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吴爱群;党瑞山;周强;张伟宏;王栋;陈尔瑜;吴景兰

关键词:电针, 足三里, 5-羟色胺, 抑郁症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多内脏器官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应激组(应激组)、慢性应激非经非穴电针刺激组(非穴组)、慢性应激足三里电针刺激组(足三里组)和慢性应激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模后,非穴组和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氟西汀组给药,每天1次3周;经Open-field行为测试,解剖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应激组相比,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的行为明显改善;应激组大鼠出现胃腺和食管黏膜上皮萎缩,肺出现灶状充血,肺组织间炎症细胞增多,20%~30%出现肺脓肿现象;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胃腺、食管黏膜上皮和肺组织病变减轻,未见肺脓肿发生,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增强,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足三里组与应激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的刺激效应,调节了神经通路,并促进了周围器官的5-HT合成有关.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特点以及黄芪对BMSCs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浓度为20、50、100、200μl/ml的黄芪注射液诱导BMSCs,分别在1、5、24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MTT方法检测黄芪对BMSCs活性的影响.结果:诱导后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固缩,核质比减小,有细长突起形成,部分细胞间可见网络状连接.巢蛋白阳性细胞在1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染色强,而NSE和GFAP阳性细胞在2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阳性细胞数量多,染色强,MAP-2抗体染色只在1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和200μl/ml浓度诱导24h组出现少量阳性细胞.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以及作用不同时间均对BMSCs的活性产生影响.结论:在黄芪作用下,BMSCs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标志物,随着时间的延长,进一步表达神经元特异标志物和胶质细胞特异标志物.

    作者:王新生;崔慧先;马海东;孙黎;薄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织学和胚胎学》试题质量分析

    试卷分析包括4部分:考试成绩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试题质量分析,成绩分析,提出问题及改进意见.其中试题质量分析至关重要.我们以2004级高级护理学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期末考试试卷为例,进行试题质量分析.

    作者:赵璇;王兰;郑慧媛;孟洁;石明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制备的大鼠PD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实验(中药)组和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大鼠益精养血方灌胃,各30d.灌胃结束2周后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cl-2、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电镜技术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的旋转圈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实验组损毁侧与健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实验组损毁侧黑质Caspase-3表达的D值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与Caspase-3相反;免疫电镜观察TH免疫反应产物表达于黑质DA能神经元高尔基复合体质膜面及胞质内,电子密度较高,在正常组中多见,实验组较少,而模型组很少见.结论:益精养血方对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吕娥;吕宁宁;付文玉;魏志新;郭淑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在体内分布的研究进展

    1973年Brazeau等[1]从牛、羊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提纯出能抑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释放的14肽,称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SS为一环状14 肽,在第3位和14位半胱氨酸间形成一双硫键,还原型线状结构与环状结构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无种属差异.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发现SS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他器官也有分布.本文就其在体内的分布做一综述.

    作者:王月影;杨国宇;范光丽;王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的瓣膜破坏以及先天性瓣膜缺乏等形成的深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瓣移植常常是后的选择[1].但是,自体静脉瓣移植除来源有限、损伤较大外,尚有瓣膜强度不足和带瓣静脉的管径难以符合要求等问题[2].而异体瓣膜和人工瓣膜必须终身抗凝,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和抗凝相关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心血管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构建组织工程化静脉瓣提供了可能.研究证明,虽然每条深静脉的瓣膜有多对,但只要移植一对有功能的瓣膜就能明显改善血液逆流的问题[3].理想的组织工程化静脉瓣应该具有类似天然瓣膜的三层结构,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能够承受跨壁压力和血流对瓣膜的切应力;表面应该完全内皮化,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黏附的作用;无免疫原性;具有生长和修复功能[4].

    作者:温昱;张传森;党瑞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温真空脱水法在生物塑化标本中的应用

    在整个生物塑化标本制作的过程中脱水是整个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脱水不完全就会影响后期胶水的浸渍和固化效果,还会导致标本的发霉腐败.现将我在生物塑化标本制作过程中低温真空脱水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侯皓天;陈忠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胞胎含二纸样胎浅析

    在收集病理胎儿畸型标本中,发现一罕见纸样胎儿标本,即三胎中两胎为纸样胎儿,一胎为正常分娩.

    作者:方凯;江翠娥;韩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牙体硬组织解剖学特征

    目的:建立辽宁地区恒前牙分析指数数据库.方法: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牙位牙齿的冠长、冠宽、冠厚、颈宽、颈厚.采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获得我国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的解剖外形数据;男女恒前牙个别牙位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恒前牙不同牙位同一测量值之间、同一牙位不同测量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解剖学测量数据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存在差异.结论: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具有独特的解剖形态.

    作者:沙峰;吴爽;席焕久;王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的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大鼠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的调节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与获取新生大鼠心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使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促进TIMP-1蛋白表达,MMP-1/TIMP-1比值下降.AcSDKP可以抑制TGF-β1对心成纤维细胞MMP-1表达的下调作用,使MMP-1蛋白表达增加,而对TGF-β1介导的TIMP-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MMP-1/TIMP-1比值增加.结论: AcSDKP可以通过上调TGF-β1介导的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并增加MMP-1/TIMP-1比值,以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这可能与AcSDKP抗心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作者:王小君;杨方;刘丽;吴芳;王瑞敏;马文东;罗玲;户万秘;裴新;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考卷组织的体会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常用的指标,而考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更好地组织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既能涵盖《组织学与胚胎学》主要内容,又能够有一定区分度的试卷,我们将Microsoft Excel软件应用到其中,具体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翁静;史小林;郭晓霞;梁元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解剖学教学的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引领,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向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进行了挑战.(1)各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大战,导致新生入学综合素质低下.(2)用人单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3)岗位需求的多元化,使学校增加了人文课和岗位需求的课程,压缩了其他课时数.解剖学在第一学期开设,课时少,内容多,实验课比例大,学习能力差给解剖学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笔者拟介绍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同深入探讨.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汉族学生体表面积调查

    目的:研究广西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值和体表面积值.方法:采用Stevenson公式计算每位学生的体表面积.求得7~19岁12个年龄组的男女学生的体表面积均值.结果:城市女生体表面积均值超过男生,14岁男生体表面积均值又超过女生;15岁以后男女学生体表面积值之差增大;农村11~13岁女生体表面积均值超过男生;14岁男生体表面积均值又超过女生;15岁以后城市和农村的男、女学生体表面积值之差逐渐增大.结论:广西汉族学生体表面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作者:梁明康;蒋葵;朱芳武;李坤;黄卫生;韦理;阮妹芳;苏曲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解剖学教学课件及体会

    人体解剖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技术虽已得到广泛运用,但PowerPoint、 Flash等制作的解剖学课件缺乏动感、立体感,内容单调、枯燥、交互性差,课件的仿真性和趣味性仍不能满足现代解剖学教学需要.因此,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在教学领域中日益得到重视.我教研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解剖学教学课件取得了一定效果,体会了多媒体技术在加强素质教育中的强大优势,有助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介绍如下.

    作者:周波;文敏;李宏伟;余资江;康朝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硫酸软骨素酶ABC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与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对严重的大鼠脊髓损伤蛋白多糖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横断伤模型,分为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治疗组,给于治疗组硫酸软骨素酶ABC鞘内注射,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的表达,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法观察GAP-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损伤组比较,CSPGs的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而GAP-43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能够裂解CSPGs,改善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促进GAP-43mRNA及蛋白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林扬元;谢群;陈建明;王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

    目的:探讨小鼠小脑皮质的组织发生过程.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胚胎和生后小脑皮质进行形态学观察,对各层厚度和细胞密度进行测量.结果:胚胎12d(E12)小脑原基有室管膜层、套层和边缘层构成,约出生当日(P0)出现外颗粒层、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外颗粒层P6/7达厚,至P20消失.P0至P30内颗粒层细胞逐步分化发育成熟,Purkinje细胞树突树逐渐形成,约P7时Purkinje细胞排列成单层.结论:E12至P0片层化小脑主要经历了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P0至P30片层化结构逐渐发育成熟,外颗粒层消亡以细胞迁移和凋亡为主,其他各层细胞主要经历了分化发育与凋亡.

    作者:程相树;蒋杞英;胡艳秋;牛艳丽;李明善;于东明;邓锦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交感干的局部解剖

    目的:系统研究腰交感神经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128侧腰部交感神经节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解剖并观察腰部交感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腰交感神经节数目及位置变异较大,每侧1~6个不等;腰交感干可分裂为2~5支,分裂处多在干的下端,本组共发现12侧发生分裂;腰动脉均位于神经干的深面,腰静脉位于腰交感干浅面者占(68.42±4.35)%,以腰4、5静脉多见;生殖股神经穿出腰大肌平面多数与第2~4腰椎或椎间盘对齐,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0.81±0.48)cm.结论:腰交感神经变异较大,毗邻结构关系复杂,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熟悉腰交感神经的变异及其局部解剖关系.

    作者:卢小刚;代远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缺血,而怎样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有了质的突破.但PTCA术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达20%以上,且再狭窄后难以治疗.因此寻找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内皮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可以促进血管的生长,对心肌缺血具有治疗作用[1],它为改善心肌缺血后的血液循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VEGF的表达,旨在探讨心肌缺血与VEGF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应用VEGF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心肌缺血提供证据.

    作者:任明芬;郭志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太行山猕猴掌面和跖面的花纹强度

    目的:探讨灵长类不同种属间的亲源关系.方法: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取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由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折线图和聚类分析的聚类图可以得出,无论掌面或跖面,花纹强度在种属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各种种属都具有自己特征性的肤纹,并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此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

    作者:雷梦云;赵晓进;魏丽莉;薛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垂体前叶腺细胞增龄变化及其与滤泡星形细胞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大鼠垂体前叶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滤泡星形细胞(folliculo-stellate cells,FSCs)之间的形态学关系.方法:透射电镜观察2~3月(青年组)、10~12月(中年组)、18~20月(老年组)3组大鼠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结果:3组大鼠的FSCs和腺细胞之间均存在连接复合体样结构;在增龄过程中,FSCs的形态变化不明显,而腺细胞及其细胞间质变化明显:细胞排列散乱、细胞间隙增宽、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以中年组较为显著;脂褐素、髓样体、凋亡细胞增多,老年组比较明显.结论:FSCs可能通过与腺细胞的直接接触对腺细胞发挥作用;垂体前叶腺细胞及其细胞间隙的变化直接反映其增龄变化.

    作者:张喜平;刘锋;崔慧先;赵长义;任国山;葛水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大鼠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对照组、LPS干预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γ计数仪检测125I-BSA通透量观察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LPS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125I-BSA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蛋白表达下降,川芎嗪治疗组能明显拮抗LPS的上述作用.结论:川芎嗪对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它能影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有关.

    作者:彭镜;尹飞;李玉飞;甘娜;张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