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窗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赵嘉懿;王路

关键词:植骨, 内固定, 跟骨, 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开窗自体髂骨植骨有限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对22例(30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本组22例(30足)随访8~22个月,优良率93%.结论开窗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不失为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28例肝癌的B型超声显像诊断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超声仪的发展,超声显像在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指导肿瘤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应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肝癌28例,详尽描述了肝癌的各种表现及声像图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立苹;张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红花是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药物研究表明,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红花黄色素、红花甙、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等,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综述如下.

    作者:时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腹部闭合伤112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对112例腹部闭合伤患者诊治的经验,以提高基层医院外科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闭合性腹部外伤 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单一脏器损伤36例,多脏器或合并其他重要系统损伤76例,非手术治疗7例,手术治疗105例.结果治愈106例,死亡6例.结论腹腔穿刺、CT检查诊断腹部闭合伤的准确率高.

    作者:陈孝实;杨则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降脂颗粒防治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标准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乙醇灌胃、CCl4菜籽油溶液注射,联合建立复合脂肪肝动物模型[1].随机分为10组,A1,A2为空白对照组,B1,B2为模型对照组,C,D为降脂颗粒大、小剂量预防组,E为东宝肝泰预防组,F、G为降脂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H为东宝肝泰治疗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A1,B1,C,D,E组于实验第16天,A2,B2,F,G,H组于实验第46天处死动物,取血及肝组织做肝功能、血脂、肝脏内脂质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①C,D组与B1组比较,F,G组与B2组比较,各项肝功、血脂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有改善(P均<0.01).②C,D组与E组比较,F,G组与H组比较,各项肝功、血脂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降脂颗粒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尤以高剂量预防及治疗组作用显著.

    作者:夏国栋;谢朝良;杨华秀;孙同郊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病的X线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致破骨细胞增多,使骨质吸收加速而导致骨骼改变[1].现将其X线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家晓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常用抗菌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的代谢

    妊娠期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造成了妊娠期妇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变化.

    作者:邱亚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若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常致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由于该骨折属于近关节部位骨折,加之合并肩关节脱位,治疗难度大,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危险大,易遗留功能障碍,所以多主张开放复位内固定.我科1996-2002年收治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田恽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新用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又称白果叶.银杏叶提取物(EGb)的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和银杏总内酯.其中黄酮苷包括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黄素等;总内酯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1].研究发现:EGb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LPO、提高SOD活力;能够舒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钙离子内流、抑制血小板凝聚等.EGb中的银杏内酯是迄今临床应用有价值的PAF受体拮抗剂.PAF是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组织分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磷脂,它与许多疾病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2].EGb现有注射剂和口服剂,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在临床应用中还发现它对其它一些疾病也有明显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谢卫红;田金满;崔晓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门诊药房开展咨询服务的工作体会

    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是为了缓解患者日趋增长的用药知识需求矛盾的需要,也为药学人员与患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应用药物,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做出新的探索,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培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开窗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开窗自体髂骨植骨有限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对22例(30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本组22例(30足)随访8~22个月,优良率93%.结论开窗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不失为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嘉懿;王路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自拟香英汤治疗萎缩性胃炎5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慢性胃炎发病总数的30%.许多学者认为,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不可逆转,且为癌的前期病变,其癌变率达1.5%,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自拟香英汤治疗该病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文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38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较为常见,但症状多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误治,增加病情的危险性.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143例,其中并发低钠血症3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国栋;薛翔;闫卫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经治的9例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的病例术前全部行UBM及前房角镜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9例经UBM与前房角镜检查,全部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脱离.前者检查结果5例为沟通型,4例未见沟通;后者检查结果全部为沟通型.其沟通的确定及方法的定位较UBM报告更为准确.结论 UBM能准确诊断挫伤性睫状体脱离,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在沟通的确定及方位的定位上前房角镜检查优于UBM.

    作者:王红伟;成庆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五代至清长寿者的长寿相关基因组合与环境对其寿限的影响

    从<宋史>、<明史>、<百部地方志>等资料中通过考证后对人物有关的遗传、环境、疾病等材料进行粹取并分类计算统计.①百岁以上的老人是散发的,但也记有2个长寿家族.②凡长寿者具有表型为强抗性、心理中和、抗衰老、高智能、特殊体态或功能及强适应性之一或多种基因组分者.③寿限受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社会或疾病等环境的影响较大.结论:①凡具有2~3组的佳基因组合者,其获得大于100岁以上寿限的概率较高.②某些性状如体质、心理、适应性等虽具有遗传基础,但其表型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表达而定势的.

    作者:林乔;吴斌;王米渠;李炜弘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瘀血症

    盆腔瘀血症为妇科常见病,多由慢性盆腔静脉瘀血引起,过去临床多认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1].传统检查方法为X线盆腔静脉造影,患者不易接受,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该病的诊断率不断提高,现将我院1997年8月-2003年6月诊断为盆腔瘀血症的15例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诊手术多数为意外伤和突发病,其病情急、发病时间短,患者术前无心理适应过程,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故在术前、术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焦俊敏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单侧输尿管结石并发肾重度积水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体会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自然科学与医学的成功结合,无创伤性,安全有效.输尿管结石并发肾重度积水是尿石症中严重的.我院2000年6月-2003年12月对1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并发肾重度积水行ESWL,其治疗疗效如下.

    作者:殷荣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茵栀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茵栀黄注射液主要由茵陈、栀子、黄芩等药物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作用.茵陈苦辛凉,有除脾胃肝胆湿热而退黄疸之效;黄芩苦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栀子苦寒,常用于热证、心烦、郁闷.三者联用加强了清热、利湿、退黄、护肝利胆的作用.近年来茵栀黄注射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其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解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13例川崎病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特别容易侵犯冠状动脉,是儿童及青少年冠状动脉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川崎病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笔者对1992年4月-2002年4月我院13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洁;施光其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36例治疗体会

    我院1996年10月-2002年6月收治3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具体治疗经过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均符合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1980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3~79岁,平均71岁.入院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绀,尿量<1000mL/24h,心率106~145次/min,律齐,双肺闻少量至中等量干湿音,12例有轻度双下肢水肿,血气分析符合Ⅱ型呼衰,血清钠均<130mmol/L,其中16例血清钠<120mmol/L.

    作者:倪爱群;徐胜荣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