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璇;张华英;周冬梅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干预组干预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秀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血清铁、血红蛋白、IgG、IgA、IgM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铁、IgG、IgA、IgM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铁缺乏,而血红蛋白变化滞后,可能与免疫功能的损害有关,有效护理可改善患儿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
作者:孙静;刘茜;周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干预前后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心理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表调查消化内科300例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本组患者营养风险(NRS)发生率为39.3%,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0.6%,其中肝脏疾病患者NRS发生率高为53.8%,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为25.0%;本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8.0%,其中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56.8%,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2.3%.结论: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比例较高,营养干预存在不合理性,应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及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加以改善.
作者:杨永红;谭荣韶;宋慧东;舒建昌;萧翠萍;胡北枝;冯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调查6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夜间低血糖等.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等是社区糖尿病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柳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筛查时间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名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6名和对照组52名,对照组采取在新生儿睡眠时进行听力筛查,实验组采取在新生儿清醒配合母乳喂养时进行听力筛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双耳筛查通过时间、筛查通过率及配合度.结果:两组新生儿配合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于新生儿清醒时配合母乳喂养可增加筛查配合度,为实际工作创造便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青;宋春娥;王宗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药物,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输注药物,给予精心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费用、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和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2个月置管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可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芹;黄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病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图文式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知信行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知信行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叭).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减少放疗不良反应,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鲍利红;彭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药物洗脱支架术(DES)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置入DE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出院时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延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少于对照组(P<0.01,P<0.05),造影复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高遵医行为,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覃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化疗输液是肿瘤科患者治疗常用、直接的治疗方法.外周输注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一些不良事件也是临床护理工作者每天面对的问题.住院患儿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部分因管理不当导致的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不但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如何安全的进行化疗输液,保障患者安全,成为化疗科的管理重点.尤其是儿童自身的行为、心理特性,使得化疗输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更科学、更严格的管理方法.自2008年以来,我们对肿瘤科患儿化疗输液进行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吕明;石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背顺行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逆行穿刺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采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渗漏,减轻疼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
作者:谢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减少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帮助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其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志芳;曾丽吟;白俊志;黄凡枚;林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加压止血带使用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帮助围术期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作者:孔玲;王承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创优模式在内分泌科组织管理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创优模式对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进行改善,观察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2011年度患者满意度及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制度实施、优质服务评分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创优模式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引入科室,可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形象,是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上升的有效路径.
作者:陈秀嫦;吴桂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深圳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方式面对面调查2 279例登记在册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差1 094例(48.00%);经分析,依从性的好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程长短、是否独居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总体状况不佳,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给予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以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邹红;万小红;郭艳芳;刘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饮食调护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饮食调护,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自理、肌力恢复及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运动疗法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饮食调护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洁;廖光荣;方向红;杨玉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脑卒中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晨晚间护理时用温开水进行会阴部冲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擦洗,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泌尿系统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脑卒中失禁患者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擦洗会阴部护理效果良好,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泌尿系统感染.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肠道清洁方法在炫速双源CT仿真结肠内窥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行炫速双源CT仿真结肠内窥镜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7例,A组给予肥皂水灌肠法,B组口服33%硫酸镁200 ml,C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均采用低张充气法肠道充盈后进行扫描.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结果: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肠道清洁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与成像图像质量均良好,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良反应小,是患者行炫速双源CT仿真结肠内窥镜的首选方式.
作者:苏茜;尚炳英;赵彦铭;王山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8 ~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9例18 ~ 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第四针接种操作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哭闹评分、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哭闹评分、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18 ~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江海街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316例江海街社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ADL量表评分为(14.82±4.20)分.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评分高为社会功能(96.87±16.29)分,低为躯体疼痛(31.60±9.91)分.结论:需健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支持,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作者:龚晓;黄卡;陈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