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直肠肛管狭窄是直肠肛门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985-2005年我院应用Y-V皮瓣成形术治疗医源性直肠肛管狭窄21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群丽;吴素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混合痔患者术后由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以及炎症反应渗出增加等形成的术后局部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加之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且富有弹性,又处于躯干低位,故患者术后肛门伤口水肿发生率高[1].表现为伤口周围组织肿胀,往往继发伤口疼痛,甚至剧痛,应予以重视.因此,了解肛门水肿发生的原因,做好对症护理尤为重要.笔者2003年9月-2005年8月护理混合痔手术患者110例, 现将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邵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婴幼儿腹泻是秋冬季节的多发病,大便次数频,病程长,婴幼儿皮肤细嫩,频繁腹泻后如不及时更换尿布,加之护理方法不当,容易出现外阴和肛周皮肤鲜红色斑,重者出现肛周皮肤红肿、糜烂、渗液.我院2005年1月-2005年6月应用湿润烧伤膏(EMBO)治疗婴幼儿腹泻108例,合并红臀84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燕芝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以往小儿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常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并取得满意效果.用氯胺酮麻醉镇痛效果好,但可引起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心率增加、血压升高、术后苏醒慢、有精神症状.本研究改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行基础麻醉,观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作者:周纲;陈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高血压在我国老年疾病中居首位,老年高血压目前系指60岁以上老人所患的高血压病,其诊断标准与普通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相同,即血压>21.3/12.7 kPa为老年高血压,血压在18.7~21.3/12.0~12.7 kPa为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因高血压易并发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肾衰和周围血管疾病,所以也是老年人病残和病故的重要原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正确识别与处理老年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多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笔者1998年3月-2005年8月采用硬膜外封闭、四步抬腿法锻炼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紫癜性肾炎患者47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冲击剂量的来氟米特口服12周,部分同时使用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以及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冲击剂量的环磷酰胺为对照,监测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及血肌酐,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以及治疗过程中感染和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短期应用来氟米特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环磷酰胺,联合黄芪、刺五加及三七总皂苷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何建英;高妍婷;任晓慧;闫晓辉;舒宝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味百合地黄汤对肺癌转移小鼠肿瘤转移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移植性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用药后观察肺组织显微镜下转移灶数目、抑瘤率、抗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P53、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 加味百合地黄汤对Lewis肺癌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PCNA蛋白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论 加味百合地黄汤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作者:黄建波;郑小伟;包素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近年来急诊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应用机械通气(MV)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及致死原因.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多年来对心搏/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CPR)时采用MV,部分病例发生VAP.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萍;毛小媛;项玉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胃癌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6-2005年我院收治的42例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手术后5~12d.42例病例中,5例术后30d后恢复胃动力,8例20~30d恢复胃动力,其余20d内恢复胃动力.结论 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钱晶;蒋春雷;钱友庆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生率为0.4%~1.3%[1].2002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康复中心门诊共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29例,采用按摩牵拉、运动疗法,配合控制头部姿势、心理疏导等治疗和护理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1].IBS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明确,现在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精神、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受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制约,导致肠道平滑肌运动障碍和内脏感觉异常.在此基础上,当机体受到某些诱因刺激时就会引起肠道易激和过激的功能反应,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症状发生的直接机制是基于肠道高敏感性和高反应性基础上的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胃肠激素和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笔者就此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珊珊;陶双友;王汝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铋剂、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确诊活动性慢性胃炎伴有H.pylori阳性的患者,进行铋剂、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结果 H.pylori根除38例,根除率为83%.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恶心、纳差、腹胀、头昏,但均可耐受,未影响治疗.结论 铋剂、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苏江;吴鑫洪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or Kikuchi disease)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的颈部,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1].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不典型的HNL患者,很容易误诊.我科现收治2例,诊治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邵华;王雅杰;孙武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糖尿病合并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是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少见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本病病变主要累及筋膜、肌腱.发病急,变化快,侵袭性强,很快累及整个足部,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护理,后可引发截肢.我科2001年2月-2004年10月收住此类患者72例,经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清秀;郑玉珍;郑光儒;祝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98例高血压患者,停约5个半衰期,应用福辛普利疗程6个月,观测血压,通过计算左心室质量,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E、A峰值流速,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A/E比值下降.结论 福辛普利在降压疗效方面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显著地改善了左心室舒张功能,逆转了左心室肥厚.
作者:高金鸾;郭乐凌;修明文;王德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在临床中很常见,有切口红肿、积液、感染甚至裂开等,后期可导致切口疝.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为广大医护人员所关注.我院自从应用光子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辅助治疗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慧琳;郎云琴;应莲琴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目前已成为麻醉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镇痛效果确切[1].为了寻求更简便的止痛方法,2003年1-12月我院对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自控皮下镇痛(PCSA)获得满意效果.而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镇痛效果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施景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全麻苏醒期常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颅内压升高等心脑血管反应,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危险性更甚,而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又因易致苏醒延迟、呼吸抑制、血压波动而不宜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有研究证明可乐定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并有麻醉性镇痛作用[1],从而能抑制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来研究麻醉前预服可乐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作者:张英;王希;陈涌鸣;陈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低血糖是临床常见病,急性低血糖常先表现为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但临床上经常遇到以昏迷为首发表现的低血糖症.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2月诊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春玲;赵瑞花;李晓军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