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张娜;王来英;张翠英;周世菊

关键词: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TDP神灯, 肩周炎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抹患处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DP神灯照射患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4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42例,好转10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抹患处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疾病1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妇科疾病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行血管介入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性介入治疗妇科疾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观察,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燕萍;梁美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3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并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病变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早期的功能锻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顾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16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C1、2后路钉板+横连杆系统内固定治疗,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8~36个月,均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情况,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9例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均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妥、出血量少,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方菊飞;余宁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ADL和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ADL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爱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2例在我院行开胸术后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眼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综合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术中收缩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理反应及疼痛综合评分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洪伟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对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常见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153例高龄患者围术期常见健康危险因素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根据已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由于充分评估了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充分评估高龄患者的围术期的健康危险因素,并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防范术后风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吕仲英;孙小桂;周桂琴;马源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24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小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给予手术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患儿接受个体化系统的围术护理,治疗过程顺利,随访1~5年,颈部包块无复发,实现根治.结论:小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手术治疗中,制定个体化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对囊状淋巴管瘤手术治疗方案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敏;胡光珍;王翠田;刘大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肾穿刺活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行肾穿刺活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行肾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配合程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配合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对肾穿刺活检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术中配合度,减少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还可改善患者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静梅;李金林;肖平;何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合作学习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手术室60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2个月后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和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护生对学习模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作学习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合理应用知识能力,有利于护生以后的临床工作.

    作者:王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及产妇分娩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情况、泌乳初始时间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同时能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后恢复.

    作者:苏丽萍;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单胎头位产妇按临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棉球湿敷宫颈协同手推宫颈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王栋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DMAIC模式在新护士管理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模式在新护士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9月新招聘的9名护士作为实验组,运用DMAIC模式参与对新护士1年内的管理培训;选取往年招收的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管理方法培训.3个月后对两组新护士的管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实验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工作自信心、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六西格玛DMAIC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鼓励团队参与到培训管理中,适合应用于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1年内的培训流程.

    作者:李文静;张宁;陈艳萍;杨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中隔偏曲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中隔偏曲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3例鼻中隔偏曲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鼻中隔偏曲术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韩现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机制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机制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PG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需求,讲解与分析PGS发生原因等知识,给予松弛疗法、腹部按摩及家庭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连续干预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PGS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刘玉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术前观察组抑郁、躯体化、焦虑、精神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手术室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晓蓝;徐碧文;唐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丝裂霉素持续循环热灌注在预防复发性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作为持续循环热灌注(CHPC)药物预防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3例膀胱肿瘤行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的患者使用MMC行CHPC,监测患者热灌注围术期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3例患者膀胱CHPC均进行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11例出现下腹部皮肤潮红和轻度会阴部灼热感,经护理后好转;8例出现轻度肉眼血尿,26例出现轻度膀胱刺激征,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未发现排尿困难及不适症状,复查肝肾功能损害和血常规均正常.结论:MMC作为CHPC药物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毒副反应较轻,同时加强CHPC围术期护理,能够取得患者配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于航娜;柳冉冉;申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产妇泌乳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产妇泌乳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入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满足新生儿比例、母乳喂养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更能全面、有针对性地满足产妇围生期知识需求,促进产后泌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荣雪萍;刘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上睑下垂57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70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矫正满意,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睑裂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上睑下垂患者围术期护理,可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易丽芳;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18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8例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主动配合,及时供应手术所需物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和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前房维持器下复合小梁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地滤过手术;而护理配合是影响手术进程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尹育芳;马晓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