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邵红霞

关键词:混合痔手术, 肛门水肿, 护理
摘要:混合痔患者术后由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以及炎症反应渗出增加等形成的术后局部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加之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且富有弹性,又处于躯干低位,故患者术后肛门伤口水肿发生率高[1].表现为伤口周围组织肿胀,往往继发伤口疼痛,甚至剧痛,应予以重视.因此,了解肛门水肿发生的原因,做好对症护理尤为重要.笔者2003年9月-2005年8月护理混合痔手术患者110例, 现将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及手术装置的不断改善,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为主体的PCI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性治疗手段,即刻成功率已高达95%以上.然而,25%~50%的再狭窄(restenosis,RS)率已成为PTCA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西医至今尚无彻底的解决方法.因此,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RS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

    作者:王春林;祝光礼;彭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68例

    肛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和功能,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属难治性肛瘘[1].笔者2000年2月-2004年5月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洪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ICU患者中的使用及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等[1].它能为患者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以避免中心静脉置管造成的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由于导管前端已达上腔静脉位置,受外周静脉的影响小,故输液速度快,为患者短时快速补液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的通路[2].我院2003年6月-2006年1月对16例ICU危重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输液时行抢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贞;张林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

    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门脉高压征象等.近几年来,由于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E)已开辟了治疗肝癌的一条新途径.然而TAE后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甚至发生出血、血栓形成的一系列并发症.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反应率,术中良好的护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张秀桢;陈艳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胃肠激素和肥大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1].IBS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明确,现在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精神、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受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制约,导致肠道平滑肌运动障碍和内脏感觉异常.在此基础上,当机体受到某些诱因刺激时就会引起肠道易激和过激的功能反应,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症状发生的直接机制是基于肠道高敏感性和高反应性基础上的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胃肠激素和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笔者就此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珊珊;陶双友;王汝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和氯胺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比较

    以往小儿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常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并取得满意效果.用氯胺酮麻醉镇痛效果好,但可引起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心率增加、血压升高、术后苏醒慢、有精神症状.本研究改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行基础麻醉,观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作者:周纲;陈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穴位按摩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研究(Ⅱ)

    目的 探讨2次/d与1次/d采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感音神经性聋学生50例(100耳),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2次/d与1次/d按摩耳周穴位,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均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比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2次/d按摩耳周穴位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疗效显著.

    作者:衣瑞菊;高永亮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鼻出血的血管栓塞治疗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鼻出血的治疗包括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黏膜烧灼、前后鼻孔堵塞和输血等方法,一般都能控制出血[1].然而有些严重出血,应用上述方法有时效果不佳,这时就必须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我科自2004年开始用血管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16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濮礼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1998年4月-2004年12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 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3%),吻合口狭窄1例(3%),切口感染2例(6%).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

    作者:肖仲贤;于杰;李留峥;李爱萍;左峻林;程若川;王宏武;李志庭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可乐定对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全麻苏醒期常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颅内压升高等心脑血管反应,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危险性更甚,而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又因易致苏醒延迟、呼吸抑制、血压波动而不宜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有研究证明可乐定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并有麻醉性镇痛作用[1],从而能抑制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来研究麻醉前预服可乐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作者:张英;王希;陈涌鸣;陈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Y-V皮瓣成形术治疗医源性直肠肛管狭窄的护理

    直肠肛管狭窄是直肠肛门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985-2005年我院应用Y-V皮瓣成形术治疗医源性直肠肛管狭窄21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群丽;吴素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心肺复苏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近年来急诊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应用机械通气(MV)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及致死原因.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多年来对心搏/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CPR)时采用MV,部分病例发生VAP.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萍;毛小媛;项玉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乳腺癌微小转移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妇女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约占其中的31%,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1].而几乎所有的死亡原因都是远处转移.尽管95%的乳腺癌患者在就诊时,体检、影像学检查等并未发现有远处转移[2],然而,如果只按照目前对乳腺癌的认识如肿瘤的分级、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雌激素受体检查结果等指标来安排治疗方案,仍有30%的患者在术5a内出现复发和转移[3].这些现象说明,仅依靠常规的检查方法并不能精确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的微转移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4].

    作者:孙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or Kikuchi disease)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的颈部,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1].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不典型的HNL患者,很容易误诊.我科现收治2例,诊治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邵华;王雅杰;孙武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42例胃癌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6-2005年我院收治的42例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手术后5~12d.42例病例中,5例术后30d后恢复胃动力,8例20~30d恢复胃动力,其余20d内恢复胃动力.结论 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钱晶;蒋春雷;钱友庆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产时护理

    分娩疼痛是产科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减轻或解除疼痛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我院近年来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产时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温曲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光子辅助治疗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在临床中很常见,有切口红肿、积液、感染甚至裂开等,后期可导致切口疝.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为广大医护人员所关注.我院自从应用光子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辅助治疗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慧琳;郎云琴;应莲琴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以昏迷为首发表现的低血糖症16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临床常见病,急性低血糖常先表现为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但临床上经常遇到以昏迷为首发表现的低血糖症.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2月诊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春玲;赵瑞花;李晓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的诊治

    高血压在我国老年疾病中居首位,老年高血压目前系指60岁以上老人所患的高血压病,其诊断标准与普通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相同,即血压>21.3/12.7 kPa为老年高血压,血压在18.7~21.3/12.0~12.7 kPa为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因高血压易并发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肾衰和周围血管疾病,所以也是老年人病残和病故的重要原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正确识别与处理老年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多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D4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绝大多数医院进展期胃癌仍占95%左右.1995年JRSGC胃癌规范将淋巴结14(A),15,16,19,20组列入更远一站的淋巴结(N4).鉴于上部癌N4(+)达9.9%,主张超扩大根治术(D4)可提高生存率10%.1996年6月-2000年6月笔者对28例进展期胃癌行D4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善村;盛利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