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预防吻合口早期出血

刘文生;吴铎

关键词:胃切除手术, 粘膜下止血, 预防, 吻合口早期出血, 胃肠道, 内出血, 胃切除术后, 并发症, 结扎, 缝线, 缝合
摘要: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胃肠道内出血,早期胃肠道内出血多来自吻合口缝合处,由于粘膜回缩,止血不完善或缝线结扎过松等原因所引起.笔者将8年来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与吻合口早期出血的关系作一探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伤人致死的教训

    自1989年以来,我院共发生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伤人致死的事件,教训殊深,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18岁,于1989年3月2日11:30以敏感、多疑4年为主诉被4个家属强行抬入病房.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一级护理.人病房后护士立即给予保护.6小时后因患者安静合作解除保护,让患者进餐厅吃饭.刚吃几口,患者言上厕所,而后独自潜入病室,打破窗上的玻璃,将一块24cm×18cm带有锐利斜尖的玻璃藏于身上.20:50,当护士起身去巡视其它病室时,患者用玻璃猛刺邻床一被保护患者(一级护理)的颈部,听到响声,护士立即返回,发现被刺者颈部向外喷血,左颈外动脉已断,立即给予压迫止血抢救.因动脉断端回缩,止血效果不良而死亡.

    作者:张清芬;赵幸福;寇根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近期疗效.方法: 8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洛赛克20mg/d,甲硝唑0.2g和阿莫西林0.5g,均为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和87.5%(P<0.05);且复发率治疗组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1).结论:说明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具有近期疗效好,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作者:胡庭珍;李树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癌术后全埋入式化疗泵治疗的护理

    应用全埋人式化疗泵行肝动脉或/和门静脉插管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治疗方便,费用较小,及时监测病情变化,有效防止药物反流等特点.我科自1995~1997年采用Nipro导管(日本产)治疗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进展

    我国糖尿病(DM)患病率约1%~2%,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1].本世纪初期,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DM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2].笔者对老年DM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于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胃及十二擂肠溃病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对1995年1~12月资料完整的41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进行溃疡病变部位及非溃疡区域的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并与祖国医学理论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溃疡处的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非溃疡区域,并具有显著动脉血管管腔的瘀血、毛细血管增生和毛细血管瘀血,与非溃疡区比较均有明显意义.结论:揭示了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血瘀证认识的病理组织学基础.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采用活血化瘀治疗的意义在于逆转其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使血流通畅,聚积减少,血管再通,血增加,血瘀的病理改变得以改善,从治本上完成胃及十二擂肠溃疡康复过程.

    作者:李庆选;沈玮;罗宪津;曹作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填塞后的观察与护理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大量咯血及其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我院从1992年10月~1997年12月先后对经止血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不能控制咯血症状的122例肺结核患者用明胶海绵经股动脉插管行支气管动脉填塞治疗,经过2年的观察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严兰芳;黄久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清消补肝汤治疗乙型肝炎106例

    笔者用自拟清消补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6例均为1991~1998年的门诊病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小4岁,大69岁;病程短半年,长12年;伴胆囊炎者83例,伴早期肝硬化者17例.

    作者:刘玉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磷酰胺两种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比较两种大剂量CTX冲击疗法对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常复发型肾综的临床疗效,副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在其它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分别应用CTX 2周冲击疗法和每月冲击疗法.结果:每月冲击疗法对激素依赖常复发型肾综的疗效较优,P<0.01;副作用发生率较少,P<0.01;但对激素抵抗型肾综疗效不如2周冲击疗法.结论:提示临床治疗应针对个体特性来选择冲击的方式,强调个体化的应用.

    作者:汤伟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毒蛇咬伤治疗8项注意

    毒蛇咬伤仍是目前外科临床上的常见急诊病之一,处理是否及时,治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治疗毒蛇咬伤常有8点内容易被患者、家属或医生忽视,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治愈时间,经济负担等.在此录出请同道指正.

    作者:高国宇;王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预防吻合口早期出血

    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胃肠道内出血,早期胃肠道内出血多来自吻合口缝合处,由于粘膜回缩,止血不完善或缝线结扎过松等原因所引起.笔者将8年来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与吻合口早期出血的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刘文生;吴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谈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

    由于妊娠末期孕妇的大脑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减弱,外界刺激如精神过度紧张、睡眠少、焦虑等均可加重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影响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因此临产前对孕妇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可预防因精神因素所致的宫缩乏力,使分娩顺利进行.由于产妇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各有不同,因此心理反应也各有不同.

    作者:梁晓红;刘灵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力性骨折与血清碱性磷酸酶关系及其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应力性骨折的X线和组织学特点及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ALP)变化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已诊断为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片及病理切片;通过对强化训练新兵的随机抽样320例,每周1次检测血清ALP,共4次;回顾门诊及住院应力性骨折患者血清ALP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片及病理切片表现类似于正常的骨折愈合过程;血清ALP的变化有明确的正常(106U/L),升高(271.5U/L)、升高(321. 5U/L)、下降(240U/L)的曲线变化.结论:三者结合,特别是血清ALP的动态观察,对应力性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朋;齐进如;王峥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推拿治疗小儿脑瘫10例体会

    脑性瘫痪是颅内非进行性病变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迟缓,可因产前、围生期或产后短期内各因素引起.常见并发症有:癫痫、惊厥、婴儿痉挛症、语言障碍、耳聋、视力异常、斜视、流涎、脑积水、舞蹈症、智力低下、小头畸形、营养不良等.本科利用电推拿配合儿科治疗小儿脑瘫多例,效果较好,随机抽10例为一治疗组,并列10例未经电推拿治疗为对照组报道如下.

    作者:屈金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乌梅在儿科中的重要作用

    乌梅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梅树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临床上用的药材为干燥熏制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cm.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一端有明显的圆脐.核果坚硬,凹凸不平,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果肉稍有特异酸气及烟熏气,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核小柔润、不破裂、味极酸者为佳.其成分是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β-谷甾醇、蜡醇、三萜等.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地高辛合心得安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儿科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对药物反应良好,现将我科采用地高辛合心得安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发病年龄《1岁11例,1~14岁4例,男12例,女3例.原发病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预激综合征5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诱发2例,劳累诱发1例,后3例均为2次复发,合并心力衰竭2例.临床表现:年长儿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幼儿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大汗、肢冷.心率180~250次/分,律齐,均经心电图确诊.

    作者:郎卓英;祁丽梅;尹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维肤膏加甲硝唑治疗毛囊虫皮炎

    我科于1997~1999年应用维肤膏加甲硝唑治疗毛囊虫皮炎1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7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面部皮肤潮红,边缘弥漫不清,间有毛囊性丘疹、脓疱,伴轻度瘙痒,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毛囊口扩大.实验室检查均见毛囊虫成虫.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1~53岁,平均34岁.病程3周~2年.

    作者:王会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的护理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利用超声波能量,有小切口,对组织及邻近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治疗方便,患者痛苦小的特点.我科通过开展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已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现就手术特点及护理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孙春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神经官能症的中医心理疗法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病,其起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郁证有许多类似之处.精神治疗对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略谈神经官能症的中医心理疗法.

    作者:熊菊芽;吴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消风散证治举隅

    1.银屑病患者,女,45岁,因患银屑病10余年,曾到多家医院治疗,口服过乙亚胺片、维生素C、强的松,外搽过斑蝥酊等多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反复复,久治未愈,于1992年6月17日初诊.证见全身泛发红色斑丘疹,以头皮及四肢伸侧较重,皮疹边缘清楚,表层有银白色的细碎鳞屑,鳞屑刮除后可见有点状出血,自觉瘙痒明显,体倦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诊为荨常型银屑病,属血虚风燥,湿热互结,络脉不畅,肌肤失养.治则:滋阴养血润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风散加减治疗.药物:荆芥15g、防风10g、川芎10g、蝉蜕10g、生地30g、赤芍15g、苦参30g、白癣皮30g、当归15g、首乌30g、丹参30g、白蒺藜10g、红花10g、黄芪30g、地肤子10g、黄芩10g,6剂药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第3煎药液外洗患处.二诊病证好转,表层鳞屑减少,效不更方,继续用药18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期护理体会

    1.一般资料165例患者中,男98例,女67例;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脑梗死106例;完全性瘫痪68例,不完全性偏瘫97例.2.护理体会2.1环境护理:环境的性质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它关系着治疗效果及疾病的转归.为康复患者提供适宜的室温(18~20℃),合适的湿度(50%~60%),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消除噪音,优美的环境,健康和快乐的气氛,适当的休息和心身状态,从而愉快接受康复护理.

    作者:黄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