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形态学观察

王溪涛;黄荣国;覃开蓉;张炎;姜宗来

关键词:低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作用机制, 实验基础, 应力对, 防治
摘要:为了阐明低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本文建立了低切应力+高脂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了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髋臼骨关节面的曲率分布与变化

    髋臼骨关节面的曲率分布与变化是构建髋臼三维模型的关键与难点.长期以来,髋臼骨关节面因其形态上的难以量化而大多被简单认定或假设为半球面.目前,在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髋关节进行一系列生物力学研究时,尚停留在构建简单的球面模型表示髋臼,并通过该模型的唯一参数,球面半径的改变确定髋臼的大小.该球面模型未充分考虑髋臼骨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势必影响在此基础上所作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因此,对髋臼骨关节面的曲率分布与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未见有相关研究报道.

    作者:顾冬云;戴尅戎;胡鑫;习俊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心室肌做功能力与射血分数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临床上常常使用射血分数(EF)、大氧耗量等指标评估心脏的功能,但这些指标中并未包含反映心脏负荷特征的压强,因此,这些指标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力学的观点看,功或功率是客观反映一个动力泵能力的指标.多年来,很多学者使用压力与流量的积表示心脏的做功能力,但该指标只与心脏对外做功能力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做功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心脏平均功率相关的指标:

    作者:张建保;袁利君;张晓军;刘一辉;曹铁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人肺上皮细胞在基底周期性拉伸下的增殖与整联蛋白再分布

    呼吸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有着独特的力学环境,其粘附的基膜有较大的周期性拉伸应变(10%~30%).这一应变的变化导致哪些生物学响应,并终如何调控肺结构、功能、代谢等生理活动或肺发育不全、哮喘、肺损伤等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整合素作为跨膜信号转导分子行为如何?

    作者:张惠静;杨力;卢晓;王红兵;王远亮;黄岂平;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人脊柱腰椎松质骨粘弹性实验研究

    脊柱椎骨是脊椎动物体内的坚硬组织,它与椎间盘组成脊柱,对承受和传递载荷及维持运动姿态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种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训练不慎等都常会造成脊椎骨损伤.因此脊柱损伤是当前骨科,矫形外科和生物力学工作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董心;马洪顺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生物力学机理

    目的本文研究了当血管内皮细胞HUVEC被内毒素LPS直接激活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HUVEC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

    作者:王翔;吴泽志;蔡绍皙;王晓军;罗向东;杨宗城;黎鳌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内向型整流钾通道IK,Ach电流在胚胎发育期的动力学变化

    在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的心肌细胞的乙酰胆碱激活的内向型整流钾通道电流IK,ACh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动力学特性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发生变化.我们选用鼠胚胎心肌细胞E10.5-12.5d为发育早期的心肌细胞,E16.5-19.5d为发育晚期的心肌细胞.在对早期心肌细胞和发育晚期的心肌细胞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中我们发现:(1)加入乙酰胆碱早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具有频率减慢的现象,周期为不加乙酰胆碱的两倍.

    作者:范云;徐传骧;范家俊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损伤图像轮廓的自动提取

    自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相关的法医鉴定的增多,法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了法医生物医学工程、法医生物力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作者:许燕;樊瑜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作用力对 TNF-α抗原/抗体二维反应的影响

    TNF-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也发现各种原因引发的感染性休克、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均表现为TNF-α表达水平过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TNF-α参与诸如脓毒症、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人类疾病.随着TNF晶体结构的获得,目前已着手设计治疗策略以抑制或抵消TNF-α的活性.其中,国内外正在寻找中和TNF-α的抗体作为抑制TNF-α活性的手段.

    作者:李宝霞;叶志义;龙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微管在细胞可变形性中的作用--抗拒微丝产生的张力

    细胞的形态和力学性质或者说细胞的可变形性,决定了细胞对载荷的敏感程度.例如,剪应力持久作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长轴沿流场方向排列,同时伴随细胞弹性模量的显著增高以及作用在细胞表面的剪应力梯度的显著降低.与此相对应,同一剪应力条件不再能诱导重排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如细胞膜上牵拉敏感离子通道的开放、胞内Ca2+浓度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链mRNA的转录水平的增高等.这些证据表明,细胞的可变形性是细胞得以分辨其已经适应的和未适应的载荷的一种机制.

    作者:张毅奕;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动物细胞在胞质分裂过程中外皮的刚度变化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使生命由单细胞形成个体进而生长、发育,并伴随生命的整个历程.动物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不同但相关的过程:核分裂和胞质分裂.胞质分裂是指:细胞在核分裂完成后,母细胞在赤道板处形成一条环状的致密带-收缩环,在收缩环的缢束下,胞质和质膜一分为二的过程.

    作者:安美文;吴文周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低切应力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

    为探讨低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观察了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本文采用雄性新西兰白兔(体重2.5-3.0kg,n=54),左颈外动脉结扎,术后分别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喂养,建立低切应力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设对照组(n=6),高脂组(n=24),普饲组(n=24).时相点为2、4、8、12周.

    作者:王溪涛;张炎;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体外不同张应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人牙周膜组织也包含有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ntal ligamentfibroblast,HPDLF)是其主要细胞成份.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不仅合成了人牙周膜细胞外基质中大多数的各型胶元纤维和蛋白多糖,而且还通过分泌和合成多种多样的细胞因子与酶共同参与调节牙周组织的代谢和改建.细胞应力实验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的一个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于多种组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状况下发生形变后,其增殖分化及功能状态的研究.关于正畸力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故研究多种应力条件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于深入了解正畸牙移动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志河;周继祥;林珠;谭理军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

    在大动脉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首先在腹主动脉处出现,并且在腹主动脉处更为普遍.由于腹主动脉在其横膈膜附近具有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将血液输送到腹部的各个器官,因此,这些状况使得腹主动脉的脉动流的研究变得非常复杂.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体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该研究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只能在轴向位置上得到相对较少的速度量,然而在整个腹主动脉中,随时间与空间变化的速度场和剪切应力场并不能通过该方法获得.目前,在脉动流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于颈动脉分支的研究,而对于腹主动脉而言,数值上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了在更加真实的情况下研究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解剖真实的理想化几何模型,并且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定量的描述脉动流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黄伟;刘有军;主海文;刁越;高松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Biomechanical Studies on Murine Erythroleukemia Cell Line after p53 Gene Transfer

    We studied the role of p53 gene in the biorheologiy and biology in murine erythroleukemia cell line ( MEL), with the goal of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this tumor suppressor gene on the deformability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MEL - M and MEL - W, which expressed a mutant p53 gene and over - expressed the wild - type p53 gene,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MEL cells transfected with an empty plasmid.

    作者:Zongyao WEN;Weijuan YAO;Li GU;Chien SHU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The Association of Orientations of Wedge- Shaped Cervical Lesions of Teeth with Occlusal Forces

    Introduction The wedge - shaped cervical lesion, generally characterizing with wedgelike shape and frequently subgingival location, is the loss of tooth structure at the neck of a tooth. It may be caused mainly by occlusal str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ervical lesions and occlusal attritions had been studied by some researcher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es, authors observed that the wedge - shaped cervical lesions had different orientations. The lesions point to the coronal ( CL), the middle (ML) and the root (RL) of tooth, respectively.

    作者:Bo HUO;Qing ZHANG;Jiade WANG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Effects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Mechanotransduction in Osteoblasts

    Objective Bone cells, particularly osteoblasts and osteocytes, can detect fluid flow as mechanical signal in situ, transduce the physical stimuli into biochemical signals and integrate these signals into appropriate changes in the architecture of bone. This process, termed mechanotransduction, is the essential cellular mechanism for the bone adaptation. Exposure to weightlessness during space flight may lead to a lower load state of stress, which can induce the osteopenia in crewmembers skeleton system.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weightlessness on mechanotransduction in osteoblasts.

    作者:Shu ZHANG;Bing WANG;Xingyu WU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功能的生物力药理学调节

    为探讨川芎嗪和剪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锥一板旋转式剪切装置提供剪应力,与川芎嗪共同作用于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采用Annexin V-FITC染色标记,利用全内反射衰逝波激发ICCD成像技术,探测川芎嗪和剪应力对rCMEC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内皮细胞膜表面PS异位具有普遍性,静态培养内皮细胞的PS异位率(异位程度)为9.97%.作为单因素,剪应力(6、12、24dyn/cm2)或川芎嗪(31.5,63.0,126.0μg/ml)均可使PS异位率明显下降(P<0.001).在同一剪应力水平条件下,川芎嗪的给予可使内皮细胞的PS异位率进一步降低.中等水平的两因素组合降低异位率的效果较突出.结果提示,适当水平的剪应力与川芎嗪联合作用有可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廖福龙;韩东;欧阳志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钳夹式无针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目的目前常用的用于固定胫骨骨折的外固定架因其必须穿透骨皮质进入髓腔而增加感染的机会,我们研制的钳夹式的无针外固定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验证其无针的结构是否能够满足固定强度的要求,是本实验的目的.

    作者:汪爱媛;卢世璧;梁雨田;江霞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低切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

    切应力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影响血管的重建.研究低切应力对完整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可以初步探讨切应力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调亡的机制.本文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将一段完整的猪颈总动脉在体外进行培养,控制定常流和血管腔内压力100mmHg,在中(20dyn/cm2)、低(5dyn/cm2)切应力条件下体外培养1、6、24h,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观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表达的情况.

    作者:刘艳春;刘波;张峰;张炎;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

  • 不同段脐带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对不同段脐带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形态学进行了探讨,为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胎龄在37~40周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带静脉20例,依胎盘端为近端,胎儿端为远端将脐带静脉分为近、中、远三段.在生物软组织力学试验机上测定不同段脐带静脉的压力-直径关系,计算出血管各相同性增量弹性模量(Einc)、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和容积弹性模量(Ev).横断取材,冰冻切片,HE法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几何形态学指标.结果表明:从近段到远段,脐带静脉内膜、中膜、外膜及壁厚值逐渐减小,但差异不明显(P>0.05),近段外径大于远段(P<0.01).

    作者:李文春;张丽萍;余明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