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调查

何惠兰

关键词:社区, 老年人,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65例深圳市社区老年人(≥60岁)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老年人饮食清淡158例(95.8%),不吸烟、不饮酒150例(90.9%),早睡、早起157例(95.3%),睡眠质量好88例(53.3%),经常锻炼90例(54.5%),生活很满意49例(29.7%),看电视104例(63.0%).不同年龄老年人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措施可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状况.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2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2例高热伴SFTS患者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心理、高热、饮食、管道、血管等方面的护理.结果: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龙璇;张华英;周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6例脑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实行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满意度及脑梗死再发率.结果:实验组掌握脑梗死相关知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梗死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可帮助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满意度,降低脑梗死再发率.

    作者:孙玉娥;迟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成人患者身体约束问题分析及对策

    ICU常收治各种危重患者,由于患者病情重,各种侵入性置管多,昏迷患者居多且无家属陪护,患者经常出现谵妄、烦躁、不配合治疗,甚至自伤行为,身体约束常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身体约束不规范,缺乏完善的约束护理流程.实际上成人患者身体约束是涉及生理、心理、法律、伦理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复杂课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使用身体约束的指针、效果及给患者带来的利弊后果.本文旨在对ICU成人患者使用身体约束现象进行回顾,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约束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意外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现综述如下.

    作者:芮祖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院校本科生幸福感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幸福感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医学院校12个专业的800名在校本科生,采用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幸福感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本科生幸福感得分为(3.75±0.57)分,感觉幸福、比较幸福者分别占16.21%、47.00%;不同性另j本科生幸福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本科生在专业满意度、人生目标、恋爱观、学习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本科生在人生目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幸福感影响因素中,人际交往得分高,人生价值得分低.结论:不同年级、专业的本科生幸福感存在较大差异,医学院校应制定系统化、个性化教育方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幸福感水平.

    作者:刘希杰;朱晓旭;陈健;郝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1例出院护理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等手术并发症,部分植活患者常因术后并发症及感染而导致失败.因此,对术后病情稳定的出院患者,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护理至关重要.近来,我们对11例all0-PBSCT患者进行出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训练对胃镜受检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训练对减轻胃镜受检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镜普通检查方法,即术前给予普通胃镜术护理常规、宣教、咽喉局部浸润麻醉约5 ~ 10 min、采取左侧斜卧位,双腿屈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进镜前约1 min给予按压合谷、内关穴,镜体通过食管后转按压内关、足三里两穴,配合深呼吸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检查患者术中不适感和不良反应、镜检时间、患者问卷中满意度及再次接次接受检查的信心.结果:实验组不适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实验组检查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压配合深呼吸可减轻胃镜受检者的不适感及不良反应、缩短镜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婷珊;梁焕娇;司徒丽萍;杜洁玲;黄颖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缺铁性贫血孕妇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中期妇女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及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以血红蛋白(Hb) <11 g/L作为诊断贫血标准,选取符合贫血及非贫血的初孕妇各50名,采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法比较两组孕妇膳食中蛋白质、铁、锌的营养素水平差异,并比较两组血清铁、锌指标差异.结果: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在豆类及豆制品、畜禽肉类、蛋类及其制品、奶类、水果类以及蔬菜类的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应加强营养指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待改善后再妊娠,从孕初进行必要地营养干预,妊娠3个月开始补充铁剂及以饮料或强化食品形式,进行预防性补充铁、锌等,对缺乏明显者给予尽早治疗.

    作者:陈启梅;何劲松;刘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健康指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指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体检发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持续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指导效果.结果:两组指导前后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l),两组指导后BMI、TG、HbAlc、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健康指导可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玉梅;张拥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8~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100例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18 ~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9例18 ~ 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第四针接种操作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哭闹评分、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哭闹评分、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18 ~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IVEF)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对方式临床研究及应用现状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应激情境时,为缓解心理压力、免受应激伤害,做出认知或行为的努力[1].疾病的发生属于负性事件,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压力,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医护人员在努力减少疾病对患者折磨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以便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2].本文对应对方式临床研究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曦;毕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54例针对性护理

    目的:探讨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拟行131I-MIBG治疗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本组隔离治疗5~7d,均顺利完成治疗,好转出院,临床有效率为100%.随访观察1个月,患者均疼痛缓解,血压控制理想.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贺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眼压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琴;吕婵;廖美英;黄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疾病、环境、心理等;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赖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40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0例行机械通气患儿采取有效的机械通气护理和撤机后护理.结果:本组40例患儿因家属放弃治疗3例,肺出血死亡1例,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及屏气再次行机械通气1例,呼吸性相关性肺炎(VAP)3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其他均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不断优化及加强患儿机械通气护理和撤机后护理,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天数,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淑柳;黄丽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血清铁、血红蛋白、IgG、IgA、IgM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铁、IgG、IgA、IgM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铁缺乏,而血红蛋白变化滞后,可能与免疫功能的损害有关,有效护理可改善患儿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

    作者:孙静;刘茜;周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47名近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75名、观察组A 80名、观察组B 92名三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A给予雾视法干预,观察组B给予雾视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有效率.结果: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包括学习压力、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天睡眠时间、营养均衡状况.观察组B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P <0.05),观察组A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医护人员及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眼保健工作,强化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作者: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实习护生268名临床带教

    目的:探讨ICU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方法及效果.方法:结合268名实习护生具体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实施临床带教.结果:本组大专护生综合素质平均得分98.6分,理论成绩93.5分,操作成绩95.1分;本组中专护生综合素质平均得分97.4分,理论成绩91.2分,操作成绩94.6分.结论: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习护生具体情况,实施临床带教,可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王凤霞;韩静;穆松惠;王秀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糖尿病66例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调查6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夜间低血糖等.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心理压力大、日间活动量小等是社区糖尿病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柳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0例并发症急救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生并发症的急救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成功,以室性心律失常和迷走反射并发症为主;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应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综合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应对术中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预后,使其尽早康复.

    作者:唐应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