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梅;葛安霞
目的 探讨溃愈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溃愈散保留灌肠治疗,1次/d;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5d为1个疗程,间隔后7d进行下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结肠镜镜检积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治疗后对两组完全缓解及有效病例随防6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8.33%(x2=9.027,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腹泻、脓血便的改善上更为明显(x2值分别为5.630、5.972,P<0.05),能明显降低UC患者血清IL-6、IL-8的水平(x2=8.314,P<0.01);结肠镜镜检积分显示两组治疗后充血、糜烂、溃疡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8.322,P< 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57,P<0.05).结论 溃愈散通过下调IL-6、IL-8水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张立泽;乔翠霞;薛辉;刘鹏林;赵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活性氧是否参与了白附子水提物抑制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细胞增殖过程,以探讨白附子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初步机理.方法 将白附子水提物处理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24、48 h后,收集细胞,运用蛋白印记反应、流式细胞术等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及加入ROS抑制剂后的SH-SY5Y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白附子水提物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过程中ROS水平升高,从加药前的(4.9±1.6)%升至(39.7±11.8)%;加入ROS抑制剂后,白附子水提物诱导SH-SY5Y细胞凋亡水平降低.结论 ROS参与白附子水提物抑制SH-SY5Y的细胞增殖过程.
作者:杨同章;盖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对COPD继发骨质疏松的认知情况,为下一步宣传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问卷表格,2011年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主的乌鲁木齐地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管理采用双人分别录入方式建立EpiData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121份,合格问卷104份,其中男性占65.4% (68/104)、女性占34.6% (36/104).知道妇女绝经后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的为42例(40.38%),知道长期卧床者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的42例(40.38%),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者65例(62.5%),认为有关者76例(73.08%),认为骨折愈合后不容易患骨质疏松者13例(12.5%).不认为腰背痛、个子变矮是骨质疏松常见表现者分别为23例(22.12%)、20例(19.23%),占调查者的41.35%;不认为驼背、骨折是骨质疏松表现者分别为14例(13.46%)、4例(3.85%);知道骨质疏松往往伴有骨刺者33例(31.3%),知道骨密度测定是目前合理检测骨质疏松手段者62例(59.61%).知道阿仑磷酸盐(如福善美等)者12例(11.76%),知道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是杜仲、淫羊藿者5例(4.90%).结论 COPD易致骨质疏松,但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足.
作者:高振;卢勇;艾力江·阿斯拉;刘振峰;荆晶;徐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范畴.目前对于内异症尚无有效疗法,笔者就其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海燕;陈智国;易蓉;范朝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乳腺增生又称“乳癖”,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情志改变,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近3年来我们运用自拟乳三针治疗乳腺增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宏澜;孙履东;王金一;宋亚飞;裴畅;李慧霞;白相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护理教学方面多围绕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工作主动性、护理技术、思维能力、宣教能力、职业防护能力、学习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笔者根据从事临床带教工作二十年、教学管理六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护生在实习期间被批评、教育、处分甚至取消实习资格的往往并非专业技术问题,而多是执行实习要求、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时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和护生的实习进程,对于脱离学校管理的实习生影响较大.
作者:王传凤;赵爱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与玉屏风散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建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病模型,观察氟康唑与玉屏风散对小鼠生存时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吞噬率(pp)及血清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非免疫抑制状态下,氟康唑组联合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9.10±1.43)d、(9.20±1.62)d,与模型组[(8.00±1.6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玉屏风散组血清中NO、TNF-α、pp含量分别为(90.00±4.50) μmol/L(0.52±0.05) nmol/L、(40.20±2.6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9.90±4.20) μmol/L、(0.45±0.05)nmo1/L、(40.50±2.50)%,与模型组[分别为(93.10±3.50) μmol/L、(3.98±0.31) nmol/L、(38.50±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免疫抑制状态下,玉屏风散组小鼠生存时间以及血清中NO、TNF-α pp含量分别为(7.90±1.86)d、(83.90±4.10) μmol/L、(0.72±0.05) nmol/L、(39.90±2.8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4±1.91)d、(83.50±4.20)μmol/L、(0.52±0.04) nmol/L、(39.20±1.90)%,与模型组(分别为(6.40±1.90)d、(86.60±3.80) μmol/L、(4.22±0.23) nmol/L、(25.30±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玉屏风散与氟康唑合用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有协同作用,可能与玉屏风散调节机体免疫、平衡体内炎症介质有关.
作者:李育;热娜·依马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护理查对工作是预防护理差错的重要措施,作为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的“三查七对”制度对杜绝护理差错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静脉用药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虽然执行了“三查七对”,但护理差错仍时有发生,尤其是静脉用药错误发生率较高.英国一项为期5年的调查表明[1],59%的医院用药错误与护士有关.发生在给药阶段的错误(MAE)占给药类事件的比例为36%[2],给医院和患者造成极大影响.给药错误指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存在差异[3].
作者:林治萍;贾荣娟;徐金美;于丽华;刘福凤;尹爱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主的慢性疾病[1],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后期肝硬化腹水为常见并发症.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因病程久,后期有脾阳虚、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之别.我院采用口服消臌汤联合桂萸散敷脐治疗阳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药注射剂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技术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剂型,它结合了传统中药和现代西药的优势,使中药也具有了起效快、疗程短等特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增多.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成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作者:迟德军;马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途径广泛、较难控制等特点.从临床分型及病原学分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全球总人群为3.6亿,我国占1.2亿[1].部分患者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目前常用的治疗药为拉米夫定,其联合用药也成为临床用药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探讨联合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果,我科对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3年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冰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与其他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样都要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是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易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林兰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她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近五十载,学验俱丰.不仅在糖尿病、甲亢等治疗上具有丰富经验[1-3],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亦有较深造诣.
作者:李鸣镝;魏军平;倪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伤寒论》谓其主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1]10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1]1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1]134.药理研究认为,该方有止呕、抗消化道溃疡、镇痛镇静作用[2].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 82.全方由旋覆花、人参、代赭石、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可治疗胃气上逆.笔者将两方合拟成“扶正降逆汤(组成为吴茱萸、代赭石、人参、生姜、大枣)”,加减应用于胃气上逆,屡收效验,兹举例如下.
作者:王翠芳;邢燕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风病急性期“毒损脑络”特征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寻找症状与指标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确诊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患者70例,分两个时点进行观测.观察反应“毒损脑络”的特征症状与从不同角度选择的6个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非特异性症状出现个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有关联和联动性.发病14 d,非特异性症状个数与Hs-CRP、IL-6、OX-LDL、NSE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07、0.289、0.342、0.253 (P<0.05).非特异性症状出现1-3个组,共40例,与OX-LDL (32.37±31.17)μg/l、NSE (2.82±1.25)ng/m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214.97±137.88) ng/ml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嗜睡与Hs-CRP(R=0.318、P=0.016)、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与IL-6(R=0.384、P=0.006)有相关性.结论 “毒损脑络”时的嗜睡、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与Hs-CRP、IL-6、OX-LDL、NSE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相关和联动性.
作者:屈静;邹忆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益母草联合缩宫素对术中及术后阴道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北京民航总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行剖宫产的51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各256例.实验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24 h内阴道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益母草和缩宫素联合使用组产妇术中出血量(210.43±50.38) ml、产后2h出血量(35.84±29.24) ml、产后24 h出血量(61.62±35.32)ml均明显少于单独使用缩宫素组[分别为(234.14±16.91)ml、(52.37±32.15)ml、(86.18±36.67) ml,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
作者:马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ofvertebral arterytype,CSA)为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指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影响椎动脉对脑干或迷路的供血而引起以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其伴随症状可见头昏、头痛、颈肩痛、耳鸣、失眠、视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平衡障碍等.CSA多发于中老年人,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40%~50%,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且呈低龄化趋势[1].本文采用针刺配合血塞通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莹;张蓉;李延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急诊接收的患者多存在相对较重的基础疾病或突发的重度创伤,患者的免疫防御机制会受到损伤,加之重症监护(ICU)病房的环境相对特殊(生命支持更加严格、医院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较高),使该类患者在救治期间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本文选取9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诊ICU患者,观察了应用芩贝益肺免煎颗粒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和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榕强;张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证候规范化及临床诊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CAS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共纳入患者298例,分别统计主要证候类型的出现频率、伴随症状分布特点.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主要证候为痰浊阻遏证、兼气滞血郁、肝肾阴虚三型共占39.3%;症状分布50.0%以上的分别为头晕(64.1%)、胸闷(60.1%)、口干(63.8%)、健忘(58.7%)、失眠(50.0%).结论 CAS临床多以气滞血瘀、痰浊阻遏、肝肾阴虚三证合并出现;眩晕为其主要临床症状.
作者:宋世运;杨佼;朱建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气流受阻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现有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急性发作期症状.消咳喘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中药满山红,具有抗炎、镇咳之功效.研究证实,吸入噻托溴铵可降低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缓COPD疾病进展[1].为此,我们选择82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咳喘胶囊、联合吸入噻托溴铵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桂芝;郝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