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晴
目的:探讨与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肿( PPC)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1例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治疗与主胰管相通P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4例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引流不成功,经内科其他方式治疗或转外科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辅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加强术中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秀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小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DLBCL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淋巴瘤病区设立责任医师-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临床路径小组模式,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分层次管理的原则,科学组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路径小组模式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队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了优质护理的发展。
作者:黄胜;许容芳;姚丹;陆勤美;张兰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 GDM)筛查与护理干预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糖尿病筛查检出的194例GDM患者作为干预组,将来我院待产时确诊的54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产前1个月连续复查,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护理干预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刊已正式开通微信平台,微信号码:QILU_NURSING。可通过扫描杂志封面、官方网站首页上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号码来关注我刊微信平台。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3例和路径组4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路径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路径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掌握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减少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张少茹;高炀;李满平;杨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种肌内注射方法应用于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为选择适合水肿患者的注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成年水肿大鼠进行动物实验和36例水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采用Z径路注射法、常规注射法及气泡封堵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结果:Z径路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在防止药液外渗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在减少组织变形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Z路径肌内注射法及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用于水肿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肌内注射法。
作者:沈美琪;邓勤;胡晓睿;肖美琴;闫丽竹;毛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15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6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制,采取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护理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HIV阳性孕产妇围产期的护理模式。方法:采用临床原始数据统计及追踪回访模式,对曾在我院就诊、分娩的18例HIV阳性孕产妇产前检查、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喂养方式、婴儿感染率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HIV阳性孕产妇孕期保健护理过程中早孕建卡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够现象客观存在,HIV阳性孕产妇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保障母婴身心健康关键是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通过专科医护人员培训及HIV孕产妇围产期护理管理模式的形成,切实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孕期系统管理率,保证各种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钟际香;孙敏;周金萍;周悦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对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诊新生儿随机分为头皮静脉组、四肢静脉组、颈外静脉组各30例,头皮静脉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法,四肢静脉组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法,颈外静脉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法,比较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留置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静脉炎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易海莲;陈冬梅;艳林;秦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进行ESD前经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及组织病理等确诊为( T1期)肿瘤或癌前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低-高级别内瘤变),经B超、增强CT或MRI检查未见重要脏器转移灶。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检查、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注重术中、术后护理及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完成ESD 43例,成功率95.6%;术中发生出血3例,术后24~72 h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好转;发生胃、直肠穿孔各1例,通过金属夹夹闭穿孔和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2例患者2个月后内镜随访创面愈合,11例患者3~6个月内镜随访均未见局部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微创、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围术期精心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贺亚宁;王志勇;马菊妹;胡娇娣;张圣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采取中药熏洗和中药坐浴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0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坐浴疗法,研究组采用中药熏洗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渗出物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肛门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华群娣;侯爱群;张伟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心胸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药物联合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0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非营养性咀嚼组,C组为口服白萝卜汤组,D组为非营养性咀嚼+口服白萝卜汤组。听诊记录四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手术结束至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D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A、B、C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咀嚼配合口服白萝卜汤能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褚志平;高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及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恐惧严重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2.60±7.11)分、SDS评分为(42.38±7.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33±8.26)分和(49.75±7.80)分;干预组的GIQLI评分为(124.75±6.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6.30±8.42)分。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改善胆结石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据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于2013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齐鲁护理杂志》影响因子为1.342(本次公布的全国62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27,≥1的期刊共398种),基金论文比等评价项目的数据也均有显著提高。这是多年来支持我刊的各级领导、编委、审稿专家、广大作者和读者、我刊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刊将继续加大对优秀论文的组稿、约稿和发表力度,不断提高杂志质量和期刊影响力。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应广大作者的需求,我刊自即日起新增采编系统内“给作者发清样”的功能。请在收到清样后的3天内完成“清样收到回复”的操作。请登陆www.qlhlzzs.com,浏览“期刊动态”栏目的相关公告,了解详细的“清样收到回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肝癌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肝癌围术期患者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改善焦虑状况。
作者:吕玉玲;田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控制或降低类似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确保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上报的19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相应对策。结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有护士自身因素、管理者原因、处理及执行医嘱错误和实习带教不规范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意识,实施奖励并无惩罚上报制度,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规避医疗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杨学会;张丽;苏茂玲;孙妮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卫生宣教,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个性化、分阶段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不同阶段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筛查出的103例宫颈癌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知识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山岿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