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

钟淑浪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摘要: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但气管切开后改变了正常的呼吸道解剖结构,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系统,手术本身也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57.9%[1].选择适宜的气管套管、规范手术操作、严密观察病情、细致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护理情况综述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布托啡诺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术后镇痛

    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在术后镇痛中具有很大优势,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持续性外周神经阻滞可延长镇痛时间,并且产生较少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术后器官恢复,更能适应患者的要求;辅助用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局麻药的用量、降低镇痛后患肢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阻滞,还可以提高镇痛的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布托啡诺和芬太尼加入局麻药用于肌间沟持续性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优缺点.

    作者:韩建新;史思仁;员有刚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产前贴心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贴心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干预组130例进行贴心护理,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产科护理技术质量;对照组130例进行普通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剖宫率为36.9%,对照组为47.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提高产前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方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骨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干预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促进机体康复和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睡眠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若患者睡眠差,则可妨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1].骨科患者中多数人是由于突然受到外伤或车祸住进医院,精神上的打击、躯体的疼痛及手术都会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而睡眠减少可以造成部分免疫球蛋白、补体和部分T细胞亚群有下降趋势,不利于身心的康复[2].

    作者:赵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婴幼儿头皮血肿钙化8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头皮血肿容易发生钙化,导致头颅畸形.我院199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徐小彤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熊去氧胆酸配伍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临床以皮肤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伴胆酸、肝酶等生化异常的疾病,对孕妇预后良好,但易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等,使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增高[1].ICP病因不明,多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目前,对ICP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桂香;马雪萍;锁晓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正常孕妇不同孕期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分析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平衡改变情况.方法 对300例正常孕妇(按妊娠周期分成3组)和100例正常未孕妇女进行Holter检查,监测24h心率、心律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24h心率变异,对其时域、频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怀孕各组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怀孕各组心率变异各常用时域、频域分析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健康在孕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心率变异值降低,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有关.对不同阶段孕期妇女行Holter监测对评价孕期可能存在潜在心脏疾病危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兴艳;李成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血液病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26例分析

    血液病的症状、体征较为复杂,可涉及多个系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典型的血液病诊断较容易,但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误诊率较高.我院199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血液病患者1026例,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误诊2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鸿远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外治法为主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方法 采用火针洞式烙口术、提脓药捻引流术、搔刮、捻腐、拖线、垫棉绷缚、中药敷贴等多种中医外治法为主,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结果 临床治愈45例,好转1例,治愈率98%,疗程(18.2±5.1)d,且创伤小,术后乳房变形小,复发率仅7%.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中医特色疗法.

    作者:朱华宇;司徒红林;林毅;黄穗渝;伍惠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健胃消食口服液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报道较多,笔者于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应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经过临床的实践与效果观察,该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患儿易于接受等特点,越来越得到患儿家长的欢迎.为便于在今后的临床用药上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现将用药前后的小儿厌食临床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蒋金财;曲慧贤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论致瘀疗法

    本课题根据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提出致瘀疗法是中医的治法之一,论述了血稀证的存在,并对致瘀疗法的应用前景及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焦一鸣;王放;揭益民;潘少骅;王鵷;谭永东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及个人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对68例腹痛、黄疸、发热的患者行ERCP检查并确诊,同时行内镜下治疗,包括EST,ENBD,ERBD或网篮取石等.结果 60例置内镜成功,58例(97%)患者能明确诊断,高于B超、CT诊断率, 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45例,31例同时行内镜下治疗,避免了开腹手术.结论 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效、安全,可替代部分胆胰外科手术,实现微创治疗.

    作者:栾绍海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于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1].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0%,而巨大儿由于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易引起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本院妇产科对经阴道娩出巨大儿的产妇采取积极的早期护理干预,减少了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喆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之间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P选择素浓度关系.方法 选择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114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另选未患冠心病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尿酸、hs-CRP和P选择素浓度.结果 AMI组及UAP组血清尿酸、hs-CRP和P选择素浓度与对照组及SA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MI组血清hs-CRP、P选择素浓度与尿酸浓度均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hs-CRP与P选择素浓度亦呈正相关(r=0.72,P<0.01);UAP组血清hs-CRP、P选择素浓度与尿酸浓度均呈正相关(r=0.68,P<0.01;r=0.69,P<0.01),hs-CRP与P选择素浓度亦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 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尿酸与炎性因子联合参与了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病过程.

    作者:徐更强;韩海霞;李伟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逍遥散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逍遥散加减,每日2次,连服4周,而对照组不予任何抗抑郁治疗.结果 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改善患者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逍遥散加减能够进一步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典鸿;王清海;靳利利;卞继芳;梁宏宇;黄培红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以其较低浓度可有效阻滞感觉神经传递、阻滞时程长、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以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临床麻醉常用药.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麻醉效果的差异,笔者将0.25%和0.375%浓度罗哌卡因分别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梦莉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妇科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31例分析

    腹部疼痛位于偏右侧或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容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我院1998年1月-2009年1月将31例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茉;孙刚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65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年轻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对未婚、不孕及希望保留正常月经功能者,行子宫肌瘤剜除术,不仅使年轻不孕女性保留了生育功能,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许多生理功能,保持原来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我院2001年2月-2007年5月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共6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卢玉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硫酸镁解痉、硝苯地平降压等方法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全血比黏度、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压积、尿量和尿蛋白、水肿、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地降低血压,红细胞压积下降,尿蛋白减少及尿量增加,并不增加产时及产后出血,不增加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结论 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传统方法疗效更佳,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余燕;王榕娟;张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31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肺间质纤维化在病理、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表现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且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并不多见.笔者分析了31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梅;史红锦;梁震林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正确全面地认识患者所患疾病,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和理解佳证据,然后应用佳证据去联系患者实际,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并期望取得佳的治疗效果[1].循证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是专业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3月-2009年2月,本院将循证护理运用于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实践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莲;向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