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的影响

银广悦;汪阳林;张继领;龚庆辉;张雪莲

关键词:标本, 放置时间, 温度,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后的结果差异,以确定佳的测定条件.方法采集29例血标本,即刻分离血浆,每例标本分成2份,分别置室温及4℃放置2,4,8,12,24h测定PT和APTT,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室温及4℃放置2,4,8,12,24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及APTT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PT与APTT的测定结果均延长.结论 PT与APTT 在4℃、20℃条件下适宜保存的时间分别为4h和2h.建议PT与APTT测定应在采血后2h内完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阴虚夹湿证临证治疗体会

    阴虚夹湿证临床较常见,其为本虚标实,既有脏腑阴亏的一面,又有水湿淫邪之内停,病机较为复杂,临证治疗亦颇棘手,滋阴虑其助湿,除湿又恐伤阴,故须分清病情之先后、缓急,分而治之.鉴于此,笔者拟从临床病例入手,浅谈辨证施治之体会.

    作者:高荫楠;聂梅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温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5例

    目的观察中药温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5例,中医辨证以脾肾两虚、湿毒内蓄证为主,采用温肾降浊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及肾功能用药前后的水平.结果观察45例患者显效19例(42%),有效20例(45%),无效6例(13%),总有效率为87%.用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用药前后肾功能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患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论温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防止肾衰的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德蕴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及干预措施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有5亿~10亿人受感染[1-2].我国感染率为1%~8%[3].各种哺乳动物为弓形虫的重要传染源,其中以猫、狗传染性大,其次是猪、羊等.育龄妇女普遍易感,危害是多方面的.孕妇感染了弓形虫无论有无症状,病原体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常使孕妇流产、早产、严重致畸,甚至死亡.调查资料显示,有异常产史妇女的弓形虫感染率比正常妇女高3~9倍,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比未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高3~9倍[4].孕妇存在活动性感染易导致异常结局和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由此可见,对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使广大育龄妇女掌握优生优育的卫生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或防止弓形虫感染所致的畸形儿,对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崔金环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纳洛酮及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是我国伤残儿童的重要病因之一.为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细胞的损伤,避免遗留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我院采用纳洛酮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帆;王静;陈保华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716例的临床表现与CT、MRI结果比较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以前很难得到及时诊断的各种椎管内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但是过分依赖影像学诊断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1994年1月-2003年2月浙江省中医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症患者716例,全部经手术证实,其中CT、MRI所见与临床不符178例,占24.86%,现将其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朱慧锋;王珠美;潘子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天然药物抗衰老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之一)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延年益寿历来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人类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抗衰老药物是一类具有整体多系统、多层次和多阶段调整作用,以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为主要环节,并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活力为主要标志,包括了对不同器官作用不均性的一类新型药物.目前,对天然药物的抗衰老作用,多从其对抗衰老自由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免疫功能、细胞和动物的寿命以及抗肿瘤、强壮、延长生长期等方面的作用来加以评价.中药尤其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无疑将是抗衰老药理学乃至整个生物医学中充满希望的一个研究领域,一旦有所突破,将为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作出贡献.现将天然药物抗衰老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许士凯;王晓东;赵军宁;李梅;陆敏仪;陈浩宏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导致迷走神经反射过度的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的确诊及对介入性治疗提供确切的指标.CAG术中及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过度是一种较少见却极为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笔者将我院开展CAG以来发生的8例迷走神经反射过度导致心率减慢和低血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曲振瑞;罗小萌;王晓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黄连、艾叶、炉甘石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1],加之新生儿抵抗力差,如果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机会,促进新生儿脐部残端早期脱落,结合国内其他医院经验并加以改进,笔者在脐部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使用黄连、艾叶灰、炉甘石粉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群;周红英;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配合笑气吸入镇痛在产时的效应探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分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焦虑、紧张、恐惧,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对产妇和胎儿非常不利.我院开展舒适护理配合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清;于桂兰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不能采用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普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6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先行2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第2次BAI 2周后再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RT);B组单行2次BAI.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61%(P<0.01);A、B组1,3 a生存率分别为82%,50%和61%,21%(P<0.05).结论 BAI联合RT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和患者1,3 a生存率均显著提高.

    作者:毕晓霞;白力;王革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克拉霉素)、15元环(阿奇霉素)、16元环(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泰沙星、卡波霉素)3大类,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上的50大亚基的结合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延伸,从空间上阻滞新生肽链的延伸和促进pt-tRNA的脱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广泛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且因具有很好的细胞渗透能力,常用于治疗细胞内病原体所致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作者:袁天烁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温阳软便胶囊治疗透析性便秘76例体会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电解质、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病变、透析后机体内环境急剧变化等原因而极易出现便秘.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自制温阳软便胶囊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福娣;于健宁;陶筱娟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先用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使患儿入睡,再经静脉注射异丙酚而后施术;对照组单用氯胺酮肌肉注射或单用表面麻醉施术,2组在麻醉效果、并发症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54/57),并发症发生率为12%(7/57);对照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40%(21/52),并发症发生率为56%(29/52).结论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平稳,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轻,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清醒期安静.

    作者:徐国亭;李中巧;冯雨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交流技巧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交流技巧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技能,可分为语言交流技巧和非语言交流技巧[1].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非语言指语调、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等作为沟通方式.我院自2000年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根据本院的特点,充分应用交流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绍玲;姜祥菊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扩张鼻道法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经鼻气管插管作为麻醉科一项常规操作,在以往临床麻醉工作中却较少使用,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可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鼻气管插管法的导管容易固定、术后留管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备受临床医师关注,在临床抢救患者时常常被要求首选使用,尤其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1999年以来笔者针对非呼吸停止性抢救插管患者实施扩张鼻道法经鼻气管插管处理,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保障通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国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金属烤瓷修复体失败原因分析

    随着烤瓷修复技术的发展,金属烤瓷修复体应用日益普及,它具有坚固、美观、舒适等诸多优点,近年备受患者的青睐.它不但能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而且颜色逼真,化学性能稳定性及组织相溶性好.笔者现将临床常见烤瓷修复体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怀海丽;邱志香;王领弟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脑苷肌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2002年11月-2004年11月笔者对4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璇;陈奎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30例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伴出血、贫血与月经不调,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影响很大.笔者对30例患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B超提示子宫肌瘤的大径线3 cm的更年期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老年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IDDM老年患者65例,体检健康者6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糖和Hs-CRP浓度.结果 NIDDM老年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NIDDM老年患者高水平血糖可能与Hs-CRP水平有关.

    作者:金高明;任应鹏;金雪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68例

    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者中医称滑胎,西医称习惯性流产,属妇科常见妊娠病.笔者临床对6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治愈率96%,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丽;赵忠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