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微小转移的研究进展

孙蓉

关键词:乳腺癌, 微小转移, 检测
摘要:乳腺癌是妇女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约占其中的31%,病死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1].而几乎所有的死亡原因都是远处转移.尽管95%的乳腺癌患者在就诊时,体检、影像学检查等并未发现有远处转移[2],然而,如果只按照目前对乳腺癌的认识如肿瘤的分级、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雌激素受体检查结果等指标来安排治疗方案,仍有30%的患者在术5a内出现复发和转移[3].这些现象说明,仅依靠常规的检查方法并不能精确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的微转移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出血的血管栓塞治疗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鼻出血的治疗包括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黏膜烧灼、前后鼻孔堵塞和输血等方法,一般都能控制出血[1].然而有些严重出血,应用上述方法有时效果不佳,这时就必须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我科自2004年开始用血管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16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濮礼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经颅多普勒对脑梗死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我院用经颅多普勒(TCD)对59例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检查.根据血流速度的血流信号的改变可分为3种类型:血流加速血管狭窄型,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型,血流信号消失型.患者均行CT检查,部分行MRI检查.

    作者:叶青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Y-V皮瓣成形术治疗医源性直肠肛管狭窄的护理

    直肠肛管狭窄是直肠肛门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985-2005年我院应用Y-V皮瓣成形术治疗医源性直肠肛管狭窄21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群丽;吴素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加味百合地黄汤对Lewis肺癌小鼠抗肿瘤转移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加味百合地黄汤对肺癌转移小鼠肿瘤转移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移植性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用药后观察肺组织显微镜下转移灶数目、抑瘤率、抗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P53、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 加味百合地黄汤对Lewis肺癌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PCNA蛋白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论 加味百合地黄汤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作者:黄建波;郑小伟;包素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糖尿病合并下肢坏死性筋膜炎72例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是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少见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本病病变主要累及筋膜、肌腱.发病急,变化快,侵袭性强,很快累及整个足部,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护理,后可引发截肢.我科2001年2月-2004年10月收住此类患者72例,经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清秀;郑玉珍;郑光儒;祝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丹参酮ⅡA的药理研究进展

    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肝炎及肝硬化等疾病.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是丹参脂溶性主要成分之一,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白血病等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随着人类对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不断了解,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

    作者:李瑞环;王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骶管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笔者2000年1月-2005年8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0例,其中采用骶管冲击治疗者30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4例中,男142例,女162例;年龄20~64岁;病程短1g,长4a.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者190例,下肢麻木伴肌无力者114例,感觉及温觉下降者154例.全部病例均行CT或MRI证实确诊,其中L4-5突出者116例,L5-S1突出者114例,L4-5、L5-S1双节段突出者58例,L3-4、L4-5双节段突出者16例,硬膜囊受压迫,伴椎管狭窄者61例.

    作者:卢有志;李巨民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活血化瘀法辨证分型治疗恶露不绝

    活血化瘀法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近年来该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中,恶露不绝者多有瘀血,故本法在治疗上就显得较为重要.笔者总结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证型及治疗.1 气滞血瘀型

    作者:王花玲;张学亮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期打鼾,上呼吸道阻塞至呼吸暂停频繁发作,使患者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导致恶梦多,白天精神萎靡、嗜睡、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等症状为基本特征的综合征[1].常见于40~70岁肥胖者.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组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睡眠疾病,易并发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呼吸衰竭或猝死.我院耳鼻喉科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傅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静脉和口服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静脉和口服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均为新近房颤发作在48h之内患者4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22例)和口服组(20例)2组.静脉组采用70~140mg缓慢静脉注射,口服组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300~450mg.所有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观察心电、血压及症状变化,记录从服药到转复为窦律的时间.比较2组4h和12h转复率和转复时间.结果 静脉和口服普罗帕酮2h、4h后房颤转复率分别为64%和73%及25%和55%,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静脉和口服普罗帕酮8h、12h后房颤转复率分别为72%和77%及75%和80%,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和口服普罗帕酮是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有效和安全的方法.静脉给药比口服给药起效快,但口服给药方法简便,费用低廉.

    作者:何胜虎;陈述;张薏;赵福全;徐遐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心肺复苏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近年来急诊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应用机械通气(MV)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及致死原因.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多年来对心搏/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CPR)时采用MV,部分病例发生VAP.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萍;毛小媛;项玉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如: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静脉采集血标本、静脉造影等,尤其是在重症急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更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操作.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一环.笔者对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穿刺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爱芳;宋正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or Kikuchi disease)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的颈部,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1].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不典型的HNL患者,很容易误诊.我科现收治2例,诊治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邵华;王雅杰;孙武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丁丙诺啡用于胸部术后自控皮下镇痛的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目前已成为麻醉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镇痛效果确切[1].为了寻求更简便的止痛方法,2003年1-12月我院对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自控皮下镇痛(PCSA)获得满意效果.而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镇痛效果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施景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骶管硬膜外封闭加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2001年12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骶管封闭加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8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年龄21~62岁,病程0.5~10a,其中15例合并轻度椎管狭窄.本组排除马尾综合征、峡部裂、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多个平面的椎间盘突出或复发突出患者,并不包括妊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椎管内肿瘤、脊柱结核及穿刺部位有感染或皮肤病而禁止骶封治疗之病例.

    作者:黄成国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光子辅助治疗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在临床中很常见,有切口红肿、积液、感染甚至裂开等,后期可导致切口疝.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为广大医护人员所关注.我院自从应用光子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辅助治疗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慧琳;郎云琴;应莲琴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麻醉科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管理体会

    麻醉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科室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高低与院内交叉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安全的诊疗和护理,近2a来,我院对麻醉科所用的各种洗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使麻醉科的设备,包括喉镜、面罩、麻醉机及附件的洗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形成制度化,初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传光;吴兴娇;胡兆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硬膜外封闭、四步抬腿法锻炼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临床观察

    笔者1998年3月-2005年8月采用硬膜外封闭、四步抬腿法锻炼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的诊治

    高血压在我国老年疾病中居首位,老年高血压目前系指60岁以上老人所患的高血压病,其诊断标准与普通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相同,即血压>21.3/12.7 kPa为老年高血压,血压在18.7~21.3/12.0~12.7 kPa为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因高血压易并发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肾衰和周围血管疾病,所以也是老年人病残和病故的重要原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正确识别与处理老年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多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不同试验剂量局麻药改善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可控性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和缓、不影响宫缩的特点,已成为公认的剖宫产首选麻醉方法.但剖宫产过程中的牵拉反应往往给产妇带来严重生理和心理后果,如何减轻或消除牵拉反应,国内已有不少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探索一种既方便安全又效果确切的改善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方法,笔者应用比较不同试验剂量局麻药硬膜外给药,观察其改善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