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基础》项目课程模式开发与实践

房兆;孙慧;张乃正;马晓飞;邵红英;韩朝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项目课程, 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项目课程模式的开发与实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个教学班241名护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21名和对照组1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项目课程模式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以及实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技能成绩、实习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项目课程模式可提升护生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满足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转变老师观念和改进教学环境,更好地推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变应性鼻炎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相关性调查

    目的:调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120例AR患者进行调查,分析AR患者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情况以及本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结果:AR患者的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本组患者治疗依从差,其中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与年龄、文化程度、用药时间、面对、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有关(R2=0.327,F=5.714,P=0.017).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AR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治疗依从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徐伟莲;郭翠兰;黄西萍;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干预组干预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秀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学基础》项目课程模式开发与实践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项目课程模式的开发与实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个教学班241名护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21名和对照组1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项目课程模式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以及实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技能成绩、实习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项目课程模式可提升护生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满足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转变老师观念和改进教学环境,更好地推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作者:房兆;孙慧;张乃正;马晓飞;邵红英;韩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糖尿病66例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调查6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夜间低血糖等.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等是社区糖尿病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柳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延续健康教育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药物洗脱支架术(DES)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置入DE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出院时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延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少于对照组(P<0.01,P<0.05),造影复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高遵医行为,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覃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GDM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排列,分为单号和双号,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入院时观察记录所有孕妇的血糖水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均进行护理干预4周,再次对两组GDM的血糖值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碧云;胡春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67例1型糖尿病患儿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例1型糖尿病患儿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79.03±13.77)分;HbA1c、心理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调查1型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及相关性因素,指导糖尿病教育者、教师与家属应共同改善患儿的社会心理功能状况,从而帮助其改善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蔡娅;彭鑫;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26例全程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感染、血流不畅、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凤菊;韩萍;闵庆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不良反应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晚期紧细胞癌患者不良反应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40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2周开始进行舒尼替尼靶向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治疗前1周给予护理干预,其余措施同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2、3周期的Ⅲ度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肾细胞癌应用舒尼替尼治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帮助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王佳;李清;邓燕青;耿紫娴;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弱视患儿遵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弱视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进行视力普查筛查同时接受弱视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弱视患儿治疗遵医行为评分为6~12(9.12±2.76)分;遵医行为好173例(88%),遵医行为差27例(12%);患儿遵医行为差的影响因素有患儿家属缺乏弱视治疗知识、治疗时间长、学校未参与管理、家庭经济收入低、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结论:应加强家属实施弱视治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宣教,特别是外来务工父母,并根据家庭及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弱视患儿的遵医行为.

    作者:苏炳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九孔棉加红花垫圈在ICU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九孔棉加红花垫圈在ICU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和B组62例,A组于骨隆突处应用九孔棉加红花垫圈防治压疮,B组应用气垫床,比较两组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将46例ICU压疮患者随机分为C组24例和D组22例,C组于骨隆突处和已发生压疮部位应用九孔棉加红花垫圈,D组骨隆突处着力于气垫床、压疮部位垫普通软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A组受压部位皮肤状况优于B组(P<0.01);C组ICU平均监护日明显少于D组(P<0.01),压疮痊愈率高于D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组(P<0.01).结论:九孔棉加红花垫圈防治压疮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续兰;李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 ~12月收治的70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2011年1~6月收治的76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C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正确选择皮肤消毒剂、合理更换敷料等措施,增加医护人员的宣教力度、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考核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减少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CRI的发生.

    作者:杜海燕;周桂梅;史广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科患儿化疗输液安全管理及效果观察

    化疗输液是肿瘤科患者治疗常用、直接的治疗方法.外周输注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一些不良事件也是临床护理工作者每天面对的问题.住院患儿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部分因管理不当导致的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不但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如何安全的进行化疗输液,保障患者安全,成为化疗科的管理重点.尤其是儿童自身的行为、心理特性,使得化疗输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更科学、更严格的管理方法.自2008年以来,我们对肿瘤科患儿化疗输液进行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吕明;石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表调查消化内科300例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本组患者营养风险(NRS)发生率为39.3%,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0.6%,其中肝脏疾病患者NRS发生率高为53.8%,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为25.0%;本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8.0%,其中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56.8%,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2.3%.结论: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比例较高,营养干预存在不合理性,应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及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加以改善.

    作者:杨永红;谭荣韶;宋慧东;舒建昌;萧翠萍;胡北枝;冯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深圳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方式面对面调查2 279例登记在册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差1 094例(48.00%);经分析,依从性的好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程长短、是否独居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总体状况不佳,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给予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以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邹红;万小红;郭艳芳;刘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70例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70例PSD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其中42例抑郁症状基本消失,20例症状明显减轻,8例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元;孙金平;张雪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眼压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琴;吕婵;廖美英;黄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护士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护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乙型病毒肝炎(HBV)感染认知度、加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统一检测当地基层医院869名护士空腹血清乙型肝炎五项血清学标志物,调查本组护士接种HepB、感染情况及不同年龄组护士接种HepB阳性率、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和感染率.结果:本组护士接种HepB 352名,接种率为40.5%;感染率为8.5%;不同年龄组护士接种HepB阳性率、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和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应及早、规范地接种HepB,以提高HBV感染认知度、降低HBV感染率和发病率.

    作者:孙琴;王宜德;马红艳;季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25例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痛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9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熙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指标合格率、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指标合格、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并发冠心痛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芝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5月实习的14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实习的159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护生临床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带教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道儒;赵俊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