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新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医学气象学,它不仅揭示了气象的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还论述了气象因素对人体心理情绪的影响,这些当今世界上新兴的研究课题,在古代医学那里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很值得我们珍视.本文试图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研究结果,初步归纳分析一下运气七大篇中有关气象心理的内容,以作进一步研究参考.
作者:王永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血与水,在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是密切相关的.活血法和利水法配合应用,临床上治疗各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就此本人略陈管见,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士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块璀璨国宝,它的使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作者:郭焕;窦忠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家父周天心,生前是我省著名的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一生从事中医事业,医术精湛,有着高尚的医德医风,精通内外、妇儿诸科,尤长于儿科病的诊治.家父在临证时,辨证准确,用药精良,疗效卓著.现将其诊疗小儿癫痫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金兰;周宾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涉及人体所有主要的组织器官,有效的治疗对病人重要.本文根据作者长期的临床诊治体会及研究心得,提出以清热凉血法、滋阴清热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痰瘀同治法、补肾填精法、温补脾肾法、补肾固摄法、软坚散结法等九法治疗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可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衡先培;杨柳清;陈霞;吴丽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颈椎综合征系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原因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2002年4月~2004年3月,笔者运用中药补肝益肾、活血通络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7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管荣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论述了老年性痴呆的分型及辨证施治,应用中医药补肾益精、补肾健脾、健脾化浊、清心泻火、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
作者:刘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60岁,工人,2005年3月6日.患者自诉半月来两侧鼻腔出血,每日必发,发无定时.求治某五官科,检查发现鼻腔黏膜红染,小血管破裂,并嘱检查血小板、血象,均无异常.随后给予止血药和压塞棉条,暂时有效,随后再发.无奈求治某中医,不做细查,便以春季多风多热,风热犯肺,而发鼻衄.给予清疏风热之药,银翘散、黄连上清片等,服药一周,症状不除,反而加重.
作者:孟长海;王治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医固肺、散结、排毒、消瘀方法组成固金散结排毒方对肺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肺癌晚期的癌变过程和生命质量;结果:经固金散结排毒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变,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有些患者的肺部肿块得到缩小,寿命有所延长,改善病人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金散结排毒法是治疗肺癌晚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自铭;黄振文;吕建华;李健辉;陆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综观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其中对内科常见之急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包括辨证求同,审因论治,依证立法,以方遣药,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指导思想,为中医急救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兹就其治疗内科急症的方法述要如下.
作者:袁静;李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朴炳奎主任医师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经验宏富.作者有幸随师3年,现将粗浅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孙宏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医是有魅力的瑰宝之一.这既在于她神奇的医疗效果,也在于其深奥神秘的医学理论.中医要发展,要走向世界,离不开现代科学的渗入,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却存在着认识上,操作上和理论构建上的困难.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力通胶囊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逼尿肌无力的疗效.方法:6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逼尿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术后两周起加服力通胶囊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PVR)和大尿流率逼尿肌压(Pdet at Qmax)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组内PVR及Pdet at Qmax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后治疗组PVR和Petat Qmax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力通胶囊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逼尿肌无力疗效显著.
作者:苏永权;李成忠;张继峰;林运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药外治法的起源应先于内治,成熟于清代,它以程鹏程的<集救广生集>、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两部外治专著为标志,作为特殊的给药途径和治疗措施,补充了内治的不足,而形成独特的治疗体系.笔者从医30年,在临床中发现,一些肢体病如各种椎体病变、关节的增生,风湿、类风湿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病,由于传统单一的内服给药,须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进入血液,沿途中又受到化学物质和体内酶的分解破坏,药理作用达到皮肤、关节、肌肉部位时,其疗效则大为降低.
作者:王红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胡卫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以中极、关元、中脘、气穴等腹针标准化取穴为基本处方治疗月经不调,气虚不摄血加脾俞、足三里,血虚加血海、三阴交,肝郁气滞加期门、内关,血热妄行者加行间、太溪,虚寒症可在主穴或神阙穴温灸,总有效率为96%,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丽;卢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应用益气养阴通脉方治疗Ⅱ型糖尿病52例,并随机设立优降糖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8%.对照组总有效率66%,两组比较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轻、中型患者有空腹血糖,血脂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说明中医在控制血糖和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杰祥;徐慧敏;杨亚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听取儿童的声音和语言变化,可以辨识外感和内伤及病情的寒热虚实情况.这在儿科医生中是一个起码的知识.诊察小儿的方法之一,就是仔细地闻听声音,以诊察病情的变化.五声是从相应的五脏发生的.从五音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五脏的病情.如心病有时声音急促多语多笑;肺有病时声悲浊不清;肝有病时多狂叫呼喊;脾有病时声音轻微颤抖;肾有病时声音长细呻吟.
作者:王业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现代肿瘤的治疗更加注重以宿主为主体,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病辨证、摄生保健以及预防为主的思想与之不谋而合.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并与西医的治疗手段相结合,可以使中医药在防治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李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老年人无论在生理功能还是病理表现都有不同于其它年龄阶段的特点.认真研究这些特点,是提高诊治老年病水平的关键,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作者:王悦信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