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

赖丽媚;廖玉芳;胡巧玉;龙婷;徐仁;刘秀芳

关键词:循证护理,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74例(104指)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和预防效果.结果:74例(104指)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5例29指中,动脉危象12指,经对症处理后4指缓解,8指经重新手术吻合后均成活;静脉危象17指,其中13指成活,4指坏死,总救治成活率为86.2%,患者总满意率达97.3%.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不仅提高断指再植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而且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护理能力,同时可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15例围术期护理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具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普通的X线片、CT检查显示无骨折,但却有明显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MRI显示颈脊髓水肿,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和伴有颈椎疾病2种类型.2005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15例,对其高发时间段综合分析,做好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向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们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 100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对其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临床治愈3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7.2%.结论:对前列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使其配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正香;朱慧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58.2%(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度过术后不适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轮转护士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轮转护士焦虑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4名轮转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轮转护士得分为(36.35±11.3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值(P<0.01);其中中度焦虑发生率为17.8%,重度焦虑发生率为30.6%,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价值观和学历对得分影响大.结论:轮转护士焦虑发生率较高,管理者应采取相关措施帮助轮转护士树立正确价值观,并提供机会提升她们的学历.

    作者:王艳;位娟;徐桂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化流程在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供应室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289包(8 993件)外来器械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将2011年1月~2012年11月的726包(23 591件)外来器械为观察组,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参照国家标准,优化准入接收、清洗、包装、灭菌等流程.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器械损失率、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外来器械和植入物是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优化各环节流程可提高供应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张满芬;黎彩银;汪爱梅;赵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声骨刀在贴近神经管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贴近神经管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速涡轮钻切割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骨刀拔除.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高速涡轮钻切割拔牙法比较,虽然超声骨刀拔牙法具有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骨组织坏死和拔牙创口感染的风险等多优点,但因该研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对更大样本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深入研究.

    作者:肖莉;邓艳芳;黄佩珍;郭照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产科分娩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产期全程产前访视与及时产后回访.结果:观察组血压升高3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以上、心率加快20%以上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产前紧张情绪缓解者和产后回访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产后1个月,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访视与及时产后回访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焦虑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保证了产妇的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韧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49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感染、血液透析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结果:本组46例移植肾功能恢复;3例移植肾功能丧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促进其移植肾功能恢复.

    作者:安丹;韩孟霞;董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湖北省十堰市孕妇营养KAP及膳食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湖北省十堰市孕妇营养KAP和孕晚期膳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464名孕妇,农村195名,城市269名,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膳食状况.结果:农村孕妇的营养知识和行为评分低于城市孕妇(P<0.05);膳食状况调查中,大部分营养素摄入较合理,而钙和铁摄入严重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素、叶酸、维生素B1、钙、铁和锌等营养素摄入量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孕妇营养知识缺乏,存在较多不合理膳食行为,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但态度较好,应当在这类人群中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尤其是农村,以增加孕妇的营养知识,促进其采取合理的膳食行为.

    作者:吕光巧;李晓花;闫波;黄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38例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2例,治疗后0例;对照组皮下积液9例,治疗后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法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吕敏;李慧;吕海燕;孙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级68名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中实施OSCE模式,考试结束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OSCE模式.结果:本组学生OSCE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为(77.62±8.75)分;学生对新的考核模式评价较好.结论:实施OSCE考核有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促进学生向临床角色转换,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吕利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队医院不同性质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军队医院不同性质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状态问卷(DSI)对13所军队医院1 993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队医院医务工作者SES总分为(29.64±3.75)分,SAS总分(36.37±8.01)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上限;抑郁评分指数为(0.64±0.03),均有抑郁倾向(指数>0.50).军人自尊总分和抑郁评分指数均高于非现役文职人员和聘用制人员;非现役文职人员焦虑总分显著高于军人和聘用制人员(P<0.01).结论:军队医院不同性质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管理者应针对其特点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宁;杨馥瑜;杨雪玲;王显超;王东光;杨群;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1年初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比较2010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危因素的预见性和干预性.

    作者:宴奕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个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护理的发展,但实施过程需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形成符合有自己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韦艳;陆艳梅;谢艳兰;危金明;卢庆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行优质化护理模式,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优质化护理模式,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2例院外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3例TKA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护士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落实系统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给予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护理,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锻炼指导、遵医行为监督等,并定期进行门诊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KA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能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毅华;钟红娟;邹粉珍;蒋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96例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症治疗,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术后给予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9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子痫,有2例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给予积极的抢救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时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孔庆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静脉给药错误30起归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关键,而在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中,用药安全已成为突出的问题[1].在我国,临床静脉给药占全部用药的44.5%甚至更高,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给药错误和污染[2].药品从进入医院到正确地用于患者,要经过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和多种医务人员,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又缺乏核对和校正的机会,就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我们对我院(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1~12月护理人员无惩罚措施自愿上报的静脉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静脉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及采取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静脉给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静脉给药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兰;丁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脏瓣膜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脏瓣膜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康复阶段Ⅰ期的97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Ⅱ期的2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已出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瓣膜病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于Ⅱ期患者,根据Ⅱ期心脏康复治疗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心脏康复阶段Ⅰ期者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康复阶段Ⅱ期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小翠;于红静;梁慧心;顾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康复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生活和心理护理,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腰椎牵引、推拿、电脑中频刺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康复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JOA腰背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能明显改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锦;边平达;严伟;赵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