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翠
目的:探讨改良胃肠减压器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静脉放血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胃肠减压器放血法,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放血法,比较两组单位放血量所需时间、血液污染发生情况、患者心理压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单位放血量所需时间、血液污染发生情况、患者心理压力及满意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改良式胃肠减压器进行静脉放血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辉;张瑞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机制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PG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需求,讲解与分析PGS发生原因等知识,给予松弛疗法、腹部按摩及家庭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连续干预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PGS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刘玉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静脉穿刺置管部位对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32例静脉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取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前臂静脉穿刺.分别观察两组置管保留时间,Ⅰ、Ⅱ级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江;游川;张春霞;程蕾;青晓;冯鹤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8例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主动配合,及时供应手术所需物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和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地滤过手术;而护理配合是影响手术进程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尹育芳;马晓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教学中护生风险规避意识的培养.方法:选择护理专业2009级A班164人为实验组,B班163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实验组选择整合后讲义开展教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生、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职业风险规避意识显著提高、临床准入时间短、用人单位总体评价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整合后讲义开展教学法有助于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为临床输送实用型护理人员.
作者:王丽君;郭淑琴;齐丽敏;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事件因素与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ICU发生的73例护理缺陷情况,找出ICU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与高危环节,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进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脊髓损伤(SC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1].美国目前有25万多SCI患者,每年新增10 000~12 000人,53%的患者四肢瘫痪、46%的患者截瘫[2].调查显示,天津市2007年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病率约为17.9/1 000 000人,北京市2005年脊髓损伤发病率约为60.2/1 000 000人,2008年汶川地震致脊髓损伤的患者约2 280人[3].现将康复期SCI患者社区护理研究现状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王芳;张蝶;唐婵;赵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及产妇分娩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情况、泌乳初始时间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同时能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后恢复.
作者:苏丽萍;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山东省三所综合性医院的19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心理资本整体水平及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结论:我们应重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段红香;刘光英;栾琳琳;殷静静;焦丽;王功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与家庭功能的情况,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来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家庭功能量表测量其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得分分别为(59.75±16.61)分、(7.15±2.5)分,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4各方面均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P<0.01).结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家庭功能,从而改善其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叶莉华;汤嘉敏;李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LESS)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LESS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均取得成功,出血量均在10 ml以内,手术时间37.0~53.5 min,术后住院天数3.5~4.7 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ESS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手术出血少,术后切口不易察觉,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围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保障手术成功及患者的恢复.
作者:申海燕;刘亚珍;刘星;吴伟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次数、减轻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已广泛推广使用[1].但临床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出血、血栓、导管感染、导管堵塞等[2].其中又以机械性静脉炎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患者置管成功后在2周内出现上臂疼痛,沿静脉出现条索状、变硬,局部红肿热痛,通常发生在置管后48~72 h,有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7.0%~32.3%[3,4].这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也是导致置管留置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将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及预防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孙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社会支持护理同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系,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4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量、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将相互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持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相关(P<0.05).结论:卵巢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时应该为卵巢癌症患者提供有效、全面、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善姬;罗少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模式在新护士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9月新招聘的9名护士作为实验组,运用DMAIC模式参与对新护士1年内的管理培训;选取往年招收的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管理方法培训.3个月后对两组新护士的管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实验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工作自信心、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六西格玛DMAIC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鼓励团队参与到培训管理中,适合应用于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1年内的培训流程.
作者:李文静;张宁;陈艳萍;杨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陕西省基层二级医院护士离职意愿.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西省9家二级医院,4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陕西省基层二级医院有8.0%的护士打算在今后1年内离职,离职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地位、收入、医疗福利和编制.结论:护士的离职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
作者:张苏梅;李小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术前观察组抑郁、躯体化、焦虑、精神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手术室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晓蓝;徐碧文;唐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行红外热像检查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 200例盆腔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予以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热图中炎性病灶热区长径线改变量及热区温差差值这两个量化指标对两种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进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术,并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70~350 ml,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穿刺孔种植转移等情况.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积极围术期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吴莉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3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腔道介入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本组患者中有效59例,显效84例,痊愈55例,治疗有效率82.84%.结论:腔道介入治疗其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但操作必须规范,且应加强护理,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芳;王东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中隔偏曲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3例鼻中隔偏曲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鼻中隔偏曲术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韩现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