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组织的电镜酶标记方法

颜永碧;沙继宏;王英

关键词:神经组织, 电镜酶, 化学成分, 辣根过氧化物酶, 免疫细胞化学, 酶标, 标记物, 分析的方法, 生物结构, 免疫电镜, 抗体反应, 标记抗体, 标记方法, 铁蛋白, 金颗粒, 胶体金, 原理, 显示, 抗原, 经验
摘要: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原理对生物结构的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了显示细胞中某种化学成分,需具有该成分的标记抗体及标记物,电镜常用的标记物有铁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胶体金等.近十年来,免疫电镜金标的报道日益增多[12],酶标则相对较少[3].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组织金颗粒很难进入,需用酶标才能完成.结合我们的经验,介绍神经组织的酶标记方法.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肠肠腺细胞特殊染色方法的尝试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实验教学重点学习的内容.但小肠腺的细胞种类多,结构复杂,常规H-E染色只能观察到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其中的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经常用特殊染色方法在另外的片子中观察,不利于实验课教学和学生学习与鉴别.采用不同染色方法,能在1张切片上同时观察潘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形态结构,目前国内还鲜见报道.本实验采用特殊染色方法,同时显示3种细胞的形态结构,此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并且此方法染色的切片,可长期保存不掉色,为实验课教学提供方便条件,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作者:金华;穆寅东;刘瑞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职学院解剖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

    《正常人体解剖学》(以下简称《解剖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医学生一定要学好《解剖学》,教好《解剖学》是学生学好《解剖学》的关键.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提倡教师应一专多能.但是,近年来随着高职扩招,解剖学教师相对不足,一些非解剖学专业的教师,以及刚工作的年青教师,在没有解剖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加入解剖学教学队伍.这样势必对解剖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就笔者数十年来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体会,对解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以下论述.

    作者:何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人体系统解剖学分段考试法

    传统的人体系统解剖学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形式固定呆板.期末考试常常一锤定音,考试成绩不能更好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围绕考试环节进行了改革.

    作者:李良昌;李光昭;崔林;金东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黑衣壮族D6S477、D18S865、D19S400、D20S161的遗传多态性

    目的:调查广西黑衣壮族人群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基因座:D6S477、D18S865、D19S400、D20S161的群体遗传分布资料.方法:应用PCR扩增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180名广西黑衣壮族无关个体.结果:4个STR基因座平均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8361;平均多态信息总量为0.8047;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9988391,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88207.在D19S400、D20S161基因座上广西黑衣壮族与广西武鸣壮族、广州汉族与青岛汉族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广西黑衣壮族与广西武鸣壮族遗传距离为0.0304.结论:D6S477的等位基因15、D18S865的等位基因11、D19S400的等位基因12、D20S161的等位基因18可能是广西黑衣壮族群体中相应STR基因座原始的等位基因.广西黑衣壮族的4个STR基因座属高度遗传多态性标记.同一民族内不同支系的遗传关系近于不同民族间的遗传关系.

    作者:曹林枝;滕少康;黄世宁;汪萍;黄昌盛;陈祖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的瓣膜破坏以及先天性瓣膜缺乏等形成的深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瓣移植常常是后的选择[1].但是,自体静脉瓣移植除来源有限、损伤较大外,尚有瓣膜强度不足和带瓣静脉的管径难以符合要求等问题[2].而异体瓣膜和人工瓣膜必须终身抗凝,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和抗凝相关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心血管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构建组织工程化静脉瓣提供了可能.研究证明,虽然每条深静脉的瓣膜有多对,但只要移植一对有功能的瓣膜就能明显改善血液逆流的问题[3].理想的组织工程化静脉瓣应该具有类似天然瓣膜的三层结构,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能够承受跨壁压力和血流对瓣膜的切应力;表面应该完全内皮化,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黏附的作用;无免疫原性;具有生长和修复功能[4].

    作者:温昱;张传森;党瑞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缺血,而怎样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有了质的突破.但PTCA术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达20%以上,且再狭窄后难以治疗.因此寻找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内皮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可以促进血管的生长,对心肌缺血具有治疗作用[1],它为改善心肌缺血后的血液循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VEGF的表达,旨在探讨心肌缺血与VEGF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应用VEGF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心肌缺血提供证据.

    作者:任明芬;郭志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妊娠20~24周人脑室管膜下区神经细胞组成

    目的:研究妊娠20~24周人胎脑室管膜下区(SVZ)神经细胞分化.方法:收集胎龄为20~24周的正常胚胎6例.快速解离SVZ并行即刻培养,4h后应用特异免疫标记识别各类型神经细胞.结果:大约50%左右SVZ细胞为神经元[MAP2+细胞为(50.9±4.6)%, β-Ⅲ-tubulin+细胞为(51.7±3.8)%],其中皮质神经元亚型calretinin+中间神经元占(3.5±0.3)%;约1/3 SVZ细胞具有星形胶质细胞特性[vimentin+细胞为(32.7±1.5)%,GFAP+细胞占(31.9±3.0)%];少突神经胶质前体细胞(PDGFRα+细胞)为(6.7±0.6)%,小胶质细胞(lectin+细胞)占(1.1±0.1)%,神经干样细胞(nestin+细胞)为(14.6±0.9)%.大约有1/10 SVZ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期[BrdU+细胞占(11.0±0.02)%].结论:妊娠20~24周,人类SVZ增殖活跃,包含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多潜能干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亚群.

    作者:陈燕惠;张燕舞;吕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制备的大鼠PD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实验(中药)组和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大鼠益精养血方灌胃,各30d.灌胃结束2周后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cl-2、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电镜技术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的旋转圈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实验组损毁侧与健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实验组损毁侧黑质Caspase-3表达的D值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与Caspase-3相反;免疫电镜观察TH免疫反应产物表达于黑质DA能神经元高尔基复合体质膜面及胞质内,电子密度较高,在正常组中多见,实验组较少,而模型组很少见.结论:益精养血方对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吕娥;吕宁宁;付文玉;魏志新;郭淑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

    目的:探讨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过程.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胚胎和生后小脑皮质进行形态学观察,对各层厚度和细胞密度进行测量.结果:胚胎12d(E12)小脑原基有室管膜层、套层和边缘层构成,约出生当日(P0)出现外颗粒层、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外颗粒层P6/7达厚,至P20消失.P0至P30内颗粒层细胞逐步分化发育成熟,Purkinje细胞树突树逐渐形成,约P7时Purkinje细胞排列成单层.结论:E12至P0片层化小脑主要经历了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P0至P30片层化结构逐渐发育成熟,外颗粒层消亡以细胞迁移和凋亡为主,其他各层细胞主要经历了分化发育与凋亡.

    作者:程相树;蒋杞英;胡艳秋;牛艳丽;李明善;于东明;邓锦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西藏那曲地区藏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调查西藏那曲地区藏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为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奠定基础.方法: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方法对150名那曲地区藏族正常人HLA-E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测到3个HLA-E等位基因:HLA-E*0101的频率高,为40.59%,其次为HLA-E*01032和HLA-E*01031,分别占36.63%和22.77%.结论:那曲地区藏族人群HLA-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E*0101 40.59%、E*01031 36.63%和E*01032 22.77%.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藏族HLA-E基因频率参数.

    作者:潘玉玲;任甫;席焕久;乔高锋;黄克强;温有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右侧双肱动脉变异一例

    在解剖一具约60岁的女性尸体时,发现右上臂肱动脉明显变异双肱动脉.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友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在体内分布的研究进展

    1973年Brazeau等[1]从牛、羊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提纯出能抑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释放的14肽,称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SS为一环状14 肽,在第3位和14位半胱氨酸间形成一双硫键,还原型线状结构与环状结构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无种属差异.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发现SS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他器官也有分布.本文就其在体内的分布做一综述.

    作者:王月影;杨国宇;范光丽;王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运用体视学方法探讨老年大脑白质萎缩机制的研究进展

    年老是人生命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如何让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有质量的生活是现今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而在这一切研究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于老年大脑的研究,发现其衰老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延缓其衰老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Brody发现老年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死亡高达49%[1],以后的研究也相继证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传统计量方法弊端的暴露,以及体视学方法新技术的发明和MRI等新的检测设备的应用,人们发现老年大脑皮质并不存在显著性神经元死亡,而老年大脑白质存在显著性萎缩.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射到对老年大脑白质萎缩机制的研究上.

    作者:李琛;唐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辅助剂促进过氧化氢对解剖标本的漂白作用

    传统方式制作的解剖学标本附有着色物质或其他污染物质,通常外观较黑而粗糙,限制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保证标本美观,贴近自然,在制作标本之前对骨和软组织进行漂白.过氧化氢(即双氧水,H2O2)常用于人体标本的漂白[1].本文探讨H2O2在人体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漂白作用机制,并研究辅助剂对H2O2漂白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良昌;金德山;罗昌福;李相伍;崔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胃窦生长抑素和白细胞介素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胃窦生长抑素(SS)、白细胞介素2(IL-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海洛因依赖组大鼠胃窦SS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增强,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空白和盐水对照组,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升高.结论:大鼠胃窦中SS、IL-2阳性细胞通过形态数量及细胞内的SS、IL-2的含量改变参与了在海洛因依赖期间机体的调节过程.

    作者:夏白娟;梁文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多内脏器官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应激组(应激组)、慢性应激非经非穴电针刺激组(非穴组)、慢性应激足三里电针刺激组(足三里组)和慢性应激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模后,非穴组和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氟西汀组给药,每天1次3周;经Open-field行为测试,解剖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应激组相比,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的行为明显改善;应激组大鼠出现胃腺和食管黏膜上皮萎缩,肺出现灶状充血,肺组织间炎症细胞增多,20%~30%出现肺脓肿现象;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胃腺、食管黏膜上皮和肺组织病变减轻,未见肺脓肿发生,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增强,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足三里组与应激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的刺激效应,调节了神经通路,并促进了周围器官的5-HT合成有关.

    作者:吴爱群;党瑞山;周强;张伟宏;王栋;陈尔瑜;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硫酸软骨素酶ABC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与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对严重的大鼠脊髓损伤蛋白多糖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横断伤模型,分为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治疗组,给于治疗组硫酸软骨素酶ABC鞘内注射,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的表达,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法观察GAP-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损伤组比较,CSPGs的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而GAP-43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能够裂解CSPGs,改善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促进GAP-43mRNA及蛋白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林扬元;谢群;陈建明;王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特点以及黄芪对BMSCs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浓度为20、50、100、200μl/ml的黄芪注射液诱导BMSCs,分别在1、5、24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MTT方法检测黄芪对BMSCs活性的影响.结果:诱导后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固缩,核质比减小,有细长突起形成,部分细胞间可见网络状连接.巢蛋白阳性细胞在1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染色强,而NSE和GFAP阳性细胞在2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阳性细胞数量多,染色强,MAP-2抗体染色只在1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和2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出现少量阳性细胞.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以及作用不同时间均对BMSCs的活性产生影响.结论:在黄芪作用下,BMSCs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标志物,随着时间的延长,进一步表达神经元特异标志物和胶质细胞特异标志物.

    作者:王新生;崔慧先;马海东;孙黎;薄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胞胎含二纸样胎浅析

    在收集病理胎儿畸型标本中,发现一罕见纸样胎儿标本,即三胎中两胎为纸样胎儿,一胎为正常分娩.

    作者:方凯;江翠娥;韩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