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霞
红花是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药物研究表明,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红花黄色素、红花甙、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等,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综述如下.
作者:时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我院1999年9月-2003年9月共收治低血糖脑病74例,均为我院信院患,其中初诊误诊为脑梗死12例,误诊率16%.现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陈风学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用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已有1000a的历史,但至今脑脊液常规检查,如细胞计数与分类、糖与蛋白定量、革兰染色、细菌培养仍然是主要检查内容[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相应地对这些疾病有评估及诊断价值的实验室研究也越来越多,同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脑脊液蛋白成分的变化往往反映感染的性质和类型.现对脑脊液蛋白质测定及临床应用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英武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妊娠期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造成了妊娠期妇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变化.
作者:邱亚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肺积方与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方法.方法治疗组10例晚期肺癌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植入当天起采用中药肺积方口服.每日1剂,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复查,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肿瘤控制情况,追踪生存期.结果治疗后比治疗前大部分(80%以上)患者 KPS评分和体质量稳定或提高;疲乏、纳差、疼痛等主要症状改善;肿瘤控制情况:CR 1例,PR 5例,SD 3例,PD 1例. (CR+PR)共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稳定率为30%,进展率为10%.中位生存期11个月.1年生存率50%.结论中药肺积方与125I粒子植入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主要症状、控制肿瘤的增长、延长生存期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志庆;田华琴;郎江明;梁贵文;蒋开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其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骨科患者起病急、病程长、活动少,结合其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希云;匡秀钦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应用的各种化疗药物大多对血管壁及软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和损伤.在输液过程中,如何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非常重要,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癌症患者136例,采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400多个周期的化疗,其中1例出现化疗药物渗漏,1例沿静脉走向处发红、发热、肿胀、疼痛,由于发现早、处理及时,均未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申英平;申英华;张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茵栀黄注射液主要由茵陈、栀子、黄芩等药物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作用.茵陈苦辛凉,有除脾胃肝胆湿热而退黄疸之效;黄芩苦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栀子苦寒,常用于热证、心烦、郁闷.三者联用加强了清热、利湿、退黄、护肝利胆的作用.近年来茵栀黄注射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其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解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透析室的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和各种消毒剂,这些均易造成透析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对其危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对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赵永秀;庄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胸腔积液为一常见病症,以往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但其准确性及指导穿刺不如B超准确,超声检查对肋膈角处的少量积液及胸腔内的大量积液都可准确迅速做出判断,而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模糊及一侧胸腔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尤其是少量积液X线难以区分是胸膜粘连、肥厚还是积液,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检出胸腔积液患者3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扈长旭;关中礼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股动静脉穿刺插管技术日益完善,已成为心导管术的常见血管入路.但是,术后发生包括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内的外周血管并发症仍占一定比例.自2000年以来,我院经床旁超声检查并指导治疗心导管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患者15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伍霞芳;林仙方;彭晓慧;孙新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及诊疗的相关因素,如到达医院后完成头颅CT检查的时间、抗栓治疗的类型.方法收集200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75例,能提供发病后到达医院时间、头颅CT检查完成的时间等资料.结果 275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发病后3h内到达医院者21例(7.64%),6h和24h内到达医院者分别为23例(8.36%)和57例(20.73%);由救护车接入医院者26例(9.45%),均为城镇居民.到达医院后30min内完成头颅CT检查者45例(16.36%),1h内完成CT检查者107例(38.91%).11例符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只有3例(1.09%)完成.有179例(65.09%)行抗栓治疗.结论院前延误是脑梗死延迟就诊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教和充分使用120急救系统;院内诊疗欠规范有待改善.
作者:罗伟良;刘武;邱金华;许南燕;黄耀忠;徐剑斌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开窗自体髂骨植骨有限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对22例(30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本组22例(30足)随访8~22个月,优良率93%.结论开窗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不失为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嘉懿;王路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从<宋史>、<明史>、<百部地方志>等资料中通过考证后对人物有关的遗传、环境、疾病等材料进行粹取并分类计算统计.①百岁以上的老人是散发的,但也记有2个长寿家族.②凡长寿者具有表型为强抗性、心理中和、抗衰老、高智能、特殊体态或功能及强适应性之一或多种基因组分者.③寿限受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社会或疾病等环境的影响较大.结论:①凡具有2~3组的佳基因组合者,其获得大于100岁以上寿限的概率较高.②某些性状如体质、心理、适应性等虽具有遗传基础,但其表型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表达而定势的.
作者:林乔;吴斌;王米渠;李炜弘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经治的9例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的病例术前全部行UBM及前房角镜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9例经UBM与前房角镜检查,全部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脱离.前者检查结果5例为沟通型,4例未见沟通;后者检查结果全部为沟通型.其沟通的确定及方法的定位较UBM报告更为准确.结论 UBM能准确诊断挫伤性睫状体脱离,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在沟通的确定及方位的定位上前房角镜检查优于UBM.
作者:王红伟;成庆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重症肺心病由于感染等因素使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明显,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1999年9月以来,笔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硫酸镁对34例重症肺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耿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如果服药量大,入院时往往很难插入胃管,此时急需切开洗胃才能彻底排毒、提高抢救成功率,笔者现将16例切开洗胃患者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冬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并且不断出现新型ACEI药物,不仅因为ACEI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同时还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进展,保护改善肾功能,改善糖代谢,逆转左室肥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它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服用方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未达到应有的范围,尚具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香华;刘晓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相关文献,笔者就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梅璇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心系病证是指心脉痹阻不通所引起的病证,其病位在心,由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所致,包括了祖国医学中的胸痹、真心痛、阙阴痛、心悸、怔忡等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风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中医诊治心系病症时,根据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并非单从心脏本身着眼,认为心与其他四脏生理病理及病证密切相关,健脾、补肾、和肝、理肺均可达到治疗心脏疾病的目的,然而在临证时医者从心、肝、脾、肾论治者多见,而从肺论治心系病证较少.笔者在临床上从肺论治心系病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