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管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卢有志;李巨民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冲击
摘要:笔者2000年1月-2005年8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0例,其中采用骶管冲击治疗者30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4例中,男142例,女162例;年龄20~64岁;病程短1g,长4a.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者190例,下肢麻木伴肌无力者114例,感觉及温觉下降者154例.全部病例均行CT或MRI证实确诊,其中L4-5突出者116例,L5-S1突出者114例,L4-5、L5-S1双节段突出者58例,L3-4、L4-5双节段突出者16例,硬膜囊受压迫,伴椎管狭窄者61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综合康复治疗和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生率为0.4%~1.3%[1].2002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康复中心门诊共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29例,采用按摩牵拉、运动疗法,配合控制头部姿势、心理疏导等治疗和护理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吸气肺功能及口腔阻断压的变化

    目的 经吸气肺功能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气道阻塞程度,推测吸气肌群功能状态,进而探讨OSAS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对51例门诊可疑的OSAS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及睡前和醒后的肺功能监测,观察15例鼾症和36例OSAS患者的大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用力吸气1 s率(FIV1/VC%)、用力呼气1 s率(FEV1/FVC%)及口腔阻断压(P0.1)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鼾症组醒后MIP和P0.1有增高趋势,MEP、FIV1/VC%和FEV1/FVC%均有所降低;②OSAS组醒后数值变化趋势与鼾症组相同,但MIP、FIV1/VC%和FEV1/FVC%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OSAS组和鼾症组相比,睡前及醒后除FEV1/FVC%变化不明显外,MIP、MEP和P0.1均有增高趋势,FIV1/VC%有所降低,但2组间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OSAS组和鼾症组醒后吸气肺功能下降,而且OSAS组醒后较睡前明显下降,提示OSAS患者可能存在吸气肌疲劳.在除外慢性心脑肺疾病情况下,上气道扩张肌功能状态在吸气肺功能改变中起主要作用.所以通过监测MIP和FIV1/VC%可以判断OSAS患者上气道阻塞程度,初步推测上气道扩张肌功能下降可能与OSAS发生有关.

    作者:田艳松;曹洁;朱宝玉;郑立文;王娟;张静;马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及手术装置的不断改善,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为主体的PCI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性治疗手段,即刻成功率已高达95%以上.然而,25%~50%的再狭窄(restenosis,RS)率已成为PTCA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西医至今尚无彻底的解决方法.因此,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RS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

    作者:王春林;祝光礼;彭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产时护理

    分娩疼痛是产科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减轻或解除疼痛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我院近年来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产时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温曲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麻醉科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管理体会

    麻醉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科室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高低与院内交叉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安全的诊疗和护理,近2a来,我院对麻醉科所用的各种洗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使麻醉科的设备,包括喉镜、面罩、麻醉机及附件的洗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形成制度化,初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传光;吴兴娇;胡兆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的诊治

    高血压在我国老年疾病中居首位,老年高血压目前系指60岁以上老人所患的高血压病,其诊断标准与普通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相同,即血压>21.3/12.7 kPa为老年高血压,血压在18.7~21.3/12.0~12.7 kPa为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因高血压易并发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肾衰和周围血管疾病,所以也是老年人病残和病故的重要原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正确识别与处理老年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多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以昏迷为首发表现的低血糖症16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临床常见病,急性低血糖常先表现为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但临床上经常遇到以昏迷为首发表现的低血糖症.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2月诊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春玲;赵瑞花;李晓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不同试验剂量局麻药改善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可控性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和缓、不影响宫缩的特点,已成为公认的剖宫产首选麻醉方法.但剖宫产过程中的牵拉反应往往给产妇带来严重生理和心理后果,如何减轻或消除牵拉反应,国内已有不少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探索一种既方便安全又效果确切的改善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方法,笔者应用比较不同试验剂量局麻药硬膜外给药,观察其改善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or Kikuchi disease)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的颈部,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1].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不典型的HNL患者,很容易误诊.我科现收治2例,诊治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邵华;王雅杰;孙武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是治疗较困难,应用常规治疗手段(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一般不可治愈.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近年来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合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提高了治疗效果.我院于2002年2月-2005年4月应用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乳腺癌22例,并予精心护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蕾;郑春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35例的CT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的CT影像学特点及各型关系.方法 搜集新生儿颅内出血35例,进行影像学整理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占84%,依次为脑内出血、脑室出血和硬膜下出血.新生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缺氧,并与产伤有一定关系.结论 CT是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一种确实有效的无创诊断,对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许晓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和氯胺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比较

    以往小儿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常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并取得满意效果.用氯胺酮麻醉镇痛效果好,但可引起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心率增加、血压升高、术后苏醒慢、有精神症状.本研究改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行基础麻醉,观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作者:周纲;陈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混合痔患者术后由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以及炎症反应渗出增加等形成的术后局部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加之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且富有弹性,又处于躯干低位,故患者术后肛门伤口水肿发生率高[1].表现为伤口周围组织肿胀,往往继发伤口疼痛,甚至剧痛,应予以重视.因此,了解肛门水肿发生的原因,做好对症护理尤为重要.笔者2003年9月-2005年8月护理混合痔手术患者110例, 现将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邵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鼻出血的血管栓塞治疗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鼻出血的治疗包括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黏膜烧灼、前后鼻孔堵塞和输血等方法,一般都能控制出血[1].然而有些严重出血,应用上述方法有时效果不佳,这时就必须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我科自2004年开始用血管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16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濮礼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ICU患者中的使用及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等[1].它能为患者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以避免中心静脉置管造成的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由于导管前端已达上腔静脉位置,受外周静脉的影响小,故输液速度快,为患者短时快速补液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的通路[2].我院2003年6月-2006年1月对16例ICU危重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输液时行抢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贞;张林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福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98例高血压患者,停约5个半衰期,应用福辛普利疗程6个月,观测血压,通过计算左心室质量,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E、A峰值流速,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A/E比值下降.结论 福辛普利在降压疗效方面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显著地改善了左心室舒张功能,逆转了左心室肥厚.

    作者:高金鸾;郭乐凌;修明文;王德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光子辅助治疗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在临床中很常见,有切口红肿、积液、感染甚至裂开等,后期可导致切口疝.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为广大医护人员所关注.我院自从应用光子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辅助治疗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慧琳;郎云琴;应莲琴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乳腺癌微小转移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妇女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约占其中的31%,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1].而几乎所有的死亡原因都是远处转移.尽管95%的乳腺癌患者在就诊时,体检、影像学检查等并未发现有远处转移[2],然而,如果只按照目前对乳腺癌的认识如肿瘤的分级、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雌激素受体检查结果等指标来安排治疗方案,仍有30%的患者在术5a内出现复发和转移[3].这些现象说明,仅依靠常规的检查方法并不能精确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的微转移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4].

    作者:孙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来氟米特联合补气活血药物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紫癜性肾炎患者47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冲击剂量的来氟米特口服12周,部分同时使用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以及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冲击剂量的环磷酰胺为对照,监测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及血肌酐,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以及治疗过程中感染和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短期应用来氟米特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环磷酰胺,联合黄芪、刺五加及三七总皂苷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何建英;高妍婷;任晓慧;闫晓辉;舒宝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硬膜外封闭、四步抬腿法锻炼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临床观察

    笔者1998年3月-2005年8月采用硬膜外封闭、四步抬腿法锻炼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