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勇;魏霞;陈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组12只、木犀草素低剂量组11只、木犀草素中剂量组11只和木犀草素高剂量组8只。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木犀草素混悬液25、50、100 mg/kg;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1次/d,连续给药36 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每日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制备癫痫动物模型。采用Morris 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 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MPK)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R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28.51±3.84)s、(19.77±5.41)s、(14.86±2.76)s比(37.08±5.18)s]明显缩短(P<0.05或P<0.01),分辨指数[(18.77±2.02)%、(25.06±4.32)%、(31.92±2.65)%比(13.87±2.14)%]明显增加(P<0.05或P<0.01);海马组织中 CaM 水平[(140.33±13.52)ng/L、(124.26±9.97)ng/L、(113.52±11.57)ng/L 比(158.36±10.68)ng/L]、CaMPK 水平[(8.25±1.37)ng/ml、(7.69±0.84)ng/ml、(6.74±0.93)ng/ml 比(9.87±1.02)ng/ml]、Ras 蛋白[(0.99±0.08)、(0.76±0.07)、(0.52±0.07)比(1.58±0.12)]表达降低(P<0.05或 P<0.01)。结论木犀草素可有效改善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CaM-C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甄军丽;常迎娜;付涛;曲珍珍;刘建群;王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王焕禄教授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幼承岐黄,博采众长,融古纳今,至今行医六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王教授对内科杂病有许多独特见解,辨证精准、用药精当,疗效满意。对痹证的治疗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选取王教授辨治痹证验案4则以飨同道。
作者:黄莉;毛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临床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远期可引起代谢、心血管等多器官、多系统异常。本文总结任青玲教授根据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生殖轴理论治疗PCOS的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孙玲;任青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根据近年来中医辨证用药、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作者:陈幽兰;周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ProQuest、ChiCTR、ISRCTN Registry、ClinicalTrials.gov及CENTRAL注册的研究,同时手工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月出版的《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刺研究》《针灸临床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将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文献,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应用Grade评分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188篇,终纳入meta分析的共7项研究,受试者1230例。结果显示,“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OR=3.22,95%CI(1.81~5.75)];但症状积分改善[MD=0.69,95%CI(-0.56~1.93)]、IgE[SMD=-0.07,95%CI(-0.97~0.83)]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西药,但纳入研究多存在方法学偏倚,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予以支持。
作者:陈立和;张路;毛文虹;沈建武;李博;许智先;郭孟萌;王克键;张丽娟;徐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又名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HFS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牵正散治疗HFS,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较,评价临床疗效。
作者:刘昕;白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气至病所”出于《针经指南》,指下针得气后,医者通过一定手法使得气感达到病变部位,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手段,也是针灸疗法的精髓。1针刺气至病所的前提舒适安静的就诊环境很重要,好除医生与患者外,没有其他人参与。让患者放松、集中精力,用心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使之“神定则气行”。医生施术时应全神贯注,“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专一其神,令志在针”。针刺过程中是否得气,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是气至病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1]。进针后施以行针手法,使针下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即是得气。在得气基础上,运用一些运针手法或辅助方法,使经气感传至病所。能否气至病所,还受患者身体素质的影响。对于年老或体弱患者,可用药物或针灸补益其气血,使气血相对旺盛,从而有利于得气并使之更快传至病变部位。正如杨继洲《针灸大成》所说:“令脉气?满,而得疾行至于病所也”。
作者:岳樊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性变化是胃的慢性炎症和固有腺体的萎缩,并常伴有不同类型的胃黏膜上皮肠化生和异型增生[1],多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段素社主任根据胃镜下胃黏膜萎缩、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结节隆起或糜烂等表现,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以“胃痿”立论,提出胃热阴伤、瘀血阻络为其基本病机,选取黄连、大黄、蒲公英、三棱、莪术、土鳖虫、麦冬、石斛、黄精组成自拟方九味饮。该方紧扣胃痿的基本病机,与清热解毒、化湿泄浊、活血通络、养阴益胃法配合使用,取得良好疗效,现对其组方分析如下。
作者:段浩博;赵艳;周焕荣;王艳艳;段素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MRI病灶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5月-2015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卒中单元收治的8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由2位经过规范化脑血管病诊疗培训的研究人员分别收集患者资料。按病史中四诊信息判定中医证型,依据MRI资料进行脑梗死容积测算及病灶血管分段判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后循环脑梗死中经络患者后循环远段梗死者(21例)多于近段(13例)、中段(16例)、混合(9例)患者(P=0.006);中脏腑患者脑梗死容积大于中经络患者[(14.78±5.68)ml比(9.12±6.67)ml,P=0.001]。结论中经络患者后循环远段梗死发生率多于其他部位,中脏腑患者脑梗死容积较大。
作者:刘黔云;魏新;傅毅;张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扶正祛邪解毒方结合常规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药结合组86例和化疗组58例,化疗组采用常规CTF化疗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中药结合组在化疗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扶正祛邪解毒方,疗程为6个月。比较2组5年转移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采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药结合组5年转移复发率为11.63%(10/86),化疗组为25.86%(15/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2,P=0.027)。治疗后,中药结合组 SF-36量表中躯体状况[(72.11±10.41)分比(64.59±9.83)分, t=3.252]、社会功能[(65.61±12.54)分比(58.94±11.62)分,t=3.302]、躯体角色功能[(55.84±10.65)分比(47.46±9.18)分, t=3.487]、躯体疼痛[(66.62±12.53)分比(60.68±11.76)分,t=2.859]、心理健康[(67.64±11.35)分比(62.65±12.10)分, t=3.449]、情绪角色功能[(60.44±9.20)分比(55.04±9.44)分, t=2.624]、精力[(69.77±9.43)分比(62.47±10.12)分,t=3.557]、一般健康状况[(68.46±10.25)分比(62.45±11.78)分, t=3.216]8个维度评分均较化疗组明显增加(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有TNM分期(OR=1.984,95%CI 1.510~2.607)、肿瘤大小(OR=2.015,95%CI 1.426~2.847)、腋窝淋巴结(+)个数(OR=2.114,95%CI 1.620~2.759)、中医辅助化疗(OR=0.389,95%CI0.235~0.644)和CD4/CD8(OR=0.487,95%CI 0.317~0.748)。结论自拟扶正祛邪解毒方结合常规化疗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转移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许树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自拟补肾活血方配合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全部患者均常规服用钙剂和维生素 D,补肾活血方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方,依降钙素组在此基础上,每周肌肉注射20 U依降钙素。评估老年性OP患者腰背痛和骨关节痛的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以及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补肾活血方组腰背痛[(3.30±0.38)分比(4.32±0.51)分,t=11.148]和骨关节痛[(3.15±0.22)分比(3.87±0.26)分,t=11.880]VAS 评分明显低于依降钙素组(P<0.01)。补肾活血方组L2~4的BMD[L2(0.74±0.15)g/cm2比(0.63±0.14)g/cm2,t=4.153;L3(0.75±0.13)g/cm2比(0.70±0.10)g/cm2,t=2.361;L4(0.76±0.06)g/cm2比(0.71±0.10)g/cm2,t=3.321]均较依降钙素组升高(P<0.05)。与依降钙素组比较,补肾活血方组血清钙[(2.36±0.45)mmol/L 比(2.19±0.17)mmol/L,t=2.737]、血清磷[(1.28±0.12)mmol/L 比(1.22±0.13)mmol/L,t=2.627]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89.20±9.41)U/L比(114.00±11.80)U/L, t=12.733]明显降低(P<0.01)。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可有效改善老年性OP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BMD含量,疗效优于肌肉注射依降钙素治疗。
作者:尹东武;冯文顺;李朝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诱导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阳性药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并另取16只同龄雄性Wistar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后72 h,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黄芪甲苷混悬液30、60、120 mg/kg,阳性药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混悬液200 mg/kg,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3、4周测定各组大鼠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测定胰腺组织中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和MDA水平。结果给药后4周,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大鼠胰岛素水平[(9.34±1.67)mIU/ml、(10.46±1.50)mIU/ml比(7.37±1.39)mIU/ml]、ISI水平[(6.82±0.96)、(6.52±0.79)比(7.35±0.84)]升高(P<0.05或P<0.01),HOMA-IR[(43.62±5.26)、(29.37±4.51)比(61.70±5.85)]降低(P<0.05或P<0.01);且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大鼠 FPG 水平[(9.32±2.57)mmol/L 比(17.15±2.54)mmol/L]降低(P<0.01),血清T-AOC 水平[(12.20±3.36)U/L 比(9.34±2.59)U/L]升高(P<0.01);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ROS 水平[(290.52±36.19)U/ml、(245.26±27.58)U/ml 比(417.02±38.56)U/ml]降低(P<0.05或 P<0.01);胰腺组织中 MDA 水平[(2.83±0.37)nmol/mg、(1.92±0.31)nmol/mg 比(4.08±0.42)nmol/mg]降低(P<0.05或 P<0.01),SOD[(11.52±2.31)U/mg、(15.29±2.50)U/mg 比(7.53±1.86)U/mg]、CAT[(392.28±38.05)U/g、(461.73±42.52)U/g 比(280.46±29.61)U/g]活性升高(P<0.05或 P<0.01)。结论黄芪甲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韩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退稿后无法再次投稿您的稿件被退稿,如欲修改后再投时,文章题目需有所改动,否则投稿系统默认为“重复投稿”而无法再投。2无法使用鼠标进行选择项的选择在填写稿件相关信息时,如遇鼠标无法进行选择项(如稿件栏目、样刊投递方式等)选择时,可使用键盘上的“上下箭头”按键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 APN)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T2DM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组42例、阴虚燥热组38例、阴阳两虚组40例,另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扩增技术筛选脂联素基因(adiponectin gene, aPM1)启动子多态性位点,采用日本日立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TG、TC、LDL-C、HDL-C,并计算胰岛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结果阴虚燥热组患者血清APN水平[(6.98±1.23)μg/ml比(2.55±0.78)μg/ml、(3.48±0.22)μg/ml]高于气阴两虚组及阴阳两虚组(P<0.05), TG(4.48±0.87)mmol/L、LDL-C(4.98±0.42)mmol/L、TC(5.36±0.79)mmol/L高于气阴两虚组(3.25±0.75)mmol/L、(4.02±0.69)mmol/L、(3.12±0.52)mmol/L及阴阳两虚组(3.18±0.69)mmol/L、(4.09±0.71)mmol/L、(3.22±0.78)mmol/L(P<0.05);不同证型 T2DM 患者血清 HOMA-IR、H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燥热组aPM1-11377G/C基因型中GG基因型[78.95%(30/38)比42.86%(18/42)、35.00%(14/40)]显著高于气阴两虚组及阴阳两虚组(P<0.05),气阴两虚组及阴阳两虚组aPM1-11377G/C基因型中GG基因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GG基因型血清APN水平[(7.02±1.23)μg/ml比(3.25±0.78)μg/ml、(2.42±0.22)μg/ml, F=8.123]显著高于GC型及CC型(P<0.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阴虚燥热型与 aPM1-11377G/C 基因多态性有关,aPM1-11377G/C 基因多态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2DM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并通过影响患者胰岛素抵抗、动脉斑块及血清APN水平,影响T2DM发生发展。
作者:杨国宗;苏小惠;吴小芳;戴秀娟;杨丽阳;潘诚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声带小结以声音嘶哑为主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主要由滥用嗓音和不当用声引起。邱宝珊教授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工作,在治疗嗓音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本研究采用邱宝珊教授的经验方会厌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血瘀痰凝型声带小结,并进行了声带小结、嗓音障碍及嗓音参数变化方面的评价,判定临床疗效。
作者:项秀英;邱宝珊;杨素娟;李迎春;卢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冰霜梅苏丸中龙脑、异龙脑、薄荷脑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以PEG-20M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进行测定,以萘为内标,N2为载气,分流进样(分流比10∶1),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薄荷脑、龙脑、异龙脑分别在13.00~104.00μg/ml、6.80~54.40μg/ml、5.40~43.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0%、98.05%、97.77%,RSD分别为0.98%、1.53%、1.40%。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冰霜梅苏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雪红;李志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樊瑞红主任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心血管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方面总结丰富、方法独特,善于将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有机结合。笔者有幸师从樊主任学习,受益匪浅。清心凉血汤是樊主任的经验方,以栀子豆豉汤为基础,加莲子心、牡丹皮、赤芍、紫草构成。具有清心除烦、凉血祛瘀之功,临床上用于血热血瘀伴心火亢盛证的治疗。清心凉血汤在治疗心血管及其他疾病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作者:孙英杰;樊瑞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伏邪学说”的概念早见于《黄帝内经》,至明代后,吴又可《温疫论》才有“伏邪”之名[1]。伏邪的致病特点为邪气伏于内,在一定诱因下病从内发,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正气内虚等特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较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糜烂有恶变现象, 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中医认为,OLP与“口蕈”“口糜”相近,或认为与“口藓”“口破”类似[2],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与伏邪特点有相似之处,且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可获效。因此,笔者拟以“伏邪学说”为理论依据,阐释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治规律。
作者:贾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结合五脏的体阴用阳理论探讨脊髓与脑的体用状态,提出脊髓与脑作为脏腑器官,其形质与功用与五脏一样也为体阴用阳。临床治疗急慢性脑、脊髓损伤疾病时,既要从避免外伤、防止退变、维护髓脑血供等方面固护髓脑之体阴,又要以养血活血平肝熄风,或调和营卫、温补脾肾为法疏调其阳用,急者应从肺肝脾肾论治,治水降火;缓者应从心肝脾肾论治,升阳滋阴。
作者:张霆;李蔼欣;施杞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