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平;刘锋;崔慧先;赵长义;任国山;葛水群
在解剖一具约60岁的女性尸体时,发现右上臂肱动脉明显变异双肱动脉.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友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传统方式制作的解剖学标本附有着色物质或其他污染物质,通常外观较黑而粗糙,限制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保证标本美观,贴近自然,在制作标本之前对骨和软组织进行漂白.过氧化氢(即双氧水,H2O2)常用于人体标本的漂白[1].本文探讨H2O2在人体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漂白作用机制,并研究辅助剂对H2O2漂白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良昌;金德山;罗昌福;李相伍;崔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传统的人体系统解剖学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形式固定呆板.期末考试常常一锤定音,考试成绩不能更好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围绕考试环节进行了改革.
作者:李良昌;李光昭;崔林;金东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为经桡动脉至冠状动脉插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上肢标本及50例成人心标本上观测与冠状动脉造影术有关的解剖结构.结果:桡动脉干长(210.8±23.4)mm,体表投影位于肱骨髁间连线中点远侧(22.4±2.6)mm与桡、尺骨茎突连线外侧1/4处的连线,远侧端内径为(1.9±0.5)mm.左、右冠状动脉干长分别为(9.9±3.5)mm和(5.7±3.1)mm,内径分别为(4.1±0.9)mm和(3.1±0.8)mm.冠状动脉向上方开口者与升主动脉侧壁远侧端的夹角左侧(76%)为(123.00±8.20)°,右侧(58%)为(109.30±11.10)°;向下方开口者其夹角左侧为(72.00±12.20)°,右侧为(65.00±13.50)°.结论:桡动脉穿刺针的方向应与其体表投影方向一致,导管的大小以5F为宜;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干的长度不宜过深;还应根据冠状动脉的开口方向调整导管的角度,并注意桡动脉和冠状动脉口的变异.
作者:陈玲珑;郑鸣;韩涛;吴碧莲;林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正常人体解剖学》(以下简称《解剖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医学生一定要学好《解剖学》,教好《解剖学》是学生学好《解剖学》的关键.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提倡教师应一专多能.但是,近年来随着高职扩招,解剖学教师相对不足,一些非解剖学专业的教师,以及刚工作的年青教师,在没有解剖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加入解剖学教学队伍.这样势必对解剖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就笔者数十年来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体会,对解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以下论述.
作者:何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制备的大鼠PD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实验(中药)组和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大鼠益精养血方灌胃,各30d.灌胃结束2周后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cl-2、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电镜技术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的旋转圈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实验组损毁侧与健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实验组损毁侧黑质Caspase-3表达的D值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与Caspase-3相反;免疫电镜观察TH免疫反应产物表达于黑质DA能神经元高尔基复合体质膜面及胞质内,电子密度较高,在正常组中多见,实验组较少,而模型组很少见.结论:益精养血方对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吕娥;吕宁宁;付文玉;魏志新;郭淑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对严重的大鼠脊髓损伤蛋白多糖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横断伤模型,分为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治疗组,给于治疗组硫酸软骨素酶ABC鞘内注射,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的表达,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法观察GAP-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损伤组比较,CSPGs的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而GAP-43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能够裂解CSPGs,改善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促进GAP-43mRNA及蛋白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林扬元;谢群;陈建明;王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改进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并运用多个指标评价该模型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体质量300~350g的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所有动物均采用水合氯醛麻醉,模型组在手术过程中用丝线结扎翼腭动脉,从颈内动脉将直径0.25mm的渔线插入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并恢复颈总-颈外动脉血流.结果:模型组成功率为80%,神经缺损症状出现率为100%,24h存活率为75%.模型对照组成功率为73.9%,神经缺损症状出现率为88.2%,24h存活率为80%.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及体质量下降率均明显升高.结论:选用体质量均衡的大鼠,采用丝线结扎翼腭动脉,同时不结扎颈总动脉,从而保持颈总-颈内动脉血流畅通,能提高模型成功率和稳定性.
作者:李艳红;孙晓萍;欧丽娟;王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妊娠20~24周人胎脑室管膜下区(SVZ)神经细胞分化.方法:收集胎龄为20~24周的正常胚胎6例.快速解离SVZ并行即刻培养,4h后应用特异免疫标记识别各类型神经细胞.结果:大约50%左右SVZ细胞为神经元[MAP2+细胞为(50.9±4.6)%, β-Ⅲ-tubulin+细胞为(51.7±3.8)%],其中皮质神经元亚型calretinin+中间神经元占(3.5±0.3)%;约1/3 SVZ细胞具有星形胶质细胞特性[vimentin+细胞为(32.7±1.5)%,GFAP+细胞占(31.9±3.0)%];少突神经胶质前体细胞(PDGFRα+细胞)为(6.7±0.6)%,小胶质细胞(lectin+细胞)占(1.1±0.1)%,神经干样细胞(nestin+细胞)为(14.6±0.9)%.大约有1/10 SVZ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期[BrdU+细胞占(11.0±0.02)%].结论:妊娠20~24周,人类SVZ增殖活跃,包含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多潜能干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亚群.
作者:陈燕惠;张燕舞;吕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大鼠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对照组、LPS干预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γ计数仪检测125I-BSA通透量观察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LPS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125I-BSA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蛋白表达下降,川芎嗪治疗组能明显拮抗LPS的上述作用.结论:川芎嗪对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它能影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有关.
作者:彭镜;尹飞;李玉飞;甘娜;张红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大鼠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的调节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与获取新生大鼠心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使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促进TIMP-1蛋白表达,MMP-1/TIMP-1比值下降.AcSDKP可以抑制TGF-β1对心成纤维细胞MMP-1表达的下调作用,使MMP-1蛋白表达增加,而对TGF-β1介导的TIMP-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MMP-1/TIMP-1比值增加.结论: AcSDKP可以通过上调TGF-β1介导的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并增加MMP-1/TIMP-1比值,以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这可能与AcSDKP抗心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作者:王小君;杨方;刘丽;吴芳;王瑞敏;马文东;罗玲;户万秘;裴新;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原理对生物结构的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了显示细胞中某种化学成分,需具有该成分的标记抗体及标记物,电镜常用的标记物有铁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胶体金等.近十年来,免疫电镜金标的报道日益增多[12],酶标则相对较少[3].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组织金颗粒很难进入,需用酶标才能完成.结合我们的经验,介绍神经组织的酶标记方法.
作者:颜永碧;沙继宏;王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大鼠垂体前叶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滤泡星形细胞(folliculo-stellate cells,FSCs)之间的形态学关系.方法:透射电镜观察2~3月(青年组)、10~12月(中年组)、18~20月(老年组)3组大鼠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结果:3组大鼠的FSCs和腺细胞之间均存在连接复合体样结构;在增龄过程中,FSCs的形态变化不明显,而腺细胞及其细胞间质变化明显:细胞排列散乱、细胞间隙增宽、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以中年组较为显著;脂褐素、髓样体、凋亡细胞增多,老年组比较明显.结论:FSCs可能通过与腺细胞的直接接触对腺细胞发挥作用;垂体前叶腺细胞及其细胞间隙的变化直接反映其增龄变化.
作者:张喜平;刘锋;崔慧先;赵长义;任国山;葛水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常用的指标,而考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更好地组织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既能涵盖《组织学与胚胎学》主要内容,又能够有一定区分度的试卷,我们将Microsoft Excel软件应用到其中,具体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翁静;史小林;郭晓霞;梁元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年老是人生命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如何让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有质量的生活是现今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而在这一切研究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于老年大脑的研究,发现其衰老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延缓其衰老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Brody发现老年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死亡高达49%[1],以后的研究也相继证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传统计量方法弊端的暴露,以及体视学方法新技术的发明和MRI等新的检测设备的应用,人们发现老年大脑皮质并不存在显著性神经元死亡,而老年大脑白质存在显著性萎缩.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射到对老年大脑白质萎缩机制的研究上.
作者:李琛;唐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西藏那曲地区藏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为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奠定基础.方法: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方法对150名那曲地区藏族正常人HLA-E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测到3个HLA-E等位基因:HLA-E*0101的频率高,为40.59%,其次为HLA-E*01032和HLA-E*01031,分别占36.63%和22.77%.结论:那曲地区藏族人群HLA-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E*0101 40.59%、E*01031 36.63%和E*01032 22.77%.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藏族HLA-E基因频率参数.
作者:潘玉玲;任甫;席焕久;乔高锋;黄克强;温有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加之各医学院校相继开设局部解剖学实验课,尸源紧张,激发了我们利用校园网创办局部解剖学虚拟实验室,作为局部解剖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使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假期期间,都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或其他方式,通过互联网模拟尸体解剖操作.
作者:张天伍;陈雪梅;张雁儒;臧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的瓣膜破坏以及先天性瓣膜缺乏等形成的深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瓣移植常常是后的选择[1].但是,自体静脉瓣移植除来源有限、损伤较大外,尚有瓣膜强度不足和带瓣静脉的管径难以符合要求等问题[2].而异体瓣膜和人工瓣膜必须终身抗凝,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和抗凝相关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心血管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构建组织工程化静脉瓣提供了可能.研究证明,虽然每条深静脉的瓣膜有多对,但只要移植一对有功能的瓣膜就能明显改善血液逆流的问题[3].理想的组织工程化静脉瓣应该具有类似天然瓣膜的三层结构,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能够承受跨壁压力和血流对瓣膜的切应力;表面应该完全内皮化,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黏附的作用;无免疫原性;具有生长和修复功能[4].
作者:温昱;张传森;党瑞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多内脏器官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应激组(应激组)、慢性应激非经非穴电针刺激组(非穴组)、慢性应激足三里电针刺激组(足三里组)和慢性应激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模后,非穴组和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氟西汀组给药,每天1次3周;经Open-field行为测试,解剖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应激组相比,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的行为明显改善;应激组大鼠出现胃腺和食管黏膜上皮萎缩,肺出现灶状充血,肺组织间炎症细胞增多,20%~30%出现肺脓肿现象;足三里组和氟西汀组胃腺、食管黏膜上皮和肺组织病变减轻,未见肺脓肿发生,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增强,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足三里组与应激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症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的刺激效应,调节了神经通路,并促进了周围器官的5-HT合成有关.
作者:吴爱群;党瑞山;周强;张伟宏;王栋;陈尔瑜;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胃窦生长抑素(SS)、白细胞介素2(IL-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海洛因依赖组大鼠胃窦SS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增强,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空白和盐水对照组,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升高.结论:大鼠胃窦中SS、IL-2阳性细胞通过形态数量及细胞内的SS、IL-2的含量改变参与了在海洛因依赖期间机体的调节过程.
作者:夏白娟;梁文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