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徐力

关键词:视力, 相关因素, 青少年,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47名近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75名、观察组A 80名、观察组B 92名三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A给予雾视法干预,观察组B给予雾视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有效率.结果: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包括学习压力、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天睡眠时间、营养均衡状况.观察组B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P <0.05),观察组A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医护人员及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眼保健工作,强化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泡浴联合腹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泡浴联合腹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泡浴联合腹部抚触.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第3、4、5、6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泡浴联合腹部抚触可明显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洁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九孔棉加红花垫圈在ICU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九孔棉加红花垫圈在ICU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和B组62例,A组于骨隆突处应用九孔棉加红花垫圈防治压疮,B组应用气垫床,比较两组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将46例ICU压疮患者随机分为C组24例和D组22例,C组于骨隆突处和已发生压疮部位应用九孔棉加红花垫圈,D组骨隆突处着力于气垫床、压疮部位垫普通软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A组受压部位皮肤状况优于B组(P<0.01);C组ICU平均监护日明显少于D组(P<0.01),压疮痊愈率高于D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组(P<0.01).结论:九孔棉加红花垫圈防治压疮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续兰;李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疾病、环境、心理等;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赖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表调查消化内科300例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本组患者营养风险(NRS)发生率为39.3%,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0.6%,其中肝脏疾病患者NRS发生率高为53.8%,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为25.0%;本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8.0%,其中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56.8%,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2.3%.结论: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比例较高,营养干预存在不合理性,应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及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加以改善.

    作者:杨永红;谭荣韶;宋慧东;舒建昌;萧翠萍;胡北枝;冯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全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及意外跌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跌倒因素中,互相戏耍打架致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避免跌倒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蔡秀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二年制护理专升本科一年级学生18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护生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分别采用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人际沟通课程中实施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沟通能力,重视全程设计和组织管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泽秋;郝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精神培养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提倡人文关怀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医学提出的要求,可以预防或减少由人口结构、社会环境、生活行为和情感心理等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遗憾的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医学技术同时,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出现了只见疾病不见人、重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作为护理学院,怎样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学生,为社会输送有技术、有情、有心的护理人才,这将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主要部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梅肯鲍姆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梅肯鲍姆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为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梅肯鲍姆认知行为干预.采用住院患者评定量表(NOSIE)评价临床疗效,采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康复疗效.结果:两组NOSIE、IPR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梅肯鲍姆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应对技巧.

    作者:吴素梅;张雪艳;王东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

    输液室的环境和护理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医院实力的一个体现,直接关系到患者乃至社会各界对医院的褒贬评价[1].因此,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门诊输液室好坏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2011年7月~ 2012年7月,我院对1 80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苏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训练对胃镜受检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训练对减轻胃镜受检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镜普通检查方法,即术前给予普通胃镜术护理常规、宣教、咽喉局部浸润麻醉约5 ~ 10 min、采取左侧斜卧位,双腿屈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进镜前约1 min给予按压合谷、内关穴,镜体通过食管后转按压内关、足三里两穴,配合深呼吸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检查患者术中不适感和不良反应、镜检时间、患者问卷中满意度及再次接次接受检查的信心.结果:实验组不适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实验组检查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可减轻胃镜受检者的不适感及不良反应、缩短镜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婷珊;梁焕娇;司徒丽萍;杜洁玲;黄颖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生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及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394名护生专业基础课学习现状和学习效果,为护理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394名护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现状进行调查,以影响护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为自变量,以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等级为因变量,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护生学习现状影响因素:查阅课外专业资料、上课出勤率、上课认真听讲时间、做课堂笔记等;护生学习效果与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以及对本专业学习满意度等呈显著性相关(P<0.01,P<0.05).结论:高等护理教育应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和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护生学习能力.

    作者:翟忠美;张金沙;田维珍;韩昌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减少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帮助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其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志芳;曾丽吟;白俊志;黄凡枚;林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67例1型糖尿病患儿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例1型糖尿病患儿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79.03±13.77)分;HbA1c、心理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调查1型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及相关性因素,指导糖尿病教育者、教师与家属应共同改善患儿的社会心理功能状况,从而帮助其改善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蔡娅;彭鑫;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干预前后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心理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背顺行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逆行穿刺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采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渗漏,减轻疼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

    作者:谢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药物,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输注药物,给予精心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费用、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和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2个月置管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可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芹;黄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干预组干预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秀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糖尿病66例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调查6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夜间低血糖等.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等是社区糖尿病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柳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47名近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75名、观察组A 80名、观察组B 92名三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A给予雾视法干预,观察组B给予雾视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有效率.结果: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包括学习压力、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天睡眠时间、营养均衡状况.观察组B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P <0.05),观察组A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医护人员及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眼保健工作,强化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作者: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301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15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发生切口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感染与相关因素及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感染与手术环境、切口部位、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使用抗生素与激素、切口长度、探视人员等有关;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手术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