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蝶腭动脉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邓彬华;彭玉成;孙爱华;党瑞山;张传森

关键词:蝶腭动脉结扎, 筛骨嵴, 显微外科解剖学, 鼻内镜, 鼻出血
摘要:目的:为鼻内镜下经鼻蝶腭动脉结扎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固定的成人尸头蝶腭动脉区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及干性颅骨的骨性标志进行观察,并测量筛骨嵴与前鼻棘、下鼻甲上端、中鼻甲后端的距离.结果:筛骨嵴位于蝶腭孔的前下方,蝶腭动脉分出的鼻后外侧动脉的前方.筛骨嵴与前鼻棘间距为(50.54±3.28)mm,与下鼻甲上端垂直间距为(9.99±1.79)mm,与中鼻甲后端间距为(9.51±1.88)mm.结论:筛骨嵴是经鼻内镜下定位蝶腭动脉及蝶腭孔的重要解剖标志.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cadher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目的:研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中E-cadherin与PCNA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cadherin与PCNA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正常早期绒毛(NP)及其肿瘤(CM、IM、CCA)中表达率分别为56.29%、42.07%、19.30%、7.14%,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CNA在NP、CM、IM和CCA中表达率分别为10.40%、20.76%、53.60%、51.95%,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E-cadherin与PCNA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E-cadherin和PCNA的检测有助于良恶性GTT的鉴别;E-cadherin表达减弱或消失促进了GTT的增殖活性.

    作者:胡建功;胡凤贤;张和华;申兴斌;李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与断层影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颅中窝骨性突起的应用解剖

    颅中窝底凹凸不平,其骨质突起是颞下经颞骨岩部前入路中必然要遭遇的结构,术中如何大限度地磨平颅中窝底骨性突起、扩大视野,并保护相关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16具标本的颅中窝底骨性突起及其邻近结构进行了观测,以期提高手术的精确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沉浮;袁贤瑞;姜维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雌性大鼠去卵巢后下丘脑CREB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雌性大鼠去卵巢后,下丘脑视前区(PA)内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探讨CREB与GnRH分泌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下丘脑视前内侧区(MPA)和视前外侧区(LPA)内CREB阳性神经元进行形态观察和细胞计数,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REB阳性神经元内的免疫产物的平均光密度(AOD)值.结果:(1)大量CREB阳性神经元见于对照大鼠的LPA和MPA.(2)去卵巢后CREB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AOD值显著增高.(3)在阳性神经元分布和阳性产物的含量上有时间和亚区差异.结论:大鼠去卵巢后,在较长时间内,下丘脑CREB阳性神经元仍保持比对照组大鼠较多的数目.

    作者:张鸣生;潘三强;宿宝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年猕猴盆骨的性别逐步判别分析

    目的:探讨盆骨有关变量在性差判别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15,♂9)成年太行山猕猴盆骨15项变量时行测量,进行单变量性别判别分析和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有6项变量性别间差异显著.选择盆骨有关变量建立的性别判别函数式,正确判别率为87.5%~100.00%.结论:用猕猴盆骨变量时行性别判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进;张红绪;雷梦云;翟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脊髓血供的计量学观察

    目的:探讨脊髓内部血管构筑和分布,为脊髓缺血性的有关病变、治疗和预后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碱性磷酸酶血管染色法,对脊髓内部血管,用体视学方法作计量和观察.结果:在脊髓内部灰、白质的毛细血管体密度,表面积密度、长度密度存在着差异.结论:灰质内毛细血管的体密度,表面积密度、长度密度均明显高于白质,灰质前角的毛细血管量明显多于后角,而自质毛细血管的体密度是:前索>侧索>后索.

    作者:伍思琪;王启华;张文光;黄兆林;刘艳慧;陈增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瘢痕疙瘩与HLA-Ⅱ类基因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免疫遗传学因素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0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并以100例正常人的HLA-Ⅱ类基因为对照.结果:瘢痕疙瘩组HLA-DQ5抗原频率(30%)明显高于对照组(14%),相对危险率(RR)=2.63;HLA-DR17和HLA-DQ8抗原频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4%,15%),RR=0.13,0.12.结论:瘢痕疙瘩与HLA-DQ5基因呈正相关,与HLA-DR17和HLA-DQ8基因呈负相关.HLA-DQ5、HLA-DR17和HLA-DQ8基因可能是瘢痕疙瘩患者易感的单倍型.

    作者:陈东明;李生;鲍卫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西壮族及汉族人群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在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壮族和汉族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比较其在两民族中的分布频率,并与其他种族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PvuⅡ等位基因P、p频率在壮族与汉族两个民族正常人群中分别为33.6%、66.4%和31.9%、68.1%;XbaⅠ等位基因X、x频率分别为22.4%、77.6%和24.2%、75.8%,在壮、汉两民族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与瑞典、韩国种族比较,PvuⅡ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瑞典、韩国种族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作者:黄海玲;韦叶生;解继胜;赵琼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人窦房结胶原纤维网架的构筑

    目的:观察人窦房结胶原纤维网架的构筑及其与窦房结中央动脉的关系.方法:用NaOH消蚀法扫描电镜观察成人窦房结.结果:人窦房结中央动脉管壁的纤维网架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在窦房结中央动脉周围,形成厚约50~80 μm的致密的动脉周围层;再向外是中央层,窦房结实质细胞就位于其胶原纤维隔围成的直径约8~16μm的孔洞中;中央层与普通心肌胶原纤维网架间的界限明显.结论:人窦房结胶原纤维网架的构筑,有利于消除中央动脉博动的影响,并为窦房结实质细胞构筑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作者:樊宇兵;张兴和;王保芝;王丽;张朝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低氧时小鼠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目的:研究低氧时小鼠肺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k)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用雄性小鼠,低氧仓浓度分别为10%、7%、5%.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共聚焦显微术,检测小鼠在低氧条件下肺组织中HIF-1α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肺组织HIF-1α无表达,低氧组HIF-1α表达增加,且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及低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低氧可诱导小鼠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增强,(HIF-k)可能参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瓦龙美;宋海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鼠脑缺血后突触体素与突触密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大脑顶叶皮质突触体素的表达与突触密度的关系,为脑缺血后监测突触密度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间接方法.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及电镜方法.结果: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的延长,突触体素的表达逐渐减少;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结论: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延长,突触体素表达减少,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呈正相关,说明突触体素可作为监测突触密度的间接指标.

    作者:王慧娟;苏丽英;李陈莉;邢敏;赵秀丽;赵春芳;王立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丝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实验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可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细胞供体[1],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不同的标志蛋白.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P)特异性地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中,是轴突成熟的标志之一[2].但是,WFP蛋白在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还不清楚.本实验从孕(E11)天大鼠胚胎分离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检测其NFP的表达,以观察胚胎神经于细胞分化为NFP-阳性神经元的状况.

    作者:孙晋浩;高英茂;杨琳;李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解剖学会第七届体调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Dahl高血压大鼠睾丸中eNOS的表达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Dahl高血压大鼠睾丸各细胞eNOS表达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及细胞培养检测睾丸细胞中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Dahl高血压大鼠睾丸中,eNOS定位于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和部分生精细胞的胞浆,其表达始终高于正常睾丸组织,并随着高血压病程的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在体外培养的正常及高血压大鼠的Sertoli细胞中eNOS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睾酮水平随血压升高而下降.结论:高盐饮食及高血压使大鼠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中eNOS高表达并使睾酮水平下降.两者作用对睾丸的生殖功能产生了影响.

    作者:刘靖;殷秀玲;李瑞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初孵扬子鳄小脑皮质生长抑素的免疫组织化学

    生长抑素是一种脑肠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1].生长抑素在哺乳动物[2,3]神经系统的分布已有报道.但在低等脊椎动物研究甚少[4~8],扬子鳄小脑皮质的组织结构和生长抑素的分布未见报道.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初孵扬子鳄小脑皮质的组织结构和生长抑素的分布,为进一步了解扬子鳄小脑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刘再群;华田苗;陈红;梅斌;孙庆艳;王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增大发生率与肥胖度关系

    目的:了解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与正常体重儿童的差异和不同程度肥胖心脏体积增大发生率.提供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心脏体积X线解剖数据.方法:用X线测定正常和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对正常体重儿童和不同程度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增大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用胸围预测肥胖儿童心脏深径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正常体重儿童、轻度、中度、重度肥胖四者比较,肥胖程度越重,心脏体积越大.肥胖儿童心脏体积非常显著地大于正常儿童.结论: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心脏体积及其增大发生率增大.肥胖影响了儿童心脏形态大小和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必须从儿童做起.

    作者:王建华;贺新民;曹爱勤;孙绪荣;王衡;郗园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鼠局灶性短暂脑缺血后前脑室下带的神经发生

    目的:观察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前脑室下带(SVZ)神经发生的增殖规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实验组,缺血实验组再分为缺血后1、4、7、10、14 d组.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BrdU标记S期细胞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含BrdU的阳性细胞;测量SVZ区域BrdU阳性细胞核的总面积.结果:在缺血侧,缺血后4 d BrdU阳性细胞核的总面积明显增加,7 d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在14d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缺血对侧,该区域也表现出同样的表达规律,在缺血后10 d达到峰值,但增幅较小.结论: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可促进前脑室下带的神经发生,提示成年脑有潜在的自我修复能力.

    作者:周建平;马瑞;于波;王鹤鸣;韩群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山东潍坊市汉族城乡学生身体体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山东汉族儿童青少年身体体成分现状及变化规律.方法:对山东省潍坊市城乡汉族学生进行了体格测量,并计算出体脂率、总体脂量和瘦体重等身体体成分;通过逐步回归对瘦体重及相关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身体体成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体成分在大多数年龄组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城乡男女生瘦体重与体重、肱三头肌和肩胛下位皮褶厚度之和、身高及上臂围存在回归关系(F=18290.0~58114.5,P<O.001).结论:瘦体重和皮褶厚度是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诊断肥胖的有效指标.

    作者:金利新;朱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海洛因成瘾复吸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和部分神经递质的变化

    目的:建立海洛因成瘾、脱毒,复成瘾、脱毒,再成瘾、脱毒3个阶段大白鼠模型,了解海洛因致各阶段大白鼠脑损害的动态趋势.方法: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变化,荧光分光度法测定脑NA、DA、5-HT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3个阶段大鼠脑内多部位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都出现变性、凋亡、胀亡等超微病理结构改变,神经胶质细胞、神经毯也出现相应的超微病理结构改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而病变加重.脑NA、DA、5-HT、含量升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而升高.结论:大白鼠脑组织出现广泛性超微病理结构改变,随复吸次数增多而病变加重,脑神经递质含量也随复吸次数增多而升高.

    作者:叶峻;韦献良;韦世秀;蒙子卿;刘佳娟;梁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家兔窦房束的光镜观察

    近年来研究[1~3]提示有过渡细胞带从右心房进入房室结,那么这些过渡细胞带来自何处,是否与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从形态上对窦房束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联系.

    作者:陈志刚;陈新义;凌凤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