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王萍;辛梅;苗娜;祝筠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焦虑, 抑郁, 疾病认知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疾病认知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38.0%和27.8%;疾病认知量表得分高维度为疾病病程,低维度为治疗控制;与常模相比,患者多采用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多个维度和应对方式相关;疾病相关性、情绪表征、面对、屈服是焦虑的影响因素,治疗控制和屈服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疾病认知,引导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工作10年以内的精神专科护士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实验组采取案例分析法;两组培训前后考核评分比较,并对培训后自我评价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护士在培训后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案例分析法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对提高精神专科护士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评价效果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尹竹芳;向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子体温计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3月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住院的100例患者,将电子体温计放于患者左侧腋下,同时将汞式体温计放于患者右侧腋下,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测温数值及完成全病区患者体温测量所需时间。结果: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与汞式体温计测量腋温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间明显低于用普通汞式体温计(P<0.01)。结论:电子体温计与汞式水银体温计比较更适合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应用。

    作者:孙小惠;季衍丽;张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文教育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已由患者转为整体的人,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更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21世纪的护士必须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这必然对护理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1]。如何将人文教育充分渗透于护理教育中是当代每位护理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亦是教学使命。《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临床主干专业课,充分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是培养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探讨,以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新型应用型护理人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孔德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缝隙交接班流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缝隙交接班流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入住ICU的225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交接班流程;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ICU的275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无缝隙交接班流程,并在无缝隙的交接班流程中发现问题,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时预防和控制,同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延伸,锻炼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在发现及控制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漏洞、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缝隙交接班流程能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思维的能力。

    作者:赵华;耿希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险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风险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风险护理可降低导管留置期间的不良事件,且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罗兰娇;欧颖梅;余锦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研究应用于弱视治疗的新进展

    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低于0.9),又未能与之相应的眼部器质性改变的疾病[1]。随着眼科研究的科学发展,弱视的护理也成为眼科护理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近期报道的有关弱视护理的80多篇文章作整理后,对包括儿童弱视的发病率、护理作用、疗效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赖俊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病医院护工对院内交叉感染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医院护工对医院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表,对86名护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工对院内交叉感染认知度低,缺乏相应的防护知识。结论:提高护工对院内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维护自身及照护患者的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董锋;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病房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病房护士队伍不稳定原因,探讨稳定及激励病房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医院离开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资料,并比较新旧工作岗位或去向后,对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医院现行护理工作模式和护士工作压力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合同护士多、待遇低、护士人员不足、病房护士工作辛苦、病房工作性质使护士家人不理解等为病房护士队伍不稳定主要因素。结论:重视病房护士、提高合同护士待遇、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建立护士绩效管理制度能稳定及激励病房护士工作积极性,同时护士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内涵,才能体现专业价值。

    作者:周素敏;洪绍虹;黄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监测行机械通气患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相关性,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儿科危重患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择机械通气后30 min、1 h、6 h、12 h、24 h 5个时间点进行检测PaCO2,同时观察PetCO2值。比较PaCO2值与PetCO2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时间点患儿PaCO2和PetCO2有相关性(P<0.01)。结论: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儿PetCO2可用于判断PaCO2变化,可连续监测,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李少莉;陈霞;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60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鼻留置胃管、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中留置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食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推注流质食物。比较两组肠内营养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巧致灌肠袋间歇滴注流质食物,可有效地减少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喂饲流质的护理时数,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兰娟;关雪红;罗桂平;周小敏;黄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及两者的关系,为该类患儿实施家庭访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7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自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访视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査。结果:家庭功能总分为(5.56±2.21)分,家庭功能良好33户(34.0%),家庭功能中度障碍36户(37.1%),家庭功能重度障碍28户(28.9%);家庭功能中度、重度障碍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家庭访视护理总需求及健康促进和护理服务需求得分均高于家庭功能良好组( P<0.05);且ADHD患儿家庭功能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呈负相关,其中家庭功能障碍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的健康促进、护理服务各维度均呈负相关( P<0.01)。结论:ADHD患儿的家庭功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家庭功能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密切相关。

    作者:麻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新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足其身心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孔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及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FT3、FT4及TSH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甲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彩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对促进体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膏,实验组在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胶原海绵,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皮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鲁梅;樊玲丽;韩晓玲;许睿;蔡晖;吉卉丽;姚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对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危重糖尿病患者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RT-CGMS)护理的影响。方法:将66例危重、血糖控制不良、佩戴RT-CGMS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推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护理品质意识4个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断图次数、故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题为RT-CGMS护理的品管圈活动中,以团队精神为目标,对提高护理品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桂华;王坤玉;李莎莎;鲜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DCA 管理模式在提高 COPD 患者吸氧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吸氧依从性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教育模式,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吸氧人数和吸氧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吸氧人数、每日吸氧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吸氧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湘美;李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身心放松疗法在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身心放松疗法在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干预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在干预前基础上加用身心放松疗法。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比较其降压效果,并采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 TABPQ)评定其行为。结果:干预后降压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干预前( P<0.01),TABPQ各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P<0.01)。结论:身心放松疗法可明显改变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行为,有利于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陆茹茵;朱雪梅;朱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预防性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5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新生儿黄疸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严格按照《儿科学》中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予以蓝光治疗,观察组进行预防性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总胆红素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进行蓝光照射后,有效地降低了总胆红素水平,但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减少,能有效抑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实地操作考核对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新护士以静脉输液实地操作考核为管理切入点,探索使低年资护士尽快胜任临床工作的有效培养模式。方法:对当年上岗满3个月的新护士进行输液法实地操作考核,针对其中静脉输液法的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临床相关的11项工作指标进行一一对应评估,结合患者满意度测评和科室同事评价,制定出个人、小组和集体培训计划和持续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半年和1年后分别进行相同方式的评价。结果:入科3个月新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出现的工作指标缺陷,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安全意识、无菌观念、急救能力、人文关怀、主动学习意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职业暴露防范、工作效率、应变能力、院感意识和静脉穿刺能力。新护士的11项工作指标在培训后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利用静脉输液实地操作考核为管理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新上岗护士的综合工作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权;尹继云;段峰;王晓霞;刘星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3月肾内科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2年9月~2013年5月肾内科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于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周末均接受SDS和SAS测评,并做好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其负性情绪,改善病情预后。

    作者:张红;王裕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