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珠;耿娇霞
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临床发病率较高,尤以肠破裂占第1位,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184例,伴肠破裂58例占31.5%,现将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文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促进中医学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探索了制约其发展的业内6大问题的出现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作者:韩力扬;岳黎敏;单铁英;张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复元活血汤原系<医学发明>所载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而致疼痛的有效方剂.笔者根据该方具有疏肝气、化瘀血、攻痼之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痰凝所致妇科疾患,同样取得了满意疗效,兹录验案4则.
作者:聂梅芳;高荫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在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96例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素氮(BUN)、肌酐(Cr)异常的肾病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BUN,Cr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尿微量蛋白与肾脏病变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判断肾脏病变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丁丁;袁有才;钟亚玲;游正芸;黄文方;杜琼;赖德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近数年来,男子不育症求治患者日渐增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自拟马钱子强精丸进行观察,应用数年,效果很好,颇受患者欢迎,现介绍于下.
作者:张旭岩;张树森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方北芪口服液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流(MCAO/IR)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该药作用于脑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取新鲜缺血侧脑海马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凋亡的定量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即可测得凋亡峰,模型组、治疗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百分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北芪口服液有明显抗凋亡的作用,运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中风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作者:薛红;黄燕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少部分妇女长时间带器,一直到绝经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到门诊要求取器.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给取器手术带来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对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30h后再进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荣;李爱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1999年4月-2002年11月,笔者根据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及近年来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适时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CHF,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桂玲;王晶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瘢痕子宫破裂病例比较少见,孕妇及新生儿抢救成活率较低,目前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2001年5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瘢痕子宫破裂患者及新生儿,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第9天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茹素格;赵桂森;王兰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护士长是病房工作的关键人物,护士长的思想认识、管理方式与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体护理是否顺利开展,因此,应加强对护士长的培训,以提高她们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护理部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护士长参加整体护理学习班,参观院外模式病房,开拓思想,开阔眼界,请专家、学者来院讲课、传授整体护理新概念,介绍整体护理发展趋势与模式病房经验;同时举办全院护士长学习班,强化现代护理理论教育,联系实际座谈转变护理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领导艺术与护理管理及质控的专题讲座,系统学习护理程序及其临床应用等.通过上述学习培训,不仅要使护士长明确整体护理的努力方向,理解整体护理的内涵,提出本病房的护理哲理,带领和促进护士服务观念的转变,同时还要使护士明确职责,理顺职能,并从排班、分工、表格、职责、制度、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管理的方式,完善质控体系.
作者:宋爱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一种,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有黏膜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在角化的附着龈、硬腭则少见.患者年龄多在10~20岁,女性多见.以黏膜疼痛而且进食时加重为主诉,有自限性,10 d左右自愈.复发性口疮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感染等有关.自2000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口腔溃疡41例,收到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两组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组患者疗效有很大差异,P<0.005.结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诊断较困难导致临床疗效较差.
作者:张玉;黄新华;赵文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者,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 h,是产科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占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不仅影响产妇健康,而且可危及产妇生命.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现将54例确诊为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唐磊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在护理急性脑外伤伴吞咽障碍患者中,通过对鼻饲模式的改良,并与传统方式比较,发现改良后的方法,对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改善营养状况及病情恢复均有明显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佳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从治疗学的角度探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可能病因及治疗选择.方法将132例门诊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在平均年龄、病程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分为3组:A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B组患者口服前列回春胶囊,C组患者同时服用上述2种药物,治疗随访6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变化.结果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分别同A组、B组比较,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反应能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特异性环氧化酶Ⅱ抑制剂及前列回春胶囊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均有一定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倪梁朝;陈伟星;李贤新;杨尚琪;刘运初;关志忱;苏泽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新型的生物治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第四模式,而肿瘤疫苗接种治疗是生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肿瘤术后的转移和复发[1].我科2000-2003年对15例肿瘤患者进行了术后自体瘤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黎萍;黄桂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潮热是绝经过渡期妇女特有的症状之一.其表现为突然上半身发热和潮红,伴有头胀、眩晕或无力,症状消失前多有大量出汗或畏寒.发病率为75%~85%,持续时间几个月至5年.现将潮热的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王加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如果一张外地会诊的HE切片染色不清楚,又无蜡块,无法诊断,就需要重新染色.方法:①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找出染色失败的所在之处.②将切片浸入二甲苯中10 min取出,去掉盖玻片,再入二甲苯10 min,彻底溶掉树胶.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95%乙醇脱二甲苯,组织浸水,水洗,入1%盐酸乙醇,彻底脱去细胞核的染色,时间宁长勿短,水洗.
作者:史淑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胆瘘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78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36例胆管术后胆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手术治疗15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16例,PCD+ERCP胆管支撑引流5例,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外,余均痊愈.结论胆管术后胆瘘除非引起严重的腹膜炎需开腹手术,多数病例采用PCD或PCD+ERCP胆管支撑引流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秦入金;王修玉;吕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肛周尖锐湿疣(CA)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该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发生于肛门周围的病毒性皮肤病.目前治疗肛周CA的方法有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外用药物去疣法等,但治疗后复发率达30%~70%[1].为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抗疣解毒汤术后外部薰洗坐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瑞岐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