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燕;周桂梅;史广玲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感染、血流不畅、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凤菊;韩萍;闵庆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药物洗脱支架术(DES)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置入DE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出院时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延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少于对照组(P<0.01,P<0.05),造影复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高遵医行为,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覃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IVEF)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0例冠心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0例(66.67%),分别为低血压9例(30.00%)、出血和皮下血肿5例(16.67%)、尿潴留3例(10.00%)、心包填塞2例(6.67%)及冠状动脉急性闭塞1例(3.33%).结论:冠心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复杂,且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且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许凤莲;黄海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47名近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75名、观察组A 80名、观察组B 92名三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A给予雾视法干预,观察组B给予雾视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有效率.结果: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包括学习压力、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天睡眠时间、营养均衡状况.观察组B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P <0.05),观察组A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医护人员及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眼保健工作,强化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作者: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加压止血带使用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帮助围术期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作者:孔玲;王承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全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及意外跌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跌倒因素中,互相戏耍打架致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避免跌倒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蔡秀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120例AR患者进行调查,分析AR患者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情况以及本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结果:AR患者的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本组患者治疗依从差,其中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与年龄、文化程度、用药时间、面对、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有关(R2=0.327,F=5.714,P=0.017).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AR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治疗依从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徐伟莲;郭翠兰;黄西萍;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针对性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急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牵正合剂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及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贾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病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图文式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知信行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知信行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叭).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减少放疗不良反应,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鲍利红;彭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眼压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琴;吕婵;廖美英;黄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支持教育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模式支持教育.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幸福量表(GWB)及自尊量表(SES)评价患者幸福及自尊改善情况,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患者康复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IPROS、GWB及SE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IPROS、GWB及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护模式支持教育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感和低自尊情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房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减少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帮助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其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志芳;曾丽吟;白俊志;黄凡枚;林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长期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长期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护理模式可预防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缓解其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李莉;李玫;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北京房山区某镇两癌筛查结果分析与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4 346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及3 078例乳腺癌筛查妇女进行筛查结果分析,了解本镇妇女的保健意识及健康状况,为制定今后的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本次筛查中本地区妇科良性疾病患病率为48.79%,宫颈细胞学检查检出率为4.39%,乳腺增生患病率为68.06%.结论:两癌筛查对保护妇女健康有重要意义,强有力的护理管理对筛查工作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英月;闫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横纹肌溶解症(RM)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多因剧烈运动、低钾性麻痹、吸毒及饮酒过量等原因所致,而异烟胼中毒并发RM在临床上极少见.2011年5月,我们收治1例异烟肼中毒并发RM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晶;徐国英;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等手术并发症,部分植活患者常因术后并发症及感染而导致失败.因此,对术后病情稳定的出院患者,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护理至关重要.近来,我们对11例all0-PBSCT患者进行出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提倡人文关怀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医学提出的要求,可以预防或减少由人口结构、社会环境、生活行为和情感心理等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遗憾的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医学技术同时,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出现了只见疾病不见人、重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作为护理学院,怎样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学生,为社会输送有技术、有情、有心的护理人才,这将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主要部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背顺行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逆行穿刺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采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渗漏,减轻疼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
作者:谢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拟行131I-MIBG治疗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本组隔离治疗5~7d,均顺利完成治疗,好转出院,临床有效率为100%.随访观察1个月,患者均疼痛缓解,血压控制理想.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贺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