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冒方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支月芳;朱萱萱;张忠华

关键词:感冒方, 体内外抗菌作用,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感冒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感冒方的抗菌作用.结果感冒方体外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中葡萄球菌、溶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 0.075~0.2g/mL,体内可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和减少感染小鼠的病死率,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可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结论感冒方具有较好抗菌作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以排尿不畅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PK)是治疗BPH的新方法,其优点为手术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我院2004年1-7月治疗该病患者2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储丽蓉;何鸿;蓝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68例

    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者中医称滑胎,西医称习惯性流产,属妇科常见妊娠病.笔者临床对6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治愈率96%,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丽;赵忠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左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应用初探

    左布比卡因是从消旋混合物布比卡因中提取的左旋镜像体,由于去除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有毒性的右旋镜像体,使药物的毒性减弱,临床应用更安全.在硬膜外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方面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旨在探讨左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

    作者:沈炜玲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阴虚夹湿证临证治疗体会

    阴虚夹湿证临床较常见,其为本虚标实,既有脏腑阴亏的一面,又有水湿淫邪之内停,病机较为复杂,临证治疗亦颇棘手,滋阴虑其助湿,除湿又恐伤阴,故须分清病情之先后、缓急,分而治之.鉴于此,笔者拟从临床病例入手,浅谈辨证施治之体会.

    作者:高荫楠;聂梅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产生,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组织损伤6 h以后血清中CRP的浓度就升高,48 h达高峰,并可用于监视病情及确定疗效.长期以来,CRP一直被临床看作病菌感染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包括外科损伤、急性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等刺激,都能引起它敏感的反应.CRP可以被用作炎症早期和先期临床标志物,尤其是在微生物诊断比较困难和相对于临床需要太慢的情况下,CRP的测量可以用于提示组织损伤或炎症的存在.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CRP的测定对许多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丽;边红放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学习走向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也是训练护生基本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而临床带教工作则是教育、帮助、引导学生圆满完成实习的关键.临床带教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6 a的临床带教工作,谈以下体会.

    作者:陈学萍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1].切口液化可导致切口裂开、延迟愈合,甚至引起感染,经久不愈,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和治疗护理是外科护理的一大难题.我院普外科对3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纱条湿敷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护理,取得了理想疗效.

    作者:王仲迪;周瑾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纳洛酮及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是我国伤残儿童的重要病因之一.为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细胞的损伤,避免遗留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我院采用纳洛酮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帆;王静;陈保华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37例,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25.39±0.45)min,出血量(38.34±0.4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24例(65%),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潘沁铭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后的结果差异,以确定佳的测定条件.方法采集29例血标本,即刻分离血浆,每例标本分成2份,分别置室温及4℃放置2,4,8,12,24h测定PT和APTT,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室温及4℃放置2,4,8,12,24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及APTT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PT与APTT的测定结果均延长.结论 PT与APTT 在4℃、20℃条件下适宜保存的时间分别为4h和2h.建议PT与APTT测定应在采血后2h内完成.

    作者:银广悦;汪阳林;张继领;龚庆辉;张雪莲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芪丹煎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载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芪丹煎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AS导致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电镜观察胸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丹煎可以明显降低血清TG(P<0.05)、TC和ApoB(P<0.01)水平,增加ApoAI含量(P<0.01).结论降低血脂、调节载脂蛋白含量可能是芪丹煎抑制AS的机制.

    作者:杨森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妇科手术并发泌尿系统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并发泌尿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以期早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10例妇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例并发膀胱开放性损伤,1例膀胱黏膜挫裂伤,7例输尿管损伤,均为单侧,其中左侧输尿管损伤5例.结论妇科手术并发膀胱损伤,术前排空膀胱,留置并开放导尿管是预防膀胱损伤的关键;输尿管损伤多见于困难的妇科手术,对输尿管损伤及时发现及时修补可以避免术后尿瘘的发生.

    作者:冯泽蛟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配合笑气吸入镇痛在产时的效应探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分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焦虑、紧张、恐惧,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对产妇和胎儿非常不利.我院开展舒适护理配合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清;于桂兰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金属烤瓷修复体失败原因分析

    随着烤瓷修复技术的发展,金属烤瓷修复体应用日益普及,它具有坚固、美观、舒适等诸多优点,近年备受患者的青睐.它不但能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而且颜色逼真,化学性能稳定性及组织相溶性好.笔者现将临床常见烤瓷修复体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怀海丽;邱志香;王领弟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先用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使患儿入睡,再经静脉注射异丙酚而后施术;对照组单用氯胺酮肌肉注射或单用表面麻醉施术,2组在麻醉效果、并发症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54/57),并发症发生率为12%(7/57);对照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40%(21/52),并发症发生率为56%(29/52).结论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平稳,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轻,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清醒期安静.

    作者:徐国亭;李中巧;冯雨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外伤性脾破裂大失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抢救护理在抢救外伤性脾破裂大失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总结52例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结果 52例患者抢救成功50例,抢救成功率达96%.结论抢救护理是外伤性脾破裂大失血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文卿;邱醉然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34例诊治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颅脑损伤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DAI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但其预后仍欠佳.我院近5 a以来共收治DAI患者3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欣;范曙强;周建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转期患者营养素的供给及营养状况评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蛋白质-营养不良为其常见的临床类型,常导致呼吸肌肌力下降,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笔者对72例老年COPD好转期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价,以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达到减轻、纠正营养不良的目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崇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同位素Na131I联合中草药治疗Graves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同位素Na131I联合传统医学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分A和B组进行研究.A组给予同位素Na131I治疗,共42例;B组给予同位素Na131I+中草药治疗,共48例.同位素Na131I的用量比常规减少1/3~1/2,中草药选用滋阴降火、软坚散结、舒肝理气之类.结果 1a内Graves病的临床有效率A组为93%,B组为9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减的发生率A组为24%,B组为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同位素Na131I联合中草药治疗Graves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海中;张锡元;潘云龙;王馨然;孙龙安;朱亚林;霍颖;李斌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2000-2004年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21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2例中,男35例,女177例,男女比例1:5;年龄17~71岁;病程1周~20 a.1.2 术式及术后病理报告本组212例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术192例,双侧次全切除术20例,其中术后追行颈清扫术2例.全部患者双侧颈丛麻醉,垫肩,头取过伸位,在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与皮缘基本一致的弧形切口,长度依甲状腺肿块大小而定,约8 cm.分离切口上方皮瓣至甲状软骨上缘,分离切口下方皮瓣至胸骨上窝.切开颈白线全段,用甲状腺拉钩拉开患侧颈前肌群.

    作者:邓先根;陈书宁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