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娣;于健宁;陶筱娟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有5亿~10亿人受感染[1-2].我国感染率为1%~8%[3].各种哺乳动物为弓形虫的重要传染源,其中以猫、狗传染性大,其次是猪、羊等.育龄妇女普遍易感,危害是多方面的.孕妇感染了弓形虫无论有无症状,病原体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常使孕妇流产、早产、严重致畸,甚至死亡.调查资料显示,有异常产史妇女的弓形虫感染率比正常妇女高3~9倍,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比未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高3~9倍[4].孕妇存在活动性感染易导致异常结局和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由此可见,对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使广大育龄妇女掌握优生优育的卫生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或防止弓形虫感染所致的畸形儿,对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崔金环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博乐欣(通用名盐酸文拉法辛)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的抗抑郁药,因它对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受到欢迎.博乐欣既往用于抗抑郁治疗,而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尚未见有报道,笔者试用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明显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兴荣;何亚键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我国手术患者中伴高血压病患者日趋增多,成人中有15%~20%,老年人群可达84%.因此,客观评估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风险因素和程度,妥善处理围术期高血压征象,确保安全渡过围术期显得至关重要,现结合临床资料,谈谈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作者:王小红;李萍;冯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后的结果差异,以确定佳的测定条件.方法采集29例血标本,即刻分离血浆,每例标本分成2份,分别置室温及4℃放置2,4,8,12,24h测定PT和APTT,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室温及4℃放置2,4,8,12,24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及APTT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PT与APTT的测定结果均延长.结论 PT与APTT 在4℃、20℃条件下适宜保存的时间分别为4h和2h.建议PT与APTT测定应在采血后2h内完成.
作者:银广悦;汪阳林;张继领;龚庆辉;张雪莲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笔者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了7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心肌受累情况,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产妇1 272例,其中妊高征患者78例,占分娩总数的6.13%.笔者对中度妊高征8例、重度妊高征28例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以了解心肌受累情况.本组病例初产妇31例,经产妇5例;年龄22~41(27.58±3.12)岁;住院时孕30~40周,平均36周.妊高征的诊断符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4版)的诊断标准.
作者:赵淑琴;王少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芪丹煎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AS导致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电镜观察胸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丹煎可以明显降低血清TG(P<0.05)、TC和ApoB(P<0.01)水平,增加ApoAI含量(P<0.01).结论降低血脂、调节载脂蛋白含量可能是芪丹煎抑制AS的机制.
作者:杨森 刊期: 2005年第19期
人工假体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手术,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老年患者并发症多手术风险极大,因而麻醉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笔者对75岁以上老年患者股骨髋关节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俞渭生;周其富;单立新;楼静芝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我院2000-2004年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21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2例中,男35例,女177例,男女比例1:5;年龄17~71岁;病程1周~20 a.1.2 术式及术后病理报告本组212例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术192例,双侧次全切除术20例,其中术后追行颈清扫术2例.全部患者双侧颈丛麻醉,垫肩,头取过伸位,在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与皮缘基本一致的弧形切口,长度依甲状腺肿块大小而定,约8 cm.分离切口上方皮瓣至甲状软骨上缘,分离切口下方皮瓣至胸骨上窝.切开颈白线全段,用甲状腺拉钩拉开患侧颈前肌群.
作者:邓先根;陈书宁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不能采用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普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6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先行2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第2次BAI 2周后再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RT);B组单行2次BAI.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61%(P<0.01);A、B组1,3 a生存率分别为82%,50%和61%,21%(P<0.05).结论 BAI联合RT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和患者1,3 a生存率均显著提高.
作者:毕晓霞;白力;王革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并发泌尿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以期早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10例妇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例并发膀胱开放性损伤,1例膀胱黏膜挫裂伤,7例输尿管损伤,均为单侧,其中左侧输尿管损伤5例.结论妇科手术并发膀胱损伤,术前排空膀胱,留置并开放导尿管是预防膀胱损伤的关键;输尿管损伤多见于困难的妇科手术,对输尿管损伤及时发现及时修补可以避免术后尿瘘的发生.
作者:冯泽蛟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感冒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感冒方的抗菌作用.结果感冒方体外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中葡萄球菌、溶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 0.075~0.2g/mL,体内可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和减少感染小鼠的病死率,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可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结论感冒方具有较好抗菌作用.
作者:支月芳;朱萱萱;张忠华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先用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使患儿入睡,再经静脉注射异丙酚而后施术;对照组单用氯胺酮肌肉注射或单用表面麻醉施术,2组在麻醉效果、并发症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54/57),并发症发生率为12%(7/57);对照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40%(21/52),并发症发生率为56%(29/52).结论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平稳,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轻,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清醒期安静.
作者:徐国亭;李中巧;冯雨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化学药物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反复、多次、大剂量的联合化疗,可引起静脉血管壁的增厚、瘀血、水肿甚至坏死,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旭英;史瑞峰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老年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IDDM老年患者65例,体检健康者6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糖和Hs-CRP浓度.结果 NIDDM老年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NIDDM老年患者高水平血糖可能与Hs-CRP水平有关.
作者:金高明;任应鹏;金雪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与B组37例.B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碘酸钠注射液.每例于治疗开始前1d与结束次日,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结果 A组查血脂示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均<0.01),B组TC、TG、LDL-C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血液流变学观察示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B组(P<0.05).Holter监测示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2组均明显减少(P<0.01或0.05),但A组比B组减少更为显著(P均<0.05).在随访治疗过程中未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降脂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陶钦洪;贾连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37例,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25.39±0.45)min,出血量(38.34±0.4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24例(65%),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潘沁铭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颅脑损伤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DAI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但其预后仍欠佳.我院近5 a以来共收治DAI患者3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欣;范曙强;周建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d),疗程7~10d,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有显著疗效.
作者:庞志珍;郎卓英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8月-2004年10月21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者施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病死率9.9%,手术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基层医院.结论门脉高压出血的患者肝功能Child A、B级可以采用急诊手术,提高疗效的关键是及时手术,规范手术操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卢庆华;许斌 刊期: 2005年第19期
阴虚夹湿证临床较常见,其为本虚标实,既有脏腑阴亏的一面,又有水湿淫邪之内停,病机较为复杂,临证治疗亦颇棘手,滋阴虑其助湿,除湿又恐伤阴,故须分清病情之先后、缓急,分而治之.鉴于此,笔者拟从临床病例入手,浅谈辨证施治之体会.
作者:高荫楠;聂梅芳 刊期: 200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