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典型性AMI心电图诊断探讨

王巧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真心痛, 心电图
摘要:由于某些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引起严重后果.在基层医疗单位能否正确判断处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收住AMI中非典型性AMI表现者66例,结合文献对非典型性AMI的心电图诊断予以讨论.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血浆血栓素A2、前列环素I2的实验研究

    观察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的影响.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注射免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造模,分别灌药和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1天,分别在第7天和第11天各测一半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值,并作骨髓涂片检查.结果显示强的松组6-keto-PGF1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P<0.05)而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6-keto-PGF1α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且接近正常组水平.而各组TXB2水平改变均不显著.说明牛黄地黄冲剂有改善ITP出凝血功能低下的作用,且不改变机体生理平衡.

    作者:蒋文明;邱赛红;胡志光;程纬民;彭延古;曾序求;李定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愈痫散治疗癫痫300例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性疑难病症,抗癫痫西药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我们采用河南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吴润苍先生的治癫痫病秘方--愈痫散,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香;吴振刚;冯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刘完素诊治消渴病经验探析

    我国金代医学家刘完素对消渴病的证治颇多独到见解,具有丰富经验.现作一初步探析.

    作者:蔡永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络舒康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评定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血管性痴呆纳入标准的患者162例,其中中药治疗组108例(口服络舒康胶囊,原名:芪蛭果胶囊),西药对照组54例(口服都可喜),治疗60天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和中医症状分级评分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3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41%,经统计学处理,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临床观察显示,络舒康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记忆、判定、计算、识别能力和语言、思维障碍,并能降低血粘度、溶解血栓、改善脑血循环,对受损中枢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作者:贾文华;丁香奴;许振民;解梅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石油钻探工人耳聋的综合治疗

    中原油田石油钻探岗位属稳态噪声作业场所,其噪声强度为90~108dB(A).石油钻探工人因长期接触强噪声而致噪声性耳聋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现时未能大幅度减弱噪声源,切实提高个人防护效果之前,能否增加噪声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噪声性耳聋的治疗虽历时较久,方法多样,但至今尚无简便快捷、高疗效的方案.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我们从事了这方面的探索.

    作者:李振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在临床治疗CRF中,参西学之诊断指标,突出中医之辨证论治,拟键脾补肾,利湿排浊,养血活瘀之综合治法,并配合饮食调摄,常获满意疗效,现将粗浅体会述后,以求同仁指正.

    作者:李福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下法治疗肠痈结胸案例析要

    肠痈实分两种:热者,大黄牡丹汤所主;寒者,薏苡附子败酱散所主.热者多急性,痛甚,病灶在盲肠;寒者多慢性,痛缓,病灶不限于盲肠.依<伤寒论>: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无大热者,此为水结胸胁也,大陷胸汤主之.编者按:本文系作者之临床经验,运用下法可谓胆大而心细,药物的用量也出乎常规,可参之而不可不谨慎乱用之.全文未及攻邪系学派宗师张子和,然实有子和遗风矣!

    作者:秦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述心肌炎伴咳嗽证治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临床工作中接触到大量以咳嗽为主症就诊的病人,诊断多由肺系疾病所致.亦接触到不少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出现咳嗽的病人,此种病人具有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可与肺系疾病相鉴别.但也有一些以咳嗽症状就诊的病人,经体检,咽腔、呼吸道、肺部均无阳性体征,X线摄片亦无肺部病变存在,临床上又无明显症状体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此类病人,经问诊和体检多患有心肌炎.近年来笔者共接触到10余例,现浅述临证治疗中的认识体会.

    作者:叶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补益法在慢性肝炎中的应用

    慢性肝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一般包括慢性迁延型肝炎及慢性活动型肝炎,瘀胆型肝炎等,可由病毒、药物、营养代谢等多种病因引起,有发病时间长,反复难愈的特点.属中医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范畴.

    作者:张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拟冠脉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

    1临床资料 1.1对象:本组病例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56.7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病程8.3年.

    作者:王国营;马海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肤癣净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手足癣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我们研制了中西药制剂肤癣净治疗手足癣,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石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川贝养亲口服液治疗慢支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多发病,我们用经方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支痰湿阻肺证获得良效,特就其临床控制及病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作一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敏;许兴涛;苏根;毛振营;王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气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回顾

    本文从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心气虚证与心功能的关系,与心气虚证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心钠素、免疫学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对心气虚证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姚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略述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且多发于40岁以上,50~60岁为高峰期.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主要症状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病因多为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其病机有虚实两面.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胸阻,滞于心脉.临床要分清标本虚实,虚证宜用益气养阴、温阳补气等方法;实证宜用活血化瘀、理气通阳、泄浊豁痰等法.由于此病常虚实挟杂,故应注意主次缓急,以达标本同治之效.根据临床常见病证,应将之分为7型进行辨证治疗.

    作者:姜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风病人的整体调护

    中风又名卒中,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口内)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均属本病范畴.本病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脏腑有闭症与脱症之分.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此类病发生都较急骤,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病后搞好护理对其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王曰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清肝健脾解郁汤治疗乙肝121例

    1临床资料121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测定均属于大三阳,即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抗-HB、抗-HBe为阴性,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转氨酶低为80U/L,高为300U/L.本组病例中,男性84例,女性37例,年龄大63岁,小22岁,病程长30年,短半年.

    作者:马蒲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防治

    产后出血是目前产科的主要并发证,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8月至12月,对100例孕月足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报导如下:

    作者:申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探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乃至部分青年人的身体健康.轻者引起头痛、头晕、恶心、颈肩疼痛,或沿上肢放射并伴麻木感,还可出现类似心绞痛或胃痛的症状.可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则可导致瘫痪.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退行性变而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引起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综合征,多因劳累而致,病位主要在颈椎部的筋骨关节.

    作者:潘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葶苈平喘栓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组胺及乙酰胆碱致痉后,观察葶苈平喘栓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结果提示:葶苈平喘栓具有良好的平喘作用.

    作者:焦红军;贾少谦;魏素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述张子和创损疾患的方治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科学家之一,攻邪学派代表人,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以攻邪汗吐下著称,以补法为擅长,对心理治疗也颇有研究.虽然张子和并非是骨伤科专科医师,但也颇有成就,现仅就其对创损疾患的方治作一略述,冀希望有益于现代骨伤科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者:崔志恒;谷胜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