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张炎;刘波;刘艳春;姜宗来
本研究对猪肝门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与月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猪→人异种肝移植提供力学资料.取1~6月龄正常猪肝门静脉36例,利用软组织力学试验机测定其压力-直径关系数据,计算出血管各向同性增量弹性模量(Einc)、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容积弹性模量(Ev)和顺应性(Compliance).
作者:王配军;李文春;孙万群;黄铁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受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结合所调节.胶原作为含量丰富的骨胞外基质蛋白,常被用于生物材料表面的预吸附,以促进细胞粘附.而培养基质中往往含有血清以及其它蛋白和表面活性物质,因而细胞外基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受蛋白质竞争性吸附调节,包括基底预处理、培养基以及细胞分泌等许多不同来源的蛋白质竞争吸附.材料表面亲疏水性影响蛋白在表面的吸附,从而影响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研究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及亲疏水性对吸附的影响,有助于研究细胞-材料表面相互作用,并为细胞组织工程中构建有利于细胞粘附和生长的生物材料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应佩青;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青光眼是国家防盲工作的重点,闭角型青光眼是其中的主要类型,致盲率很高,瞳孔阻滞形成和虹膜组织材料变性是发病的主要体征.近百年的研究没有给出虹膜材料力学特性的定量表达和瞳孔阻滞力的量化描写.主要原因是虹膜材料试样小、中有瞳孔,待测力学量小,无法进行常规测量.我们开发了瞳孔水密缝合构建虹膜腔体进行测量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志成;林丁;宋红芳;张昆亚;乔春燕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正常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藕联依赖于细胞膜上的钠、钙离子通道,早期胚胎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藕联机制要复杂一些,因为这些细胞的离子通道发育并不完善,细胞内钙库与正常成熟细胞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完全可能引起细胞兴奋-收缩藕联机制的变化.
作者:张建保;BK Fleischmann;P Sasse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近些年来,泌尿系、胆系统结石病症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轻者出现血尿、绞痛、胆总管阻塞,引起绞痛、发热、黄疸、影响消化系统,重者危及生命.我们在体外碎石仪器的基础上,采用电磁脉冲波源的原理,研制了高能冲击波胆道碎石仪和高能冲击波泌尿系结石碎石仪.并对不同种类的胆系结石及组织进行了高能冲击波碎石、动物实验和病理学研究.已掌握了破碎胆系结石(固醇石、混合石和色素石)所需的冲击波佳能量,也获取了高能冲击波破碎结石而不损伤胆囊、小肠粘膜组织的安全阈值,为体内碎石仪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屈学民;王青庭;王斯刚;巨宏博;张建保;文峻;杨继庆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心血管系统中,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动脉管壁周期性运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受到脉动式交变张应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张应力/应变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及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脉动膜式张应力施加装置,对成年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加载,研究弹性基底膜周期性应变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细胞骨架重建过程中的力学响应机制.
作者:何辉;樊瑜波;邹远文;宋锦璘;陈道运;蒋文涛;郭欣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临床上常常使用射血分数(EF)、大氧耗量等指标评估心脏的功能,但这些指标中并未包含反映心脏负荷特征的压强,因此,这些指标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力学的观点看,功或功率是客观反映一个动力泵能力的指标.多年来,很多学者使用压力与流量的积表示心脏的做功能力,但该指标只与心脏对外做功能力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做功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心脏平均功率相关的指标:
作者:张建保;袁利君;张晓军;刘一辉;曹铁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功能,在体外培养时仍可保持其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细胞来源.细胞与胞外环境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对干细胞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化因素的影响,而且一般是在静态的常规细胞培养容器中进行.在本研究中,尝试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施加不同的力学环境,考查不同的力学信号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孙树津;后晓南;龙勉;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细胞的形态和力学性质或者说细胞的可变形性,决定了细胞对载荷的敏感程度.例如,剪应力持久作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长轴沿流场方向排列,同时伴随细胞弹性模量的显著增高以及作用在细胞表面的剪应力梯度的显著降低.与此相对应,同一剪应力条件不再能诱导重排后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如细胞膜上牵拉敏感离子通道的开放、胞内Ca2+浓度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链mRNA的转录水平的增高等.这些证据表明,细胞的可变形性是细胞得以分辨其已经适应的和未适应的载荷的一种机制.
作者:张毅奕;陶祖莱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髋臼骨关节面的曲率分布与变化是构建髋臼三维模型的关键与难点.长期以来,髋臼骨关节面因其形态上的难以量化而大多被简单认定或假设为半球面.目前,在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髋关节进行一系列生物力学研究时,尚停留在构建简单的球面模型表示髋臼,并通过该模型的唯一参数,球面半径的改变确定髋臼的大小.该球面模型未充分考虑髋臼骨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势必影响在此基础上所作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因此,对髋臼骨关节面的曲率分布与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未见有相关研究报道.
作者:顾冬云;戴尅戎;胡鑫;习俊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用可降解外套管束缚移植静脉(VG)一段时间,防止VG再狭窄及其生物力学机制.方法以18条犬的股静脉和颈外静脉调转按相同伸长比端-端吻合至同侧股动脉和颈总动脉,其中一侧股动脉和颈总动脉的移植静脉外加可降解外套管为实验组,不加外套管侧为对照组.可降解外套管采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降解速度6周.
作者:纪广玉;邹良建;张宝仁;韩林;龚克勤;孙辉;柳兆荣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对牙的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模态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可以实现对生成计算模型的物体进行各种力学分析.本研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上颌中切牙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期了解其振动性能.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李斌;赵令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肿瘤细胞的血道转移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是肿瘤转移的决定性步骤之一,肿瘤的本质实际上是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失控性生长所致的一类疾病.但肝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特性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尚未见详细文献报道.本文将细胞力学与细胞生物学有机结合,利用微管吸吮技术从周期的角度定量测量不同细胞周期肝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力学行为特征,为进一步阐明肝癌的血道转移机理和临床上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
作者:宋关斌;刘保安;秦建;龙勉;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定量的骨功能适应性模型建立一种描述骨质疏松的力学模型.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外,对于骨质疏松的研究很多,但大都集中在药物对骨质疏松的治疗,通常以骨质疏松结构的生化指标为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进行的实验研究较多,建立定量模型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还未见报道.
作者:宫赫;朱兴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关于骨功能适应性,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骨质增生是骨功能适应性的极端情况,运用骨功能适应性定量理论研究骨质增生,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骨自优化理论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依据膝内翻引起胫骨平台内侧骨质增生的生理过程,模拟了胫骨平台内侧的骨质增生.
作者:朱伟民;朱兴华;刘百奇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呼吸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有着独特的力学环境,其粘附的基膜有较大的周期性拉伸应变(10%~30%).这一应变的变化导致哪些生物学响应,并终如何调控肺结构、功能、代谢等生理活动或肺发育不全、哮喘、肺损伤等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整合素作为跨膜信号转导分子行为如何?
作者:张惠静;杨力;卢晓;王红兵;王远亮;黄岂平;蔡绍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材料与方法以家兔腓肠肌为研究对象,游离出其肌腱作为测力点.实验时采用从耳缘静脉注射乌巴比妥钠溶液对家兔进行全麻,手术中,用手术钳拉起肌膜,分离至膕窝处,游离出胫神经并将腓肠肌和臀肌二头肌及半膜肌全部分开.在跟骨处割断跟腱,将腓肠肌腱和比目鱼肌腱分离.用手术线将腓肠肌腱绑定在传感器延长杆上,尽量减少肌腱力学性能对实验的影响.定时滴加生理盐水,以免肌肉表面的脱水和导电不良.
作者:陈维毅;邵西仓;张学锋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安装假肢是截肢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和外观的一种主要康复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对假肢质量的的要求越来越高.接受腔的设计是下肢假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由于小腿残端的软组织不适合承重,必须通过接受腔的设计,优化残肢表面接触应力的分布,使假肢穿着舒适安全.
作者:贾晓红;张明;李超俊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显出诱人的前景.但是,组织工程化肌腱植入后腱化过程与力学特性有何关系,在所查文献中未见报道.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临床中肌腱移植术后何时解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减少肌腱粘连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用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作支架复合肌腱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植入术后肌腱再生的组织过程,并测定新生肌腱的力学强度,探讨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后体内愈合过程中力学特性的组织学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新生肌腱的大张力,以便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张姝江;秦廷武;杨志明;李秀群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为探讨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对内皮细胞(EC)PDGF-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玉泉;张炎;王栋;姜宗来 刊期: 2003年第z1期