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高希言;王鑫;高崚

关键词:针刺放血疗法, 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患者, 易发病, 带状分布, 抵抗力, 叙述, 突发, 天气, 体表, 水泡, 烧灼, 人体, 皮疹, 疾病, 簇集, 潮湿
摘要:带状疱疹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成带状分布的皮疹,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疾病[1],可发生在体表任何部位,全年均可发病,当人体抵抗力降低、天气炎热、潮湿时易发病。神经痛是其特点之一,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本文将我科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叙述如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外医药信息

    从耳叶决明叶中分离得到具有保肝活性的化学成分经作者实验发现,耳叶决明叶80%丙酮水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诱发小鼠原代肝细胞的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中,从耳叶决明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并香豆素苷avaraoside I(化合物1),1个新的黄烷醇二聚体avaraol I(2)和29个已知化合物。

    作者:郗砚彬(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从Cimicifuga simplex Wormsk根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9,19-cycloartenol glycosides作者从Cimicifuga simplex Worms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环阿屯醇三萜皂苷,并评价了其体外免疫抑制活性。

    作者:赵园园(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带状疱疹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成带状分布的皮疹,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疾病[1],可发生在体表任何部位,全年均可发病,当人体抵抗力降低、天气炎热、潮湿时易发病。神经痛是其特点之一,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本文将我科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叙述如下。

    作者:高希言;王鑫;高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株 SMMC-7721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并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浓度为0.50~2.00 mg/m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逐渐上升,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同样浓度下(1.00 mg/ml),苦参碱增殖抑制作用强于氧化苦参碱[24 h、48 h和72 h时苦参碱组分别为(42.39±0.04)%、(51.69±0.03)%、(78.98±0.05)%,氧化苦参碱组分别为(21.36±0.02)%、(36.16±0.02)%、(61.24±0.13)%;P均<0.05]。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浓度为0.25、0.50、1.00 mg/ml时SMMC-772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同样时间点(48 h),苦参碱对细胞凋亡的诱导强于氧化苦参碱[0.25、0.50、1.00 mg/ml时,苦参碱组凋亡率分别为(4.08±0.20)%、(4.32±0.19)%、(9.93±0.18)%,氧化苦参碱组分别为(2.20±0.18)%、(3.08±0.26)%、(9.01±0.20)%;P均<0.05]。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作者:雷娜;樊慧婷;李杰;秦文杰;王金华;林洪生;李安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逍遥散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逍遥散组灌胃逍遥散,其余2组灌胃等量蒸馏水。给药后7 d,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16 h后取材,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并取肝组织做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 ALT、AST、MDA 水平明显升高,SOD 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36.46±15.75)U/L、(145.37±16.39)U/L、(17.48±3.45)nmol/mg、(261.60±20.29)U/m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为(22.96±6.23)U/L、(31.89±7.26)U/L、(4.22±1.08) nmol /mg、(336.73±25.34)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逍遥散组ALT、AST、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升高[分别为(89.38±6.96)U/L、(119.04±20.44)U/L、(10.30±2.22)nmol/mg、(304.77±31.71)U/m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逍遥散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民;杨袆楠;张宁;王业秋;李铁男;王发善;刘海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火针放血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2例

    火针疗法与放血疗法临床疗效确切,临床上用火针、放血结合体针的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本文总结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结合贺氏三通法,利用火针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患者32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宁毅;王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项目管理在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在本文中,结合项目实践,对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思路。通过对项目阶段划分、工作任务分解、责任矩阵构建以及项目管理规范体系的探讨,以期加强对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认识,指导项目管理和系统建设。

    作者:刘洋;刘保延;谢琪;史华新;王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从羽叶丁香根部分离得到新的倍半萜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作者从羽叶丁香根部分离得到2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pinnatifone A(化合物1)和pinnatifone B(化合物2),2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pinnatifolin (化合物3)和isopinnatifolin(化合物4),以及6个已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经抗氧化活性实验(DPPH法)表明,多数木脂素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5与维生素C比较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郗砚彬(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抗炎一号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抗炎一号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3例,均符合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组均停用激素,每晚口服西替利嗪10 mg。治疗组32例采用抗炎一号方加入面膜基质湿敷面部;对照组31例配合外敷天晴复欣。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进行疗效指数评价、止痒程度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损程度评分均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皮肤油腻程度与脓疱积分[(0.13±0.35)分、(0.27±0.55)分],与对照组[(0.33±0.48)分、(0.42±0.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程度(E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皮肤瘙痒程度积分[治疗组分别为(2.41±2.64)分、(4.93±2.90)分、(1.07±0.83)分,对照组分别为(2.52±2.73)分、(5.07±3.59)分、(1.30±0.65)分]均较同组治疗前[(4.63±4.02)分、(7.87±3.44)、(2.37±0.81)分,对照组分别为(4.63±4.02)分、(7.10±3.90)、(2.37±0.81)分]明显改善(P<0.01或0.05),且治疗后两组DLQI指数、皮肤瘙痒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炎一号方可有效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肤的油腻程度和脓疱类皮损。

    作者:余建秀;张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从海南蕊木中分离得到新的具有抗菌及抗真菌活性的生物碱作者从海南蕊木中分离得4种新的吲哚生物碱和11种已知生物碱,并评估了4种新的化合物对5种细菌及4种植物病源真菌的抗菌活性。

    作者:高越(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胸痹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痹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胸痹通胶囊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2只。高脂饲料喂养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胸痹通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胸痹通胶囊药液(25、12.5 mg/kg,2 ml,1次/d),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10 mg/kg),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1次/d),共10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高、中、低切全血黏度。肝损伤通过HE.染色组织病理学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结果胸痹通胶囊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分别为(1.47±0.10)、(0.38±0.11)、(1.48±0.18)、(1.21±0.14)mmol/L],与模型组[分别为(3.48±0.19)、(0.95±0.14)、(2.39±0.22)、(0.65±0.10)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胸痹通胶囊高剂量组ET-1水平下降,NO水平上升[分别为(145.81±18.65)pg/ml、(31.28±2.36)μmol/L],与模型组[(177.70±17.70)pg/ml、(19.61±1.28)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痹通高剂量组ICAM-1、MCP-1表达下调[分别为(0.133±0.019)、(0.153±0.014)],与模型组[分别为(0.187±0.011)、(0.264±0.0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组织病理学显示,胸痹通高剂量组肝损伤轻于模型组。结论胸痹通胶囊可调节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下调MCP-1、ICAM-1表达,减轻肝损伤。

    作者:孙照国;黄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滑膜炎颗粒对2种品系小鼠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滑膜炎颗粒在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中的镇痛作用。方法80只昆明小鼠、80只BALB/c小鼠各分为对照组、布洛芬组(0.078 g/kg)、滑膜炎颗粒大剂量组(13.98 g/kg)、滑膜炎颗粒中剂量组(6.99 g/kg)、滑膜炎颗粒小剂量组(3.50 g/kg),每组16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给药5 d,1次/d。第4天给药后1 h应用鼠尾光照仪,观察鼠尾受热后出现甩尾反应的潜伏期。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醋酸制备疼痛模型,观察小鼠扭体潜伏期及扭体次数。结果滑膜炎颗粒各剂量组对昆明小鼠痛阈潜伏期、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滑膜炎颗粒中剂量组可减少雄性BALB/c小鼠痛阈潜伏期(3.93±0.76)min,与对照组的(4.84±1.16)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均能减少BALB/c小鼠扭体次数[分别为(8.56±6.19)次、(5.73±3.17)次、(6.88±4.59)次],与对照组的(19.06±6.34)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滑膜炎颗粒各剂量组对化学刺激所致疼痛呈较好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无性别差异;昆明小鼠个体差异较大,不适宜镇痛药的药效学评价,应选用个体差异小的BALB/c小鼠制备疼痛动物模型。

    作者:周艳华;张华健;李胜;崔海峰;孙丽华;冯淑怡;于友华;王正品;孙明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滋肾育胎丸配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或有阵发性下腹疼痛,无胎膜破裂、妊娠物排出。近年来,中医保守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新趋势,并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所接收。本文采用滋肾育胎丸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李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阴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发热之讨论

    患者,女性,48岁,2013年1月23日就诊。因“经阴子宫肌瘤切除术后1个月,发热20余天”以“发热原因待查;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入院。患者1月前因“子宫肌瘤”行经阴子宫肌瘤切除术+阴道后壁修补术。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静滴治疗,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39.5℃。查体:咽部略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腹软无压痛;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基本正常,肺炎支原体阴性,B 超提示盆腔未见异常。考虑上呼吸道感染,遂于术后第4天更换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继续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 mg/d。术后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第8天体温再次升至38.3℃,患者及其家属拒绝继续治疗,要求出院。出院后自行到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不详),体温降至正常,治疗10 d后停药,3 d后体温再次升高至39℃,再次到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不详),体温降至正常。现患者感下腹轻微坠胀痛,无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不多。查体:体温36.7℃,心率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3 kPa)。心肺、腹部未见异常,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舌体肥胖,苔厚腻,脉象沉滑而细数。妇科检查:刀口愈合好,阴道通畅,无充血,分泌物不多。宫颈光滑,子宫后位、稍大、质中、轻压痛,后壁触痛(+),双侧附件区压痛。血培养:厌氧培养无细菌生长;需氧培养无细菌生长。血红蛋白浓度103 g/L,白细胞7.60×109/L、中性细胞77.7%、淋巴细胞12.2%,红细胞比容30.3%,血小板332×109/L,红细胞沉降率88 mm/h、C反应蛋白20 mg/L;尿常规隐血(+);B超:子宫体为5.8 cm×5.9 cm×6.7 cm,饱满,肌壁回声不均匀,后壁见5.0 cm×3.5 cm×5.1 cm不均匀弱回声,边界尚清,内见少量液性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内膜厚0.4 cm,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发热原因待查;子宫肌瘤剔除术后。

    作者:朱玲;李爱平;陈蔚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生殖器疱疹多由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Ⅱ)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该病主要通过不洁性接触传播,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1]。本文采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睿;李咏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便通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便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减导致发生老年性便秘的机会增多[1]。根据临床症状便秘多分为无力型、梗阻型、痉挛型3种。无力型与梗阻型便秘为临床常见的老年性便秘[2]。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改善膳食结构。药物疗法,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效,或便秘加重。笔者采用便通汤治疗老年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英英;宋召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从掌叶橐吾中新的三萜类化合物和佛木内酯类化合物作者从掌叶橐吾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1βH,3βH)-epoxy-olean-13(18)-ene-3α,2-olide(1)和8β-hydroxy-(10βH)-14β-methyl-6α-angeloyloxy eremophil-7(11)-en-8α,12-olide-15α-oic acid(2),以及22个新化合物。化合物1和2对Hep-G2 and MCF-7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活性,化合物1对Hep-G2具有强抑制活性,对MCF-7细胞株有中等抑制活性,化合物2对MCF-7细胞株具有强抑制活性,对Hep-G2细胞株有中等抑制活性。

    作者:郗砚彬(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颈部牵引配合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颈部牵引配合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颈部牵引及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ESOV),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①ESOV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ESOV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t值分别为11.028、5.825,P均<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3.606,P<0.01)。②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t值分别为3.356、13.245、3.650、7.443、9.912、3.113,P<0.05或P<0.01);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2.144、4.216、3.287、3.039、6.442,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93、4.414、6.031、5.180,P<0.05或 P<0.01)。结论颈部牵引及手法配合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颈性眩晕患者ESOV评分有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也有相应改善。

    作者:许彦来;齐光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国外医药信息

    从莛子藨根部分离得到单萜吲哚生物碱和单萜二葡基甘油二酯本文从莛子藨根部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1)和一种新的单萜二葡基甘油二酯(7),并分离得到4种已知的单萜吲哚生物碱(2~5)和1种已知的单萜二葡基甘油二酯(6)。

    作者:高越(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临床术语研究现状与系统构建方法探讨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目前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系统化研究现状,以及前期构建的“中医临床术语集”存在分类结构不完善、概念间关系不清等问题,难以发挥支持中医临床的作用。探讨解决现有问题的系统构建方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构建符合ISO规范中医药语义网络的顶层本体;并从语义关系中归纳出“类型间语义”,通过类间约束规范概念间关系的构建。

    作者:董燕;朱玲;于彤;崔蒙;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