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涵
目的:观察和分析以神蜂精刮痧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神蜂精刮痧为主配合针刺、火罐疗法、理疗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2例.结果:通过1-5个疗程治疗,132例中治愈81例,好转43例,无效8例.结论:以神蜂精刮痧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程林兵;戴景育;陈远泉;陈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心身医学是当今社会一门新兴学科,而祖国医学对其认识已有两千年历史.中医学从独特角度解释了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预防及治疗方法,丰富了医学的诊断手段,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
作者:马冲;陈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组成为杏仁、白蔻仁、生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半夏,近几年来我采用三仁汤治疗眼科虹睫炎10例,角膜炎12例,慢性结膜炎20例,中心型浆液性视网膜10例,疗效确切,举例如下.
作者:郭晋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舍脉(包括舌)从症法,是临床上认症识病过程中一种较高层次的,准确把握疾病的一种识症手法.多见于症情复杂,寒热交错,真假难觅,脉症不一,而施治又必须有所取舍之时.若运用得当,常能取得较好疗效,资举隅数案如下.
作者:吴燕燕;乔艳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糖尿病脑梗死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结合西医对糖尿病脑梗死的认识及古今用药规律,目前治疗多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本文把临床上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总结如下:
作者:丁为国;姚庆萍;张景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中老年人气虚的生理特点和血瘀的病理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密切相关.分析了气虚血瘀、气虚寒凝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补气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及药物配伍.
作者:陈云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妇乐冲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妇乐冲剂.
作者:施丽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慢性前列腺炎虽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未见前列腺炎的记载,但在零散的医籍中有对该病证的描述.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现代中医泌尿、男性科及男性前阴病范围.主要是指男性排尿道路阻塞不畅,尿频、尿少、尿急、尿痛,余沥不尽,尿口滴白或有灼热感,会阴不适等.
作者:孔凡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与红斑性胃炎等)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比较难治病之一.从中医诊治慢性胃炎有清胃泻热、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理气解郁与化痰和中等方法.
作者:孙秀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在1997-2004年间,笔者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家炎;范淑明;李淑贞;蒋倩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态学基础原理与中医学的关系.方法:根据相关文献、科研成果,对议题进行论述.结论:生态学基础原理与中医理论两者极为相似,部分理论不谋而合,互相渗透;生态群落有分层现象,中医作用于机体也分层次;生态学有动态循环,中医也有恒动观念;生态学有生态平衡,中医也有阴阳平衡.故可用生态学理论解释和阐明中医学某些理论,也可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药.
作者:容景瑜;李毅敏;陈壮忠;容景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好发于8岁左右儿童.常因上呼吸道感染、颈部炎症等引起[1].临床表现为突发或缓发斜颈、颈痛和运动受限[2].脱位复位后,由于小儿好动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家长又忽视了进一步对颈椎的保护(如提前解除颈围领的保护等),故造成寰枢椎半脱位的复发.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乌梅丸加减治疗眼干口干一例2004年9月27日,陈某,女,60岁,双目干涩,目困喜闭,视物模糊,口干,动则好转,静则干涩异常,夜间尤甚,不喜饮水,尿频,腰困重,呼吸气短,舌红干裂无苔,脉弦,病已一年,服杞菊地黄丸无效,诊为肝经气化不利,拟乌梅丸加减:乌梅20g,川椒12g,黄连6g,黄柏9g,肉桂6g,炮姜6g,党参10g,当归10g,白芍15g,吴萸6g,山萸肉10g,潼蒺藜15g,刺蒺藜10g,细辛2g,3剂.
作者:何运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切除术后引起含胆酸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临床常见病程迁延,久治不愈.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小檗碱(berberine),常用名黄连素,多为毛莨科黄连属植物,常由黄连、黄柏、三棵针的根茎中提取,其主要成分,属异喹啉类生物碱.其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各型流感病毒、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也有效.[1]
作者:刘欣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据统计,脑卒中幸存者中约有70%-80%残留不同程度的偏身肢体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7月-2006年4月笔者运用中医点穴方法治疗本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实验动物学与中医药学关系密切,实验动物学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反过来亦可丰富实验动物学内容.事实证明,现代中医药学与实验动物学相结合有利于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地阐明中医药理论,从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杨镇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为因长时间的坐,或站,或不当弯腰作业,或在站、坐和运动时身体的姿势不当,动作不协调而致,或受扭伤或闪挫、震动伤而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致病机理是由于上述因素使腰椎间盘不断受到挤压牵引、扭转等的外力作用而变形,逐渐发生退化,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周围韧带松弛或产生裂隙,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潘胤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自拟益气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通过益气和胃,敛疡生肌,促进溃疡愈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杨宪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入银黄注射液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ecretary otitis media,SOM)的效果.方法:于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治疗60例(76耳)SOM患者,其中对30例(40耳)SOM患者行鼓膜穿刺,并向鼓室内注射银黄注射液,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作治疗组;对照组30例(36耳),鼓室内注射泼尼松龙,口服抗生素等.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疗效,对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结论:本疗法可提高SOM治愈率,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荐.
作者:陈宇;唐月英;张国庆;谢秀平;曾屹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