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交感干的局部解剖

卢小刚;代远斌

关键词:腰交感神经干, 腰交感神经节, 解剖学
摘要:目的:系统研究腰交感神经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128侧腰部交感神经节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解剖并观察腰部交感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腰交感神经节数目及位置变异较大,每侧1~6个不等;腰交感干可分裂为2~5支,分裂处多在干的下端,本组共发现12侧发生分裂;腰动脉均位于神经干的深面,腰静脉位于腰交感干浅面者占(68.42±4.35)%,以腰4、5静脉多见;生殖股神经穿出腰大肌平面多数与第2~4腰椎或椎间盘对齐,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0.81±0.48)cm.结论:腰交感神经变异较大,毗邻结构关系复杂,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熟悉腰交感神经的变异及其局部解剖关系.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侧双肱动脉变异一例

    在解剖一具约60岁的女性尸体时,发现右上臂肱动脉明显变异双肱动脉.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友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加巴喷丁对脊神经结扎大鼠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芽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干预后疼痛大鼠痛阈变化及背根神经节(DRGs)中交感神经芽生的改变.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加巴喷丁组,于术前及术后5d每天检测大鼠痛阈变化;术后5d取各组大鼠手术侧腰5和腰4及对侧腰5 DRG,观察DRGs中交感纤维数量及篮状结构的变化.结果:加巴喷丁可以显著抑制脊神经结扎引起的痛觉过敏;模型组(手术侧腰5及腰4)表现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异常增生,加巴喷丁干预后,手术侧腰5和腰4 DRGs TH-IR纤维及篮状结构的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加巴喷丁能提高疼痛大鼠痛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脊髓DRG中交感神经的芽生而产生镇痛作用.

    作者:毛燕飞;康志敏;许华;李杰;熊源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在体内分布的研究进展

    1973年Brazeau等[1]从牛、羊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提纯出能抑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释放的14肽,称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SS为一环状14 肽,在第3位和14位半胱氨酸间形成一双硫键,还原型线状结构与环状结构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无种属差异.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发现SS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他器官也有分布.本文就其在体内的分布做一综述.

    作者:王月影;杨国宇;范光丽;王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解剖学教学的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引领,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向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进行了挑战.(1)各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大战,导致新生入学综合素质低下.(2)用人单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3)岗位需求的多元化,使学校增加了人文课和岗位需求的课程,压缩了其他课时数.解剖学在第一学期开设,课时少,内容多,实验课比例大,学习能力差给解剖学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笔者拟介绍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同深入探讨.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交感干的局部解剖

    目的:系统研究腰交感神经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128侧腰部交感神经节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解剖并观察腰部交感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腰交感神经节数目及位置变异较大,每侧1~6个不等;腰交感干可分裂为2~5支,分裂处多在干的下端,本组共发现12侧发生分裂;腰动脉均位于神经干的深面,腰静脉位于腰交感干浅面者占(68.42±4.35)%,以腰4、5静脉多见;生殖股神经穿出腰大肌平面多数与第2~4腰椎或椎间盘对齐,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0.81±0.48)cm.结论:腰交感神经变异较大,毗邻结构关系复杂,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熟悉腰交感神经的变异及其局部解剖关系.

    作者:卢小刚;代远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的瓣膜破坏以及先天性瓣膜缺乏等形成的深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瓣移植常常是后的选择[1].但是,自体静脉瓣移植除来源有限、损伤较大外,尚有瓣膜强度不足和带瓣静脉的管径难以符合要求等问题[2].而异体瓣膜和人工瓣膜必须终身抗凝,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和抗凝相关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心血管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构建组织工程化静脉瓣提供了可能.研究证明,虽然每条深静脉的瓣膜有多对,但只要移植一对有功能的瓣膜就能明显改善血液逆流的问题[3].理想的组织工程化静脉瓣应该具有类似天然瓣膜的三层结构,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能够承受跨壁压力和血流对瓣膜的切应力;表面应该完全内皮化,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黏附的作用;无免疫原性;具有生长和修复功能[4].

    作者:温昱;张传森;党瑞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的优化计算机辅助测量

    目的:研究专门的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骨盆CT数据4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80个半骨盆模型.根据临床手术需要,对螺钉到骨边界的加权距离进行动态采样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迭代修改螺钉两个端点位置,达到佳位置,并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结果: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入钉点在髂前上、下棘之间切迹与坐骨大切迹连线中点上方(15.72±2.71)mm处;其进针方向与入钉点-髂前下棘连线呈(42.84±2.61)°,与入钉点-髂结节连线呈(31.96±2.58)°;螺钉骨内段长度为(101.12±7.2)mm.结论: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测量技术,方便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和临床手术方案.

    作者:郑琦;廖胜辉;石仕元;费骏;魏威;汪翼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及评价

    目的:改进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并运用多个指标评价该模型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体质量300~350g的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所有动物均采用水合氯醛麻醉,模型组在手术过程中用丝线结扎翼腭动脉,从颈内动脉将直径0.25mm的渔线插入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并恢复颈总-颈外动脉血流.结果:模型组成功率为80%,神经缺损症状出现率为100%,24h存活率为75%.模型对照组成功率为73.9%,神经缺损症状出现率为88.2%,24h存活率为80%.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及体质量下降率均明显升高.结论:选用体质量均衡的大鼠,采用丝线结扎翼腭动脉,同时不结扎颈总动脉,从而保持颈总-颈内动脉血流畅通,能提高模型成功率和稳定性.

    作者:李艳红;孙晓萍;欧丽娟;王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多内脏器官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应激组(应激组)、慢性应激非经非穴电针刺激组(非穴组)、慢性应激足三里电针刺激组(足三里组)和慢性应激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模后,非穴组和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氟西汀组给药,每天1次3周;经Open-field行为测试,解剖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应激组相比,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的行为明显改善;应激组大鼠出现胃腺和食管黏膜上皮萎缩,肺出现灶状充血,肺组织间炎症细胞增多,20%~30%出现肺脓肿现象;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胃腺、食管黏膜上皮和肺组织病变减轻,未见肺脓肿发生,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增强,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足三里组与应激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的刺激效应,调节了神经通路,并促进了周围器官的5-HT合成有关.

    作者:吴爱群;党瑞山;周强;张伟宏;王栋;陈尔瑜;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缺血,而怎样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有了质的突破.但PTCA术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达20%以上,且再狭窄后难以治疗.因此寻找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内皮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可以促进血管的生长,对心肌缺血具有治疗作用[1],它为改善心肌缺血后的血液循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VEGF的表达,旨在探讨心肌缺血与VEGF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应用VEGF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心肌缺血提供证据.

    作者:任明芬;郭志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胞胎含二纸样胎浅析

    在收集病理胎儿畸型标本中,发现一罕见纸样胎儿标本,即三胎中两胎为纸样胎儿,一胎为正常分娩.

    作者:方凯;江翠娥;韩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核素在大鼠经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循行现象的佳条件

    核素循经迁移是经脉线的重要经络现象之一,但人们对其迁移轨迹落实在何种组织结构上尚无定论,而且有关核素循经迁移实验技术要素,或各自为是,或混沌不清,或相互矛盾[1-3].我们已初步发现大鼠与人体相应的经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有经络作用,并显示核素循经迁移的轨迹[48],对此我们依托自身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实验条件探讨.

    作者:孟凡迅;彭晓飞;王静;强福林;蔡晶;沈康;党瑞山;刘芳;陈尔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牙体硬组织解剖学特征

    目的:建立辽宁地区恒前牙分析指数数据库.方法: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牙位牙齿的冠长、冠宽、冠厚、颈宽、颈厚.采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获得我国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的解剖外形数据;男女恒前牙个别牙位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恒前牙不同牙位同一测量值之间、同一牙位不同测量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解剖学测量数据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存在差异.结论: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具有独特的解剖形态.

    作者:沙峰;吴爽;席焕久;王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制备的大鼠PD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实验(中药)组和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大鼠益精养血方灌胃,各30d.灌胃结束2周后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cl-2、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电镜技术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的旋转圈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实验组损毁侧与健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实验组损毁侧黑质Caspase-3表达的D值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与Caspase-3相反;免疫电镜观察TH免疫反应产物表达于黑质DA能神经元高尔基复合体质膜面及胞质内,电子密度较高,在正常组中多见,实验组较少,而模型组很少见.结论:益精养血方对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吕娥;吕宁宁;付文玉;魏志新;郭淑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热休克蛋白70单抗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近年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HSP70)具有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1].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HSP70单抗处理癌细胞,应能抑制肿瘤细胞合成,HSP70起到抗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我们以胃腺癌MGC-803细胞为材料进行了HSP70单抗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陈兰英;刘瑞芳;李智伟;屈二军;赵安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垂体前叶腺细胞增龄变化及其与滤泡星形细胞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大鼠垂体前叶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滤泡星形细胞(folliculo-stellate cells,FSCs)之间的形态学关系.方法:透射电镜观察2~3月(青年组)、10~12月(中年组)、18~20月(老年组)3组大鼠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结果:3组大鼠的FSCs和腺细胞之间均存在连接复合体样结构;在增龄过程中,FSCs的形态变化不明显,而腺细胞及其细胞间质变化明显:细胞排列散乱、细胞间隙增宽、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以中年组较为显著;脂褐素、髓样体、凋亡细胞增多,老年组比较明显.结论:FSCs可能通过与腺细胞的直接接触对腺细胞发挥作用;垂体前叶腺细胞及其细胞间隙的变化直接反映其增龄变化.

    作者:张喜平;刘锋;崔慧先;赵长义;任国山;葛水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的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大鼠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的调节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与获取新生大鼠心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使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促进TIMP-1蛋白表达,MMP-1/TIMP-1比值下降.AcSDKP可以抑制TGF-β1对心成纤维细胞MMP-1表达的下调作用,使MMP-1蛋白表达增加,而对TGF-β1介导的TIMP-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MMP-1/TIMP-1比值增加.结论: AcSDKP可以通过上调TGF-β1介导的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并增加MMP-1/TIMP-1比值,以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这可能与AcSDKP抗心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作者:王小君;杨方;刘丽;吴芳;王瑞敏;马文东;罗玲;户万秘;裴新;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缺损一月的大鼠坐骨神经

    目的: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桥接缺损1个月的大鼠坐骨神经,观察神经再生以及靶肌肉神经再支配的相关情况.方法:切除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一段,造成1个月的神经缺损模型,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进行桥接修复,3个月后进行神经及靶肌肉的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组的复合肌动作电位、再生神经及腓肠肌的形态等和自体神经组接近,两组均明显优于缺损组.结论: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缺损1个月的大鼠坐骨神经.

    作者:施伟;姚健;陈雪;林巍巍;焦海山;王晓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西藏那曲地区藏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调查西藏那曲地区藏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为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奠定基础.方法: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方法对150名那曲地区藏族正常人HLA-E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测到3个HLA-E等位基因:HLA-E*0101的频率高,为40.59%,其次为HLA-E*01032和HLA-E*01031,分别占36.63%和22.77%.结论:那曲地区藏族人群HLA-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E*0101 40.59%、E*01031 36.63%和E*01032 22.77%.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藏族HLA-E基因频率参数.

    作者:潘玉玲;任甫;席焕久;乔高锋;黄克强;温有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鼠同种异体移植卵巢组织的功能及形态学差异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移植卵巢组织在昆明种小鼠(KM小鼠)和重症免疫缺陷鼠(SCID鼠)体内存活、卵泡发育及内分泌功能.方法:分别将同种异体卵巢组织移植到两种去势小鼠肾被膜下,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移植后1、2个月取移植物和子宫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定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结果:两种小鼠在卵巢移植后均恢复了动情周期,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去势组.术后2个月内,SCID鼠体内移植物存活良好,可见各级卵泡和黄体,但Oct-4阳性细胞逐渐减少;KM小鼠体内移植物则渐进性炎症细胞浸润,终发生坏死或纤维化.结论:免疫排斥影响移植卵巢的卵泡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发挥;同种异体卵巢在SCID鼠体内存活良好,具有内分泌功能、卵泡发育并可能排卵.

    作者:冯定庆;凌斌;高婷;石永云;周颖;沈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