫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不同用药时间在颈丛阻滞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不同用药时间对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对手术满意情况.方法 60例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颈丛阻滞前缓慢静注咪唑安定1~2mg和芬太尼0.03~0.05mg,B组颈丛阻滞后缓慢静注同样药物,C组为不用药对照组.观察颈丛阻滞前后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对操作刺激遗忘度和手术满意度.结果 A组和B组术程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探查牵拉等刺激遗忘度高,对手术较满意,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不同时间用药均能减少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且有良好的遗忘和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肠内输液泵与传统鼻饲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昏迷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需给予鼻饲,但鼻饲易出现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腹泻等并发症.笔者观察了肠内输液泵与传统鼻饲方法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红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FIB、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的关系以及FIB和hs-CRP在亚临床甲减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2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依照TSH水平分为A组及B组,24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S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及FIB,颈动脉超声测定IMT.结果 随着TSH水平的加重,FIB、IMT及hs-CRP逐级升高,斑块发生率及斑块严重程度增加,且患者TSH水平与IM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通过FIB及血清hs-CRP水平改变引起动脉内膜厚度的增加,且随着TSH水平级别的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逐级增加.

    作者:鞠爱霞;李伟;赵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压迫时间与皮肤反应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面积及皮下硬结的关系,找出较为有效的压迫时间,以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减小出血面积和减少皮下硬结.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者40例,每例患者皮下注射LMWH 5d,12h 1次,每天2次共10次,局部压迫时间分别定为5min、10min,注射后12h观察皮下出血的次数及出血面积的大小、有无皮下硬结.结果 与5min组比较10min组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较大面积出血及皮下硬结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10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较大面积出血及皮下硬结发生率,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对医护工作更为满意.

    作者:甄严杰;王燕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吹瓶训练在开胸患者肺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道并发症在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居胸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第一位.任光国等[1]报道开胸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低的波动范围很大,若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并发症可有望降低.及时有效地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是术后肺部护理的关键.以往通常采用传统式深呼吸配合咳痰训练,以达到肺部护理目的,但由于患者训练的容量目标无法限定,加上各人的配合和掌握的程度无有效的测定指标,使呼吸训练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本研究探讨吹瓶训练在肺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娟;黄榕;解百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绿茶清洗新鲜芦荟湿敷治疗脑卒中Ⅳ期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绿茶水清洗新鲜芦荟湿敷治疗脑卒中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2例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浓氯化钠湿敷器械清创,绿茶水清洗,新鲜芦荟湿敷.对照组则予浓氯化钠湿敷器械清创,阿米卡星湿敷.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肉芽生长时间和治疗所需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 绿茶清洗联合新鲜芦荟湿敷操作简单、经济,疗效显著.

    作者:尹艳红;肖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意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脑血管意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无时间限制,随机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的相关知识等)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血管意外健康教育知晓率高,治疗依从性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护理满意程度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血管意外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预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彩虹;郑庚生;丁淑云;李艳玲;李存艳;张建霞;王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丙泊酚在处理鱼精蛋白致肺动脉高压型变态反应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引起的循环抑制或变态反应临床中并不少见,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循环衰竭甚至患者死亡.丙泊酚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笔者采用丙泊酚处理鱼精蛋白变态反应所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引起的循环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晓林;邵燕斌;张东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产后抑郁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产后抑郁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产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临床常见在产后1~2周起病.其发生与生物学因素、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夫妻关系、性别观念、社会支持系统以及产妇的个性特征及心理防御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儿童的情绪、智力和行为的发展,因此,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都应积极面对和做好该病治疗.现将就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王芝文;李秀娟;王小燕;刘政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平衡针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平衡针疗法结合相关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142例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不予药物或针灸等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头痛穴、降压穴以及相关护理.在干预后30min、60min、120min复测血压.结果 观察组经干预后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入组时各血压值比较均有所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更低.结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可运用平衡针疗法针刺降压穴、头痛穴以快速降低血压,同时从健康行为方式、心理、治疗等方面给予护理干预,是一种药物以外的有效降压措施.

    作者:麦建玲;郭小卫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修订的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显著下降;2组PSQI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2组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观察组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卫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癫痫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癫痫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常规的发放癫痫病宣传手册、用药指导、出院指导、定期复查等手段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效果干预.结果 观察组完全依从15例,部分依从4例,不依从1例.对照组完全依从9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6例.观察组患儿依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癫痫病患儿及家长进行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消除癫痫患儿自卑心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熊衍君;杜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B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术前、术后3个月SCL-90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评分)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SCL-90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B组降低较A组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2组FI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B组提高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成敏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