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红;王志伟;金吉琴;戎大梅
目的:研究复方杜仲叶合剂对降低人体血压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法.60例高血压受试者原服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并随机分为2组,试服组加服复方杜仲叶合剂,另一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试服组血脂TC下降,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无一定的变化,服用前后其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无异常.结论:复方杜仲叶合剂对人体有明显的降压及调节血脂的作用.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瑛朝;张延敏;郭代立;马朝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增光片主要药效学.方法:小鼠灌胃给予增光片(0.75g/kg,1.50g/kg)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小鼠血清溶血素(IgM)抗体生成.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造血虚模型.结果:增光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结论:增光片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杜佳林;李显华;张宏;向绍杰;王玉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高良姜有效成份的佳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7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在SFE中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2℃;解析压力6MPa,解析温度36℃.结论:本法是一种简便、高选择性、高效率的提取方法.
作者:廖朝峰;陈光龙;李卫民;高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痔科外洗方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以盐酸致大鼠皮肤灼伤,以强光束聚焦照射大鼠致痛.结果:痔科外洗方外用具有治疗作用,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痔科外洗方能消炎、止痛,帮助肛门皮肤粘膜愈合,与临床疗效一致.
作者:夏祖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汤剂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2%冰醋酸溶液(8.5:91.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对照品线性范围0.424~4.24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101.3%,RSD=1.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谢萍;宋宗华;毕开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将葛根素与其它成分分离,然后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来测定其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98.72%,RSD=0.86%(n=5).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0年8月3日美国FDA公布<植物药品企业指南>新草案〈Guidance for Industry Botanical Drug Products〉(Draft Guidance)(以下简称<新草案>).该草案的复印件可以从以下地址索取:
作者:祝国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原质量标准中薄层色谱鉴别项下的供试液制备及层析条件进行改进.方法:将2项薄层层析组合为1项.结果: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更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判定.
作者:李德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107例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感染病人于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痰菌情况;对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迁延期的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方案为鱼腥草注射液25mL+生理盐水25mL雾化吸人,持续30分,每日2次.结果:症状缓解情况为咳嗽有效率91.59%;咳痰有效率85.06%.有98.13%的病人患者于雾化吸入治疗后自觉咽部及胸部舒畅感.对55例于雾化前使用抗炎、止咳药物治疗咳嗽仍不缓解者,有效率72.72%.对4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迁延期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雾化吸入痰菌清除率为80.39%.结论: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效.
作者:孙国珍;鞠长德;张晓文;于日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临床使用厚朴均为姜制品,但药典仅有厚朴原药材的含量测定而无厚朴姜制品含量测定的规定,给厚朴饮片的质量控制带来难度,本试验通过检验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总量的变化并参考药典对厚朴原药材的含量限度,为制订姜制品的含量限度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厚朴项下含量测定法(HPLC法)对不同产地、同批不同株及同株等数种情况九批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厚朴姜制前后所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总量降低13-15%.结论:根据所得实验结果并参考药典对厚朴原药材含测的规定,对姜制厚朴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应不低于1.6%为宜.
作者:李阳春;高家鉴;张伟敏;周红;陈继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梗阻性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间质性肾炎模型,分别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检测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为42.03±13.95pg/mg,较病理组80.19±27.31pg/mg明显减少;苯那普利组为32.53±8.07pg/mg;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内皮素亦有类似结果.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能有效地抑制梗阻性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含量.
作者:许庆友;赵玉庸;徐华洲;朱立;曹刚;魏燕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目前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与西药缓释制剂相比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应用特点、剂型屯特点及研究程度等对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将中药缓释制剂研究过程中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的前处理、缓释制剂的设计、成型工艺的研究及质量监控定量指标的确定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等5个方面作为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吴伟康;奉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优选三黄胃血平胶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有效成份大黄素,小檗碱,黄芩苷含量和药效双向指标控制优化条件.结果:优选的工艺为:95%乙醇提取小檗碱,白芨水浸70%乙醇沉淀,大黄,黄芩,甘草水煎60%乙醇沉淀.所制胶囊具有较强的药理效应.结论: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作者:刘晓华;刘宝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益妇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IMAC18(5μ,φ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检测波长230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798μg~0.7980μg(γ=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2.17%(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菊红;王志伟;金吉琴;戎大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仙灵骨葆胶囊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胶囊中的补骨脂素、异补骨指素和淫羊藿苷.结果:每克胶囊内容物含补骨脂素0.93mg,异补骨脂素0.95mg,淫羊藿苷9.2mg.结论:经方法学考察,本法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谢琴;王菊美;黄礼杰;王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伤寒草的药理作用.方法:体外抑菌试验,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等.结果:伤寒草体外对致写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而对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耐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有促进作用.结论:伤寒草为临床治疗急性胃肠炎及消化不良提供药理依据.
作者:赵文昌;李育浩;吴清和;梁颂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影响厚朴三物汤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厚朴酚煎出率的诸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厚朴三物汤不同配伍及合煎、分煎组浸膏及药材残渣中厚朴酚含量,并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大黄、枳实用量及煎煮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厚朴酚含量的影响.结果:厚朴三物汤合煎组厚朴酚溶出率高于分煎组1倍以上,随着枳实用量及提取次数的增加,厚朴三物汤中厚朴酚的溶出率升高.结论:枳实及提取次数为影响厚朴三物汤中厚朴酚含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寇俊萍;宣圆圆;严永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的鼻粘膜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盐酸川芎嗪进行鼻腔灌流实验.结果:随着盐酸川芎嗪的浓度增加,其吸收速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在pH值4.70~7.00范围内,随pH值的升高,其吸收速度逐渐增加.结论:盐酸川芎嗪鼻腔灌流液的pH为7.00时,鼻粘膜吸收佳.
作者:龚志南;徐莲英;宋经中;马树人;陶建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绘制黄连在不同溶剂中的总碱浸出-时间曲线,确定其正交优选试验中的因素及水平.方法:以黄连总碱浸出量为指标,绘制总碱浸出-时间曲线;以总碱浸出量、盐酸小檗碱浸出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黄连总碱的浸出量与溶剂量、溶剂种类、浸提时间等因素有关;黄连佳提取工艺: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0倍量溶剂,提取2h.结论:总碱浸出一时间关系的考察对正交试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黄连提取工艺优选为其工业化制剂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乐佳;夏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制丸机和糖衣机生产水泛丸的效果进行考察.方法:以启阳丹、生精圆、前列安丸为样品,采用的制丸机和糖衣机生产水泛丸,并从工艺流程、所需设备、原料药粉、煮提药材及药汁、成品质量等方面作一个比较.结果:两种机械生产水泛丸各有优劣,但糖衣机生产水泛丸工序少,丸形好,溶散快.结论:用糖衣机生产水泛丸较制丸机优越.
作者:孙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