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会;张丽;苏茂玲;孙妮娜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0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常规置管组,B组气囊放气,C组牵拉气管,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P<0.01)。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同时置入胃管的方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
作者:孙四美;夏丽;薛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15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6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制,采取相关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护理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非梗阻性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单纯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心理护理,补充液体,适当补充钾盐,协助患者继续行床旁活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治疗组腹胀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非梗阻性腹胀疗效满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丽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诊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原因,探讨预见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渗漏情况。结果:两组静脉输液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宗庆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肿( PPC)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1例内镜下经乳头引流术治疗与主胰管相通P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4例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引流不成功,经内科其他方式治疗或转外科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辅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加强术中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秀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进行ESD前经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及组织病理等确诊为( T1期)肿瘤或癌前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低-高级别内瘤变),经B超、增强CT或MRI检查未见重要脏器转移灶。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检查、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注重术中、术后护理及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完成ESD 43例,成功率95.6%;术中发生出血3例,术后24~72 h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好转;发生胃、直肠穿孔各1例,通过金属夹夹闭穿孔和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2例患者2个月后内镜随访创面愈合,11例患者3~6个月内镜随访均未见局部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微创、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围术期精心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贺亚宁;王志勇;马菊妹;胡娇娣;张圣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而多数老年人具有健忘特性,常在晨起后遗忘检查事宜而进餐,导致当日检查取消或延后,从而延长住院天数,导致住院费用增加,给患者或家属带来不便。近年来,我们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粘式便签本应用到检查通知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查房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妇产科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定期组织护理查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总评分及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加强护理查房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显著,能明显提高妇产科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
作者:翟剑;刘小凤;林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ICU和普通科室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医护人员同情心疲劳量表对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和普通科室的300名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护士的同情心疲乏总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科室的护士,其中情感淡漠、热情丧失和能力怀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比普通科室的护士高,建议管理者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
作者:黄晓娇;曲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爱母分娩的倡导,配偶陪产在国内成为优质产房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回顾配偶陪产的相关文献报道,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依据,认识分析配偶陪产的意义及不良效果,科学辨证,运用新的护理理论框架及概念,以期与业内人士一起理性看待配偶陪产,构建符合我国生育文化的产科陪产模式。
作者:杨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卫生宣教,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个性化、分阶段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不同阶段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T型乳胶引流管( T管)在小儿肾盂成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行肾盂成型手术的14例患儿采用T管作为肾造瘘管,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4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导管脱落,伤口红肿、渗液等感染情况发生,术后1个月通过T管顺利取出双J管,术后3、6、12个月复诊,患儿术侧肾脏积水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无加重趋向。结论:将T管作为肾造瘘管便于术后有效妥善固定,且便于取出双J管,安全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桦林;邹艳;许昭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肝癌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肝癌围术期患者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改善焦虑状况。
作者:吕玉玲;田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对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提升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米娜;郑慕华;胡文环;吴淑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创新性培训模式在围产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6月教育模式改进前的20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教育模式改进后的200名孕妇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由孕妇学校按通用固定课程教学,以大班课的形式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由老师进行讲课,听课对象仅为孕妇;实验组在孕妇学校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设立孕妇学校健康生育论坛,增加授课内容,以专题讲座、家庭访谈、示范互动实践、一对一的现场咨询指导为主,发放健康教育小处方、孕妇体重管理手册进行孕期体重自我管理。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听课对象由原来单一孕妇为主增加到孕妇家庭成员,听课人数明显增加,满意度由原来的90.01%提高到98.88%,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率明显优于改进前( P<0.01)。结论:孕妇学校培训模式的改进提高了孕妇自我保健能力和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深受孕妇及家属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作者:吕俊菊;袁静;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耳道冲洗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255例行外耳道冲洗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012例和实验组32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一次冲洗成功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一次冲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外耳道冲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一次冲洗成功率。
作者:王晓利;张莉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家庭病房护理模式在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7例(79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重点进行就诊指导、术前术后护理及有针对性的家庭病房护理。结果:患者配合治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低能量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优点,治疗家庭病房模式的开展风险较少,且降低了治疗费用,丰富了患者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开拓了生活的视野。
作者:梁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胃蛋白酶原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空腹血以及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和组织中胃蛋白酶原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胃癌患者中2例(6.7%)肿瘤组织胃蛋白酶原C(PGC)表达阳性, PGC在癌组织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不同淋巴转移情况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GC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实验测得的胃蛋白酶原在血中的含量与这些特征无关联(P>0.05)。结论:胃癌肿瘤组织中PG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但患者血中胃蛋白酶原的量不能反应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作者:齐玉娟;王勇强;赵红林;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姑息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加去势治疗合并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TURS和因冲洗液吸收过多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去势术和间歇雄激素阻断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围术期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车兆平;卢明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种肌内注射方法应用于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为选择适合水肿患者的注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成年水肿大鼠进行动物实验和36例水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别采用Z径路注射法、常规注射法及气泡封堵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结果:Z径路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在防止药液外渗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在减少组织变形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Z路径肌内注射法及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用于水肿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肌内注射法。
作者:沈美琪;邓勤;胡晓睿;肖美琴;闫丽竹;毛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